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辨识培训
序 号 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2. 2.1 2.2 3. 3.1 3.2 不安全行为 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开动、关停机器未给信号 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等 忘记关闭设备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操作按钮、阀门、扳手等错误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机器超速运转 酒后作业 冲压机作业,手伸进冲压模 工件固定不牢 用压缩空气吹扫铁屑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拆除安全装置 调整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灵 使用不安全设备 临时不固定设备 无安全装置设备 序 号 4. 4.1 4.2 4.3 5. 6. 6.1 6.2 6.3 7. 8. 9. 10. 11. 12. 12.1 12.2 13. 不安全行为 用手代替手动操作 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用手清除切屑 不用夹紧固件,手拿工件进行加工 物件存放不规范 进入危险场所 进入吊装危险区 易燃易爆场所明火 冒险信号 攀、坐不安全位置 在起吊物下作业或停留 机器运转加油、检修、焊接、清扫等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忽视使用防护用品 防护用品不规范 旋转设备附近穿肥大衣服 操作旋转零部件戴手套 其他类型的不安全行为
A风险 因子 B风险 因子
结 合
危险 源
超出 设定 安全 界限 的状 态、 行为
事故产生Leabharlann 人们不 期望的 后果触发因素
隐患:内部失控
风险 因子 乙炔
危险 源
隐患
爆炸 事故
装满 乙炔 钢瓶 钢瓶
乙炔 钢瓶强 度不够 或 碰 撞
乙炔 钢瓶 破损
风险管理核心目标
预防减少事故 降低事故损失
减少:人的不安 全行为
一、背景、定义及原理
二、流程及步骤
背景---现代安全评价技术的运用
2007年
• 《安全评价通则》 、《安全 验收评价导则》
2002年
• 《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对安全
评价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
• 安全系统工程传入我国
20世纪30年代
• 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西方国家保险业
背景---集团对危险源辨识的要求
危险源的四个方面
危险源的四个方面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环境因素
管理因素
人的不安 全行为 如:进入 危险区域、 三违行为
物的不安 全状态 如:保护 装置失灵
作业环境 缺陷 如:场所 亮度不够
管理缺陷 如:工作 时间安排 不当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
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归纳为13大类,如下表所示:
此阶段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辨识确定的工艺单元或工作
任务会发生什么事故。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 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 式等,将事故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 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坍塌、冒顶片帮、透水、 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 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20类危险因素。
相关定义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风险管理: 指导和控制某一组织与风险相关问题的协调活 动。
可容许风险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中复连众安全管理中 共有3大安全生产管理 体系,危险源辨识与控 制是体系最重要内容。 全面识别危害因素, 准确评价风险、控制重 大风险,是日常活动风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标准化管理体系
险控制的基础。
1+3监控管理体系
例举部分办公室、生产中危险源
1、电脑、手机、电话、复印机电磁辐射,易对人体造成伤 害; 2、办公室的饮水机,员工如操作不当,易造成烫伤; 3、办公室电源线破损、裸露,易造成触电; 4、办公室的地面刚拖完地易滑,造成摔伤; 5、裁剪玻璃纤维布的美工刀,易造成划伤、割伤手指等; 6、打磨机使用时操作不正确切伤自己,电源线未拨出、开 关向上,他人脚踩到易造成切伤; 7、登高作业未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坠落伤害; 8、化学品未按要求使用易发生火灾; 9、无证操作特种设备,易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危险源的定义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 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它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 的载体,也可以是产生不期后果的人或物。
危险源辨识要求 危险源辨识就是发现、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点,这是一 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风险评价、控制的基础。
辨识的原则
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不留死角
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
一、背景及作用
二、流程及步骤
流程
风险管理 基本过程包括 危险源识别、 风险分析、风 险评估和风险 控制,整个过 程是一个动态 的、循环的、 系统的、完整 的过程。
流程—第一步、危险源辨识的前期准备工作
此阶段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做好开展危险源辨识的前期准备,为危险源辨识的顺利开
