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华简《傅说之命》笺释

清华简《傅说之命》笺释

清華簡《傅説之命》箋釋(首發)張崇禮北華大學清華簡《傅説之命》面世以來,引起了研究者極大的興趣,在整理者釋文之外,又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

在此基礎上,本文擬就簡文內容再做一些解釋和疏通。

凡是我們認同的意見,直接引用。

為避免繁瑣,對各家意見,不再詳細徵引,僅作為參考資料附於文末。

《傅説之命》上惟殷王賜說于天,甬(庸)為失仲使人。

[一]王命厥百攻(工)向(像),以貨旬(徇)求說于邑人。

[二]惟(弼)人得說于尃(傅)巖。

[三]厥卑(俾)(繃)弓紳(關)辟矢。

[四]說方築城,縢降(絳)(庸)力。

[五]厥說之狀,鵑(鳶)肩如惟(錐)。

[六]王廼訊說曰:“帝殹(抑)爾以畀余,殹(抑)非?”[七]說廼曰:“惟帝以余畀爾。

爾左執朕袂,爾右稽首。

”[八]王曰:“旦(亶)然。

”[九]天廼命說伐失仲。

[一〇]失仲是生子,生二戊(牡)豕。

[一一]失仲卜曰:“我其殺之,我其已,勿殺。

”勿殺是吉。

失仲違卜,乃殺一豕。

說于(韋)伐失仲,一豕乃(旋)保以逝。

[一二]廼踐,邑人皆從。

[一三]一豕(隨)仲之自行,是為赤(俘)之戎。

[一四]其惟說邑,在北海之州,是惟員(圜)土。

[一五]說來,自從事于殷,王用命說為公。

[一六][一]今按:惟殷王賜說於天,被動句。

于,介詞,引進施事。

天,上天,萬物之主宰。

整理者:讀為“庸”,《荀子·解蔽》注:“役也。

”今按:使人,役使之人。

[二]向,整理者讀為“像”,指畫像。

貨,整理者:《說文》:“財也。

”旬,整理者讀為“徇”。

子居訓為營、求,認為“徇求”即《書序》“高宗夢得說,使百工營求諸野”之“營求”。

[三],整理者讀為“弼”,弼人當為與制弓有關的職官。

[四]厥,子居訓為是一般意義的“其”。

卑,整理者讀為“俾”。

子居以為“俾”即“使”。

1,整理者釋為繃,《說文·糸部》:“束也。

”紳,子居訓為“束”。

1,整理者讀為“關”。

今按:或亦可釋為“聯”,疑為施弓弦之處。

辟,子居訓“治”。

“厥俾繃弓紳關辟矢”,子居認為“全句是說武丁讓射人去籌備弓矢諸物,射人才在傅岩遇到傅說。

”今按:其說近是。

但“射人”屬誤釋,當爲“弼人”。

[五]整理者:《詩·魯頌·閟宮》傳:“繩也。

”《廣雅·釋器》:“索也。

”今按:降,當讀為“絳”,深紅色,這裡指深紅色的囚衣。

古代囚衣,以赤土染成深紅色,謂之赭衣。

《荀子·正論》:“殺,赭衣而不純。

”楊倞注:“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殺之,所以異於常人之服也。

”《史記·田叔列傳》:“唯孟舒、田叔等十餘人赭衣自髡鉗,稱王家奴,隨趙王敖至長安。

”《呂氏春秋·求人》:“傅説,殷之胥靡也。

”高誘注:“胥靡,刑罪之名也。

”《漢書·楚元王劉交傳》:“王戊稍淫暴……二人諫,不聽,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於市。

