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世界
走进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世界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赏析
设计:周 莉 娜
1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
巩县。20岁起,漫游吴越、 齐赵。746年赴京应试,落第 后旅居长安10年。755年“安 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 后因 得罪肃宗,被贬华州。 759年弃官西行,于成都西郊 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 住了4年,写诗240余首。他 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 称杜工部。765年携家经水路 出蜀,飘泊于荆、湘,以舟 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 卒年59岁。
2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
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
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
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
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
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
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
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
1450多首诗歌,思想与艺
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
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被后世誉为“诗
史”。他是我国诗坛承
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
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
11
示例
镜头一:深秋季节,北风呼呼地刮,咆 哮着,怒号着,漫卷着地上的枯黄落叶。 这时,有一位颓然的老人,那就是老年 的杜甫,站在刚下过雨的泥泞中。他右 手拄着老树枝做的拐杖,左手里紧攥着 几根茅草。他驼着背,头发散乱,脸上 布满皱纹,皱纹很深,里面还夹着一些 泥土,他的眼睛暗淡无光。
12
主义诗人,被尊为“诗
圣
”
。
《杜甫诞生1250周年》邮票
3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对 杜甫的评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朱德对杜甫的评价: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4
成都杜甫草堂
公元759年末,杜甫一 家辗转到了成都,在西郊 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 盖了一所茅屋暂时结束了 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 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 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 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 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 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 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 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 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 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 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首不朽的诗篇。
8
杜甫作品欣赏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9
杜甫作品欣赏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10
练习
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 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 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 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 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 适当加入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 写。
5
解题
“……为……所……”是一个被动 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 上的茅草。全诗写风卷茅草,雨夜 难眠等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 歌: 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 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6
阅读欣赏
谁能再说出一些杜甫忧国忧民的名句?
屈 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陆 游—位卑未敢忘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