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华简1释文

清华简1释文

《尹至》釋文隹(惟)尹自(夏)(徂)白(亳),①至才(在)湯〓(湯。

湯)曰:“各(格)!女(汝)亓(其)又(有)吉志。

”尹曰:“句(后)!我逨(來)越今昀〓(旬日)。

余(美)②亓(其)又(有)(夏)眾【1】吉,好亓(其)又(有)句(后)氒(厥)志亓(其)倉(爽?寒?)③,龍(寵)二玉,弗(虞)亓(其)又(有)眾。

民沇④曰:‘余﨤(及)女(汝)皆(偕)(亡)。

’隹(惟)胾(災):(虐)悳(德)⑤、(暴)、【2】亡(典)。

(夏)又(有)恙(祥),才(在)西才(在)東,見章于天。

亓(其)又(有)民(率)曰:‘隹(惟)我(速)(禍)。

’咸曰:‘(曷)⑥今東恙(祥)不章?’今【3】亓(其)女(如)(台)?”湯曰:“女(汝)告我(夏)(隱),(率)若寺(詩)⑦?”尹曰:“若寺(詩)。

”湯(盟)(質)⑧﨤(及)尹,(茲)乃柔大縈。

湯(往)【4】(征)弗(鳧—附)⑨。

執(摯)厇(宅—度),執(摯)悳(德)不(僭)。

自西(翦)⑩西邑,(戡)亓(其)又(有)〓(夏。

夏)料11民,內(入)于水,曰(戰)。

帝曰:“一勿遺。

”【5】①原釋文讀爲“逯”,訓爲“行”。

按其說可疑,讀爲何詞待考。

②原釋文讀爲“閔”。

按“”在楚簡中多數讀爲“美”,原釋文的讀法可疑。

③原釋文釋爲“倉”讀爲“爽”。

按楚簡中“倉”、“寒”二字形近相混,此字應如何釋有待研究。

④原釋文讀爲“噂”,待考。

⑤原釋文釋爲“極”。

⑥原釋文讀爲“胡”。

本篇其他“”原釋文亦讀爲“胡”。

⑦原釋文讀爲“時”。

讀爲“詩”從李銳先生說,見《清華九簡研讀札記》後的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5月31日。

⑧原釋文以爲“誓”字之訛。

讀爲“質”從蘇建洲先生說,見《清華九簡研讀札記》後的評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5月30日。

⑨原釋文讀爲“服”。

⑩原釋文釋讀爲“捷”。

11原釋文釋讀爲“(播)”。

《尹誥》釋文隹(唯)尹既﨤(及)湯咸又一悳(德),尹念天之贁(敗)西邑(夏),曰:“(夏)自①亓(其)又(有)民,亦隹(惟)氒(厥—蹶)眾,②非民亡與(守)邑。

【1】氒(厥)辟(作)(怨)于民〓(民,民)(復)之甬(用)麗(離)心,我(翦)③(滅)(夏)。

今句(后)(曷)不藍(監)?”執(摯)告湯曰:“我克(協)我(友)。

今【2】隹(惟)民遠邦䢜(歸)志。

”湯曰:“於(嗚)〓(呼!吾)可(何)(作)④于民,卑(俾)我眾勿韋(違)朕言?”執(摯)曰:“句(后)亓(其)(賚)之,亓(其)又(有)(夏)之【3】金⑤玉日(牣)⑥邑,舍之吉言。

”乃至(致)眾于白(亳)(中)邑。

【4】《程寤》釋文⑦隹(惟)王元祀貞(正)月既生(霸⑧),大姒夢見商廷隹(唯)(棘),廼〓(小子)(發)取周廷杍(梓)梪(樹)于氒(厥)(外),〓(化爲)松柏棫柞。

【1】(寤)敬(驚),告王〓(王。

王)弗敢占,(詔)大(太)子發,卑(俾)霝(靈)名⑨,(祓)。

祝(祓)王,(巫)(率)(祓)大姒,宗丁(祓)大(太)子發,敝告【2】宗方(祊)(社)①原釋文讀爲“絕”。

②“氒(厥)”,原釋文無破讀。

此從廖名春《清華簡〈尹誥〉篇補釋》,簡帛研究網站,2011年1月4日。

③原釋文釋讀爲“捷”。

④原釋文讀爲“祚”。

讀爲“作”上引廖名春文已說。

我們的文章當初也有這一條,爲避重複,現刪去。

⑤原釋文補出“金”字。

⑥原釋文讀爲“實”。

⑦本篇簡序調整,詳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清華簡〈程寤〉簡序調整一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1月5日。

