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秋季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8.2 共圆中国梦 教案
2020-2021学年秋季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8.2 共圆中国梦 教案
自信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过渡:我们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
中国的具备的 自信。 特征。
三、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
1、展示中外交往中中西方差异问题的图片, 追问:我们如何面对这些情况? 结论: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 心态
2、播放视频:《“油菜花父子” 沈克泉 沈昌 健》追问:从他们的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结论:需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需要满怀激 情又要锲而不舍
第八课 第二框 共圆中国梦 教案
课题 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 单元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四个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实现中国梦的条件、自信中国人的特征、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 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图片、视频及文字材料的分析,掌握知识、树立正确的思想。
课下延伸
共圆中国梦,共享出彩人生。请你结合实
意识和动手实践
际,设计一份圆梦计划书:
能力。
1.我的梦想是:
2.实现梦想的有利条件:
3.实现梦想的不利因素:
4.圆梦路线图:
板书设计
5.阶段性目标: 6.自我反思:
通过看图片,
了解世界经济 培养学生的全球
全球化之下的 意 识 、 参 与 意
各种碰撞与冲 识 、 包 容 的 心
突。
态。
看视频,体会
梦想实现的过
程的艰辛
让学生理解梦想
的实现必须付出
努力
小结: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让我们放飞梦想,做 一个追逐梦想的少年,做到青春无悔!
鼓励学生为梦想 奋斗
课堂小结
师生共建本节课的知识树。
能力提升 的。如何实现中国梦?
(一)
1、展示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系 学生看图思考
圆 梦 大 舞 列图片,追问:是谁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 总结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思考
台
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
能力Biblioteka 结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完成各项工作。 2、播放图片材料 追问:这些图片材料共同说明什么 ? 结论:必须走中国道路 3、播放视频:中国精神
学生回忆本节 让学生学到的知
回扣目标
课所学内容, 识系统化,结构
说出相关的知 化。
识点。
达标测评 1、下发达标测试卷,当堂检测。出示答案。
学 生 闭 卷 做 检测学生对本节
巩固新知 2、纠错点拨。
题,核对答 知识的掌握情
案,并纠错。 况,及时查漏补
(10 分钟) 缺。
布置作业
圆梦计划书
学生课下完成 培养学生的爱国
重点 实现中国梦的条件、自信中国人的特征、
难点 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1、视频:《华人华侨期待中国梦的实现》
学生观看,思 从视频导入,切
明确目标 追问:同学们,中国梦是国家的,是民族的,也 考
入《共圆中国
中每个中国人的,我们要共圆中国梦。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学习 梦》这一课题。
学生通过有关
中国革命、建 培养学生的综合
设、改革的图 能力
片,结合历史
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的爱国
追问:通过视频,你能明白什么?
学生看视频, 情感,激发学生
结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体会中国精神 树立为实现中国
追问:中国精神在哪里?(展示体现中国精神的 的 内 涵 及 外 梦努力奋斗的中
图片)
——《共圆中国梦》 2、出示课题
目标
3、出示学习目标
问题引领 1、 请同学们用 10 分钟的时间,自读课本 111- 学 生 自 读 课 培养学生的自学
自主学习
117 页,完成学案。(后附学案)
本 , 完 成 学 能力
2、出示学案答案
案,核对答
案.
合作探究 导语:梦想是美好的,但梦想的实现却是有条件
知识,分析问 系实际的能力,
题
学以致用。
二、中国人自信的特征
1、展示图片:自信的中国人
追问:自信的中国人具备什么特征? 2、展示三组系列图片,分别从国家认同、文化自 信,发展自信方面体现中国人的特征。(自信中 国人对国家有认同;自信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
学 生 通 过 图 培养学生的民族 片、视频等相 自 豪 感 、 自 信 关素材,从中 心,培养学生的 体会理解自信 国家意识。文化
过渡:实现中国梦,我们中国人民是有信心的, 那么,我们的信心来自哪里?
合作探究 一、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
能力提升 (二) 自信的中
国人
1、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是什么?(改革开 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
延。
国精神
学生通过看视
4、播放视频:《中国力量 大国崛起》追问: 通过视频,我们要实现中国梦,还需要什么? 结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展示图片,关于体现各行业人民共同奋斗的画
频 及 相 关 图 培养学生树立正
片,体会中国 确的世界观,认
力量的伟大之 识到人民群众是
处。
历史的创造者。
面。得出结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学生根据课本 从整体感知问题 知识回答问题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
的根本所在。 )
2、课本 114 页-115 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为什么 他们会如此自信?(企业家的自信来自于对国家 有认同,文学家的自信来自于对文化有底气,港 口维修工的自信来自于对发展有信心。)
学生运用所学 培养学生理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