展打好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现在:现存在的正在产生的危险、危害的因素。
将来:将来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危害因素。
此阶段常见问题分析:
1、调研深度不够 如果不熟悉工艺细节,就不能深入研究工艺风险,往往缺少设备、 装置、环境和过程的具体危险特征分析,尤其是在非正常运行条件下,可 能产生的危险后果和有害因素的识别。 措施:广泛收集工艺参数,熟悉工艺细节。加强对非正常条件下,设 备、设施、物料反应可能产生的危险后果和有害因素的识别。 2、危害盲目扩大 往往忽略立足于本质安全度进行分析的概念,避实就虚,盲目进行 假设事件的管理原因和人为失误分析,甚至作出大量设备缺陷的假设,将 危险有害因素扩大化分析。 措施:加强安全工程的基础理论学习,从系统整体和本质安全的角度 认识危险、有害因素。
6、收集法规并了解,查验分析对象的合法性。
本阶段常见问题分析:
1、人员职责不清、目的不明
措施:需要成立安全评价组,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明确
相关职责。 2、依据不准确、了解不透彻 措施:详细了解、收集评价单元或工作任务的工艺、条件、 环境以及以往事故经验,明确最新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
求。
流程—第二步、危险源识别工作
1、成立危险源辨识评价领导小组,由成员公司分管安全副总任组长,安全管理部门 负责人为副组长,环安部与各部门、车间安全员为组员。 2、各部门、车间成立危险源辨识工作小组,由工段长、班组长、一线骨干员工组成。 3、对危险源辨识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使人员熟练掌握安全评价的各种方法。 4、对所要分析的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作较充分的调 查了解。 5、调查、了解和收集过去的经验以及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查明分析对象可 能出现的,造成系统损害,尤其是人员伤害的危险性。
3
及时发现和识别安全 隐患及其危害程度, 评估危险源控制措施 的有效性,针对偏离 因素采取针对性安全 措施,设置必要的安 全设施,降低风险等 级,使风险处于受控 状态
目的明确
科学治“安”
有效控制
危险源辨识的作用
• 总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是系统安全工程 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 它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 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环境 的最低破坏。整个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是立足于各项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成果之上的,以危险源辨识 与风险评价的成果为基础,建立健全预防各种危害 或风险的机制、措施和方案,从而达到“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目的。
改变:环境不安全 条件
系统
减少:物的不安全 状态
消除:管理缺陷
风险管理过程
控制行动 因子识别 危险源分析 隐患判别 风险评价 高风险 低风险
持续改进
检查纠正
维持管理 改善管理
可接受风险?
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
危险源 危险源 根源 根源
风险 风险
隐患 隐患
人身伤亡 人身伤亡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事故 事故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
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良归纳为4大类,如下表所示:
序 号 1. 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2. 2.1 2.2 2.3 2.4 2.5 2.6 2.7 不安全状态分类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陷 无防护罩 无安全保险装置 无报警装置 无安全标志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 电气未接地 绝缘不良 危房内作业 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 防护装置调整不当 电气装置带电部位裸露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制动装置缺陷 安全距离不够 拦网有缺陷 工件有锋利倒棱 绝缘强度不够 机械强度不够 序 号 2.8 2.9 2.10 2.11 2.12 2.13 3. 3.1 3.2 4.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不安全状态分类 起吊绳索不符要求 设备带病运行 设备超负荷运转 设备失修 地面不平 设备保养不良、设备失灵 个人防护用品等缺少或缺陷 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防护用品不符安全要求 生产场地环境不良 照明不足 烟尘弥漫视线不清 光线过强、过弱 通风不良 作业场地狭窄 作业场地杂乱 地面滑 操作工序设计和配置不合理 环境潮湿 高温、低温
(1)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 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 的大小; (2)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 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 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3)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 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 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 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又如打磨机,开关 向上放置、插头联结电源人员踩踏开关启动伤人,违章放置是 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 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