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一)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一)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一).抄写题(6分)1把下面句子抄写一次(要求正确、端正、整洁)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第 2题15分,其余每题3分,共30分) 2、用课文原句填空1) 学而时习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朋自远方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登斯楼也,则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 予独爱莲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通外直,4) 一鼓作气,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彼竭我盈,故克之。

5)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九溪十八涧绿得闲。

6) 高尔基的《海燕》,文末海燕热情呼唤暴风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捕蛇者说》一文中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积极进取态度的句子4、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相依为命的女儿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可怜的老人痛心疾首。

一 B .几年的辛勤努力没有白费,我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理想的中学。

C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李、杜诗歌更是脍炙人口。

.D .老舍在《五月的青岛》一文中将初发的花朵的洁白、繁密写得惟妙惟 ____________________5、 下面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得到了友情,告别了 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了真情,告别了 ___________________ ;我得到了希望,告别了 ______________ ;得到了那光亮的一闪,告别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可捉摸的深渊 ③貌似善良的虚假 ◎忧郁彷徨之岸 ④深恶痛绝的狡诈A 、&③。

④B 、G4②③①C 、G4O CD ② D 、G 2③④①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由于两年多的刻苦学习,丰富了我们的文史知识。

B .我们必须随时克服并认真检查自己的缺点、错误。

C .我们在工作中难免犯错误,关键是我们如何正确对待错误。

D .青岛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海滨。

7、在句末结尾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9)《沁园春・雪》中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3、下列加点字的字形、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 .裨益(b 1益处)B .肃然(s u 恭敬) C .干涸(h e 水干枯) D .裙袂(m 吕袖子) 粗犷(g u dig 粗野) 肇事(zhco 发生) 校勘(xi c o 校对) 折本(zh e 亏本) ) 磬竹难书(q ing 用尽) 锲而不舍(qi e 雕刻) 不屑置辩(xi e 认为不值得) 风驰电掣(ch e 拽、拉)啊,友情!你坚韧若高山的岩石,你连绵如长长的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晶莹的雪花,漫天飞舞,飘落在封冻的大地上。

北京紫竹院公园里,积雪淹没了枯草,压弯了树枝,把昔日花红柳绿的河畔覆盖得异常肃穆。

在那皑皑白雪之中,一幅幅优美的图案显得那样令人注目:它们紫里透黄,黄中带绿,清秀潇洒,亭亭玉立……那是什么呢?是名贵的紫竹,在白雪的映衬下,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

根节盘错似松柏,枝叶盎然胜腊梅。

难怪古人把翠竹、青松、梅花誉为岁寒三友。

寒冬看翠竹,果然名不虚传。

竹子外形典雅,娇娜多姿,气质刚劲,不畏霜雪,可说是集刚柔于一身,有一种自然生就的美,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宋代诗人苏东坡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自古以来,竹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又何尝仅在于观赏呢?只要你一走进博物馆或展览馆,那各式各样的竹制品,真可说是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

你看,勇士手中的弓箭,记载着祖国古代历史的竹简,技艺精湛的竹簧雕刻,精美绝伦的竹帘绘画,玲珑剔透的艺术珍品,以及各种竹制的生产工具,直到巍峨而又精巧的竹楼,无不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辉。

还有民乐中的短笛长箫,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列入古代乐器的八音分类之中。

直到现在,在我国的民间乐器中,仍有许多是用紫竹、红竹和水竹制作的,贵州省玉屏县的屏箫玉笛,尤其享有盛誉。

在各种竹乐中,特另岭人心旷神怡的是那悠扬悦耳的笛乐。

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这正是对竹乐之一一一竹笛那婉转动听的乐音的最好描绘。

8、以上文字选自课文《隆冬话竹》;该文按说明方式分,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文。

(1分)9、第。

段文字从表达方式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

(2分)10、第0段文字中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11、概括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二)人的价值①人的价值,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不断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②以前有人说,人的权力和地位就是人的价值。

其实不然。

从历史看来,过去不少显赫一时的达官显贵,他们的权力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可谓登峰造极,可是这些人在历史上留下美名者却寥寥无几。

②_____________ 是少数名传千古的帝王,________________ 并不是尽善尽美。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就有这样的名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他们叱咤风云的时代早已化为历史的烟尘。

④然而,那些一生坎坷,或者时而走运、时而潦倒终于未能官运亨通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们,他们的贡献始终铭刻于后世子孙们的心中。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京城长安繁花似锦,风流天子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由于白居易所写的《长恨歌》,才得以传诵千古。

李白、杜甫的诗句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不管后人如何扬杜抑李,还是扬李抑杜,在历史老人的心目中,他们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诗仙”与“诗圣”。

只要人类历史存在,他们的诗句就会青春永驻。

②如此看来,人的价值不在其权势地位、身份等级、金钱财富的拥有,而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对人类的造福。

人的创造和贡献有大有小,因而人的价值有高有低。

在历史上拥有权势地位者,真正为黎民百姓留下“青山绿水”,也是值得钦佩的,不可以认为权势地位与人的价值相悖;拥有金钱财富者,真正为民众留下“晴空万里”,他们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不过反观历史,权势地位、金钱财富毕竟是短暂的,而民众的“青山绿水”、“晴空万里”才是永恒的。

⑥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人们的日常所见,大都是世俗的尊卑贵贱,至于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则非肉眼所能觉察,而要靠人的理性的思考。

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当居里夫人在狭小的实验室里探索科学的奥秘时,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因此,历史老人告诫世人:看人不要只看他穿的衣服、使用的什物以及他的种种头衔,而要看他的内心和行动。

衣服、什物、头衔等都是人的外在现象,这些对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全面地体现人的价值内涵。

估量一个人的价值,必须看他的心灵,看他的所思所想,看他的所作所为,看他为社会为大众贡献了多少。

⑦古代哲人孟子曾说:一个人身处富贵温柔之乡,不丧失志向;身处贫贱困苦之时,不改变人格;身处强暴威胁之时,不丢掉气节一一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北宋名臣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了这样的宏大志向,有了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有了一颗跳动的火热的心,再伴以扎扎实实的行动,这就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历程。

12、在第⑦3段的横线上填写一组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

(2分)13、第⑦段中孟子的话属于间接转述,并译成了现代汉语。

请用《谈骨气》一文中孟子的原话来陈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14、第⑦段中加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__ 的修辞方法,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

(3分)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A •人的价值,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不断争论的重要问题。

B .人的价值不在其权势地位、身份等级、金钱财富的拥有,而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对人类的造福。

C.看人不要只看他穿的衣服、使用的什物以及他的种种头衔,而要看他的内心和行动。

D •有一颗跳动的火热的心,再伴以扎扎实实的行动,这就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历程。

16、第⑦ ⑦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17、文中第O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权势地位、金钱财富毕竟是短暂的,而民众的’青山绿水’、‘晴空万里’才是永恒的。

”请联系文章中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0字左右)(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报秋宗璞⑦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

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

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

真真的怎么得了!Q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

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

据说花瓣可以入药。

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

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③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

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

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

种了几次,都不成功。

“连死不了都种死了” ,我们常这样自嘲。

③4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

在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