”顏師古注:“聯繫使相隨而服役之,故謂之胥靡,猶今之役囚徒以鎖聯綴耳。

”“縢絳庸力”,即“聯繫使相隨”、衣囚衣“而服役”,這正符合史書所記傅説“胥靡”、“奴隸”的身份。

[六]鵑,胡敕瑞讀如“鳶”。

“鳶肩”之狀就是雙肩陡立高聳的樣子。

傳世文獻中常用“鳶肩”來描述人的特異相貌。

惟,整理者讀作“椎”,錐形。

鳶肩如椎,虞萬里認為其義爲傅説肩膀像鳶鴟棲息時上竦的雙翅一樣,形如倒植之椎體物。

[七] 今按:訊,訊問,詢問。

今按:第一個“殹”,讀為“抑”,貶抑。

第二個“殹”,讀為“抑”,整理者訓為選擇連詞。

今按:畀,賜予[八] 今按:爾左執朕袂,爾右稽首:聯繫《傅説之命·中》“王原比厥夢,曰:‘汝來惟帝命。

’說曰:‘允若寺(時)’”,知“爾左執朕袂,爾右稽首”說的是帝賜傅説給武丁時的情景,亦即武丁夢中的情景,所以下文武丁說:“亶然(確實是這樣)。

”[九]亶,整理者:《爾雅·釋詁》:“信也。

”又:“誠也。

”[一〇] 今按:天,上天。

天即帝,他可以賜傅説給武丁,當然也可以命傅説伐失仲。

[一一] 今按:是,表示加重語氣之詞。

《書·金縢》:“史乃冊祝曰:‘惟爾元孫某,遘厲虐疾,若爾三王,是有丕子之責於天,以旦代某之身。

”[一二]于,整理者:《周南·桃夭》傳:“往也。

”,單育辰:似讀爲“韋”,即豕韋氏所在“韋”。

聯繫失仲氏生二牡豕的記載,此篇失仲氏似即典籍之豕韋氏。

,整理者讀為“旋”。

今按:副詞,表示時間,相當於“隨即”。

“逝”,整理者:《廣雅·訓詁一》:“逝,行也。

”[一三]整理者:“踐”,與“翦”相通,為“伐滅”之意。

今按:廼踐,邑人皆從:傅説於是伐滅失仲,失仲封地上的人都歸順了傅説。

[一四],整理者釋讀為“隨”。

網友暮四郎:“赤(俘)之戎”為戎狄之名。

[一五]員,整理者讀為“圜”。

《墨子·尚賢下》:“昔者傅說居北海之洲,圜土之上。

”[一六] 今按:用,連詞,因而、於是。

《傅説之命》中說來自傅巖,在殷。

武丁朝于門,內(納)在宗。

[一]王原比厥夢,曰:“汝來惟帝命。

”說曰:“允若寺(時)。

”[二]武丁曰:“來格汝說,聖(聽)戒朕言,(慎)之於乃心。

[三]若金,用惟汝作礪。

故我先王滅夏,燮(疆),捷蠢邦,惟庶相之力勝,用孚自邇。

[四]敬之哉,啟乃心,日沃朕心。

[五]若藥,如不(瞑)(眩),越疾罔瘳。

[六]朕畜汝,惟乃(腹),非乃身。

[七]若天旱,汝作淫雨。

若(滿)水,汝作舟。

[八]汝惟哉,說,砥之於乃心。

[九]且天出不恙(祥),不(徂)遠,在厥胳。

[一〇]汝克()視四方,乃俯視地。

[一一]心毀惟備。

[一二]敬之哉,用惟多德。

[一三]且惟口起戎出好,惟干戈作疾,惟(哀)(載)病,惟干戈生(眚)厥身。

[一四]若詆(抵)不視,用傷,吉不吉。

[一五]余告汝若寺(時),(志)之於乃心。

”[一六][一] 今按:朝,使來朝見。

今按:內,讀為“納”,引入,使進入。

[二] 今按:原,推原,考究。

若寺,整理者讀為“若時”,意為如是。

[三] 今按:格,至。

,黃傑讀為“慎”。

[四]燮,廖名春:《詩·大雅·大明》:“燮伐大商。

”毛傳:“燮,和也。

”今按:,當釋為“疆”,邊疆、疆土。

燮疆,協和安定边疆。

疆,可以指邊境的城邑,《國語·晉語》:“蒲與二屈,君之疆也。

”所以“”字从邑。

整理者:“捷”,在此為戰勝之義。

整理者:蠢邦指不服統治的邦國,《小雅·采》“蠢爾蠻荊”,傳:“蠢,動也。

”整理者:相,《周禮·大僕》注:“左右。

”庶相即左右眾臣。

紫竹道人:“用孚自邇”承“惟庶相之力勝”而言,“用”當“因而”、“於是”講,“孚”的意思當比“勝”更進一層。

“孚”有“信”義,使天下安定、安寧,則天下始能信服。

“惟庶相之力勝,用孚自邇”的意思是,依靠庶相之力取得勝利,因而自近及遠得以安定。

[五] 今按:《書·說命上》:“啓乃心,沃朕心。