⑧原釋文括注爲“魄”,今改括注生霸死霸之本字“霸”。

⑨原釋文讀爲“凶”,似無據。

禝(稷),(祈)于六末山川,攻于商神,(望),氶(烝),占于明堂。

王及大(太)子發並拜吉夢,受商命【3】于皇〓(上帝)。

興,曰:“發!女(汝)敬聖(聽)吉夢。

朋(棘)()杍〓松〓(梓松,梓松)柏副,棫㯱(包)①柞〓(柞,柞)〓(化爲)雘。

於(嗚)(呼)!可(何)敬(警)非朋?可(何)戒非【4】商?可(何)甬(用)非梪〓(樹?樹)因欲,不違(材)。

女(如)天(降)疾,旨味既甬(用),不可藥,(時)不遠。

隹(惟)商慼才(在)周〓(周,周)慼才(在)商。

【5】睪(擇)用周,果拜(?)不忍,妥(綏)用多福。

隹(惟)杍(梓)敝,不義(宜)②于商。

卑(俾)行量亡乏,明〓(明明)才(在)向,隹(惟)容內(納)(棘),意(抑)③【7】欲隹(惟)柏。

夢徒庶言④⑤又勿亡(秋)。

明武(畏),女(如)棫柞亡堇(根)。

於(嗚)(呼),敬才(哉)!朕(聞)周長不弍(貳),(務)【6】亡勿甬(用),不(?),思(使)卑䐓(柔)和川(順),眚(生)民不(災),褱(懷)允。

於(嗚)(呼)!可(何)監非旹(時)?可(何)(務)非和?可(何)(畏)非彣(文)?可(何)【8】保非道?可(何)㤅(愛)非身?可(何)力非人〓(人?人)(謀)疆(彊),不可以(藏)。

〓戒[〓](後戒,後[戒]),人甬(用)女(汝)母(謀),㤅(愛)日不(足)。

【9】執筆:鄔可晶、顧莉丹①原釋文讀爲“覆”。

按楚簡中此字多用爲“包”。

②原釋文讀爲“芃”,待考。

③原釋文讀爲“億”。

④原釋文隸定爲“”,待考。

⑤此字整理者釋爲“引”,其形與古文字“引”不合,非是。

右旁疑爲“矢倒”,待考。

《保訓》闕《耆夜》釋文武王八年征伐(耆),大之。

還,乃㱃至于文大(太)室▃。

縪(畢)公高爲客,卲公保睪(奭)爲【1】夾▃,周公弔(叔)旦爲宔(主)▃,辛公(原釋文作“”)(甲)爲立(位),(作)策(逸)爲東尚(堂)之客▃,郘上(尚)甫(父)命爲【2】司政(正)▃,監㱃酉(酒)。

王夜(舉——原釋文讀作“舍”)(爵)(酬)縪(畢)公,(作)訶(歌)一夂(終)曰藥〓脂〓酉〓(《樂樂旨酒》:“樂樂旨酒,)(燕/宴)以二公。

[東部]紝俤,【3】庶民和同。

[東部]方(壯)方武,穆穆克邦。

[東部]嘉(爵)速㱃▃,(爵)乃從▃。

[東部]”王夜(舉)(爵)(酬)周公,【4】(作)訶(歌)一夂(終)曰〓〓(《輶乘》:“輶乘)既(飭),人備(服)余不(胄)。

[幽部]士奮刃(原釋文作“甲”),殹民之秀▃。

[幽部]方(壯)方武,克(燮)【5】(仇)(雔)▃。

[幽部]嘉(爵)速㱃,(爵)乃▃。

[覺部]”周公夜(舉)(爵)(酬)縪(畢)公,(作)訶(歌)一夂(終)曰〓(《》:“)戎備(服)▃,(壯)【6】武〓(赳赳)。

[幽部](謐)情(精)(謀)猷▃,[幽部](欲)惪(德)乃救▃。

[幽部]王又(有)脂(旨)酉(酒),[幽部]我以▃。

[幽部]既醉又(侑),明日勿稻(慆)▃。

[幽部]”周【7】公或(又)夜(舉)(爵)(酬)王,(作)祝誦一夂(終)曰明〓上〓帝〓(《明明上帝》:“明明上帝,)臨下之光。

[陽部]不(丕)㬎(顯)逨(來)各(格),(歆)氒(禋)明(盟)。

[陽部]於【8(缺)▃,(歲)又(有)㓷(歇?)行。

[陽部](作)(茲)祝誦,萬壽亡疆▃。

[陽部]”周公秉(爵)未㱃,(蟋)(蟀)【9】(躍——原釋文釋作“”)(降)于尚(堂),[周]公(作)訶(歌)一夂(終)曰〓〓(《蟋蟀》:“蟋蟀)才(在)尚(堂),[陽部](役)車亓(其)行▃。

