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新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要求“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本节课安排在第二章教材介绍了分类方法之后,需要学生对初中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及元素原子结构的知识加以理解应用。
从已有的知识层面进一步扩展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从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深入到本质。
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储备上在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和一些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初步具备分析总结的水平,能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实行新课,在学习特点上比较被动,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转变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生活中存有的氧化还原现象。
2、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理解过程,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模型。
3、通过设计汽车尾气治理方案的活动,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初步形成绿色环保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评价目标:
1、通过探究小车为什么会动,化学反应与电子转移的关系,诊断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层面间的关系(微粒水平、内涵水平)。
2、通过对具体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分析,诊断开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本质的理解进阶(物质水平、元素水平、微粒水平)和理解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3、通过对84与洁别灵的混合使用事实的交流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水平和辩证思维(定性水平、定量水平)。
4、通过对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方案的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理解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化合价升降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六课前准备
小车(小车构造,车身,加装马达并用导线连接铜片和锌片,将铜片和锌片插入小车顶部的凹槽中),84消毒液,洁厕灵,稀盐酸,ppt
五教学过程
当堂检测有效练习
1.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CaCl2+Na2CO3 = CaCO3↓+2NaCl
(2)Zn+CuSO4=Cu+ZnSO4
(3)2FeCl2+Cl2=2FeCl3
(4)2Na+2H2O=2NaOH+H2↑
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CaCO3+2H+= Ca2++CO2↑+H2O
B.2Fe2++Cl2= 2Fe3++2Cl
C.HCO3-+H+= CO2+H2O
D.2Na+2H2O = 2Na++2OH+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