”孔穎達疏:“當開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

”[六]整理者:越,句首助詞,見《書·盤庚》、《高宗肜日》、《微子》、《大誥》、《召誥》等。

《楚語上》作“若藥不暝眩,厥疾不瘳”。

[七],整理者讀為“腹”。

腹,指腹心,《周南·兔罝》:“公侯腹心。

”[八],孫合肥釋為“滿”,表水之“盈溢”之義。

[九]黃傑:“惟”意為思量。

砥,整理者讀為“底”,《爾雅·釋詁》:“止也。

”[一〇],整理者讀為“徂”,訓“及”。

子居:“胳”當讀如原字,即腋下。

[一一],黃傑讀為“宣”。

今按:宣,當訓為“遍”,周遍。

《爾雅·釋言》:“宣,徧也。

”乃,副詞。

僅僅、只。

《呂氏春秋·義賞》:“天下勝者衆矣!而霸者乃五。

”高誘注:“乃猶裁也。

”“汝克宣視四方,乃俯視地”,你能遍視四方,但你只俯視地。

這是告誡傅説要謙虛謹慎。

[一二] 今按:毀,毀壞,減損。

備,滿、滿足。

《國語·楚語上》:“是以其入也,四封不備一同。

”韋昭注:“備,滿也。

”心毀惟備,即《尚書·大禹謨》所謂“滿招損”。

[一三] 今按:多,當訓為大、盛。

《呂氏春秋·知度》:“其患又將反以自多。

”高誘注:“多,大。

”或讀為“侈”,《集韻·紙韻》:“侈,大也。

”《國語·吳語》:“伯父秉德已侈大哉。

”韋昭注:“侈,猶廣也。

”“用惟多德”即“惟多德用”,告誡傅説唯以盛大之德自用。

清華簡《皇門》簡8:“惟俞(媮)德用,以昏求于王臣。

”[一四]“”,黃傑釋讀為“哀”。

並且認為“惟哀載病”的意思是說哀悲導致疾病。

,整理者讀為“載”。

載,《小爾雅·廣詁》:“成也。

”生,整理者讀為“眚”,《國語·楚語下》注:“猶災也。

”[一五]詆,整理者讀為“抵”。

抵,《說文》:“擠也。

”即以手推拒。

[一六],整理者讀為“志”,《國語·魯語下》注:“志,識也。

”《傅説之命》下……員,經德配天,余罔有睪(殬)言。

[一]小臣罔(俊)在朕備(服),余惟命汝說融朕命。

[二]余(柔)遠能逐(邇),以益視事,弼永(延),作余一人。

”[三]王曰:“說,眔亦(詣)乃備(服),勿易卑(俾)越。

[四]如飛鶴(雀)罔畏(離),不惟鷹唯(隼),廼弗虞民,厥其禍亦羅于。

”[五]王曰:“說,汝毋(忘)曰:‘余克享于朕辟。

’[六]其又廼司四方民不(丕)克明,汝惟有萬壽在乃政。

[七]汝亦惟克顯天,(恫)眔(瘝)小民,中乃罰,汝亦惟有萬福業業在乃備(服)。

”[八]王曰:“說,晝如視日,夜如視晨(辰),寺(時)罔非乃載。

[九]敬之哉。

若賈,汝毋非貨如戠()石。

”[一〇]王曰:“說,余旣(諟)(劼)(毖)汝,思(使)若玉冰,上下罔不我義(儀)。

”[一一]王曰:“說,昔在大戊,克(慎)五祀,天章之用九德,弗易百姓。

惟時大戊盍(蓋)曰:‘余不克辟萬民。

余罔(墜)天休,弋(式)惟三德賜我,吾乃尃(敷)之于百姓。

[一二]余惟弗(雍)天之叚(嘏)命。

’”[一三]王曰:“說,毋蜀(獨)乃心,尃(敷)之于朕政,欲汝其有友(勑)朕命哉。

”[一四][一] 今按:睪,讀為“殬”《說文·歺部》:“殬,敗也。

”[二],整理者疑讀為“俊”或“駿”,《爾雅·釋詁》:“駿,長也。

”朕服,指王朝職事。

《書·文侯之命》:“罔或耆壽俊在厥服。

”今按:融,通。

《文選·何晏〈景福殿賦〉》:“雲行雨施,品物咸融。

”李善注:“融,通也。

”[三]逐,整理者讀為“邇”。

柔遠能邇,語見《書·舜典》及大克鼎等西周金文。

整理者:弼,《說文》:“輔也。

”永延,指王祚長久。

黃傑:“作”可讀為“助”。

[四] 今按:眔,當訓為“及”,等到。

亦,也。

,整理者釋為“詣”,《漢書·楊王孫傳》注:“至也。

”易,黃傑解為輕慢。

整理者:越,《書·盤庚》孔傳:“墜也。

”意卽失墜。

[五]今按:虞民,防範人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