[陽部]今夫君子,不憙(喜)不藥(樂)。

夫日【10】□□,□□□忘(望?——原釋文作“荒”)▃。

[陽部]母(毋)已大藥(樂),則夂(終)以康〓(康。

[陽部]康)藥(樂)而母(毋)忘(荒),是隹(惟)良士之䢍〓(方)。

[陽部](蟋)(蟀)才(在)【11】(席)▃,[鐸部](歲)矞(聿)員(云)茖(莫)▃。

[鐸部]今夫君子,不憙(喜)▃不藥(樂)▃。

日月亓(其)(邁),從朝﨤(及)夕。

[鐸部]母(毋)已大康,則夂(終)【12】以(祚)▃。

[鐸部]康藥(樂)而母(毋)[忘(荒)],是隹(惟)良士之愳〓(懼懼)。

[魚部](蟋)(蟀)才(在)舒(舍/序),[魚部](歲)矞(聿)員(云)□。

□□□□,□□□□【13】,□□□□,[從(冬)]﨤(及)(夏)▃。

[魚部]母(毋)已大康,則夂(終)以愳〓(懼懼)▃。

[魚部]康藥(樂)而母(毋)忘(荒),是隹(惟)良士之愳〓(懼懼)。

[魚部]”【14】陳志向、謝明文執筆2011年1月5日《金縢》釋文說明:本釋文以整理者釋文爲基礎,改動之處均出注說明。

武王既克(殷)三年,王不(豫)又(有)(遲)。

二公告周公曰:“我亓(其)爲王穆卜。

”周公曰:“未可以【1】慼(戚)(吾)先王。

”周公乃爲三坦(壇)同(墠),爲一坦(壇)於南方▃,周公立(焉),秉璧(戴)①珪。

史乃册【2】祝告先王曰:“尔(爾)元孫發也▃,(遘)(害)(虐)疾,尔(爾)母(毋)乃有備子之責才(在)上▃,隹(惟)尔(爾)元孫發也▃,【3】不若但(旦)也▃,是年(佞)若丂(巧)能,多(才)▃多埶(藝)▃,能事(鬼)神。

命于帝(庭),尃(匍)又(有)四方,以奠(定)尔①整理者原讀為“植”,今改讀。

(爾)子【4】孫于下(地)▃。

尔(爾)之(許)我〓(我,我)則(厭)①璧與珪。

尔不我(許),我乃以璧與珪䢜(歸)▃。

”周公乃內(納)亓(其)【5】所為(功),自以弋(代)王之敚(說)▃,于金(縢)之匱▃,乃命執事人曰:“勿敢言▃。

”(就)(後)武王力▃,城(成)王由(猶)【6】(幼),才(在)立(位),官(管)弔(叔)﨤(及)亓(其)羣(兄)俤(弟),乃流言于邦曰:“公(將)不利于需(孺)子▃。

”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7】□□□□亡(無)以(復)見於先王。

”周公石(宅)東三年,(禍)人乃斯(得),於(後)▃,周公乃遺王志(詩)【8】曰《周(鴟)②鴞》,王亦未逆公。

是(歲)也▃,(秋)大䈞(熟)▃,未。

天疾風以雷,禾斯妟(偃),大木斯(拔)。

邦人【9】□□□□覍(弁),夫=(大夫),以(啟)金(縢)之匱。

王(得)周公之所自以爲(功),以弋(代)武王之敚(說)▃。

王(問)執【10】事人,曰:“(信)。

殹(噫)公命,我勿敢言。

”王捕(搏)③箸(書)以,曰:“昔公堇(勤)勞王(家)▃,隹(惟)余(沖)人亦弗﨤(及)【11】智(知),今皇天(動)畏(威),以章(彰)公悳(德)▃,隹(惟)余(沖)人亓(其)親逆公,我邦(家)豊(禮)亦宜之▃。

”王乃出逆公【12】至鄗(郊),是夕,天反風,禾斯(起)▃,凡大木〓(之所)(拔),二公命邦人(盡)(復)(築)之▃。

(歲)大又(有)年,【13】則大┗。

【14】一四周武王又(有)疾,周公所自(以)弋(代)王之志。

【14背】蔡偉執筆2011年1月5日①整理者原讀為“晉”,今改讀。

②整理者原讀為“雕”,今改讀。

③整理者原讀為“布”,今改讀。

《皇門》釋文說明:本釋文以整理者釋文爲基礎,重新隸定或改釋的字均出注說明。

隹(惟)正〔月〕庚午,公(格)才(在)(庫)門。

公若曰:“於(嗚)(呼)!朕(寡)邑少(小)邦,(蔑)又(有)耆耇(慮)事(屏)朕立(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