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初中美术真题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初中美术真题及解析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经营位置”在美术作品中指的是()A.章法B.笔法C.意境D.意义【答案】A“章法”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又被称为“布局”或“经营位置”,现代则称之为“构图”。

2.如下图,作品是()A.战国《人物御龙帛画》B.西汉《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C.东汉《迎宾拜谒墓室壁画》D.东汉《河北望都一号壁画》【答案】B图中作品是西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T字形“非衣”帛画,上段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神,象征天上境界;中段绘墓主人出行、宴飨等人间生活;下段绘神怪、龙蛇、大鱼、大龟等地下(阴间)的生物。

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3.如下图,该碑刻中的书体是哪位书法家创造的()《勤礼碑》A.柳公权B.欧阳询C.虞世南D.颜真卿【答案】D《勤礼碑》是唐代颜真卿的代表作,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

4.下列选项中,属于苏州园林的是()A.个园B.豫园C.网师园D.圆明园【答案】C在明代的私家园林中,苏州诸园林的规模和布局很有代表性,存留下来的苏州著名园林有留园、拙政园、网师园等。

5.下列选项中,倡导“南北宗论”的中国画家是()A.董其昌B.张择端C.石涛D.谢赫【答案】A明代晚期著名的画论著作是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书中提出了“南北宗论”。

董其昌将王维视为文人画派之祖,将李思训视为非文人画派之宗。

6.如下图,该作品所属的风格是()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后印象主义【答案】C图中作品是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代表作《晚钟》。

7.下列选项中,属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者的是()A.透纳B.约翰·康斯特布尔C.米莱斯D.威廉·莫里斯【答案】D英国设计师莫里斯倡导的“手工艺艺术运动”成为工业设计史的开篇,所以莫里斯被称为“工业设计之父”。

8.如下图所示,该建筑是()A.泰姬陵B.巴黎圣母院C.凡尔赛宫D.克里姆林宫【答案】A泰姬陵是一组建筑群,其艺术成就首先在于总体布局的完美。

陵墓本身形象肃穆而又明朗,构图稳重而又舒展,它的比例和谐,主次分明,大小、高低、粗细各得其宜。

泰姬陵的细部装饰非常精致,大都由各色大理石镶嵌而成,重点地方镶宝石,技艺之精巧达到了夺造化之工的程度。

9.如下图,该作品的作者是()A.康定斯基B.马蒂斯C.夏加尔D.米罗【答案】C图中作品是巴黎画派代表画家夏加尔的《我和村庄》。

10.立方体的成角透视有几个灭点()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客观物象(立方体)的任何一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但底面与地平面平行,视线上有两个消失点的透视现象,称为成角透视。

由于这种透视有两个消失点,也可称为两点透视。

11.如下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的骨骼是()A.额骨B.顶骨C.颞骨D.枕骨【答案】C额骨是颅前上部的一对膜化骨,位于前额处。

顶骨是头骨之一,略呈扁方形,在头的顶部,左右各一块。

颞骨,属于颅骨中的脑颅骨,共两块,左右各一,位于头颅两侧。

枕骨指的是头颅骨的后部分。

故答案选C。

12.如下图,该作品所运用的皴法是()《富春山居图》A.斧劈皴B.折带皴C.披麻皴D.米点皴【答案】C《富春山居图》为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的作品,画家以苍润精练的笔墨和优美动人的意境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旖旎风光。

卷中江水平静,峰峦起伏,点缀丛林亭舍,疏密相间,吸收董、巨披麻皴、点子皴等画法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为黄公望的经典之作。

13.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选项中,属于美术课程基本理念的是()A.面向有深造意愿的学生B.面向喜欢美术的学生C.面向有美术专长的学生D.面向全体学生【答案】D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

故答案选D。

14.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选项中,对美术语言基本构成理解正确的是()A.题材和主题B.造型元素和形成原理C.风格和流派D.造型原理和构图方法【答案】B美术语言包括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元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作品的基本原理(如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等)。

15.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选项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不提倡的做法是()A.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B.以向学生传授美术技能为目的C.鼓励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材料D.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答案】B“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16.高老师在讲解《三星堆青铜人面具》时,学生对面具的柱状眼睛造型感到很好奇,教师组织学生对其原因进行了研讨,该教学方法是()A.探究法B.示范法C.练习指导法D.讲授法【答案】A探究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由题干“教师组织学生对其原因进行了研讨”可知,该教学方法是探究法。

17.魏老师在上《泥塑》课时,设计的教学环节为“技法兴趣——文化引申——方法学习——作品展示”,这指的是()A.教学理念B.教学难点C.教学内容D.教学程序【答案】D教学程序指教师确定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安排好教学方案和步骤后,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和信息化教学方法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美术教育信息,最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学习成果。

题干所述体现了教学程序的概念。

18.肖老师以《古建筑保护》为题,设计了“现场考察、收集资料、整理展示”三节课并实施教学,这种课程设计的形式是()A.校本课程式B.主题单元式C.活动合作式D.问题解决式【答案】B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

题干中,肖老师的课程设计形式属于主题单元式教学。

故答案选B。

19.在《陶罐制作》一课教学中,教学难点设计较为恰当的是()A.了解陶艺的制作方法B.感受陶艺的魅力C.学习陶艺的基本工序D.掌握拉胚成型的技能【答案】D教学难点根据学生情况来定的,一般是指学生难懂的知识和学生不易掌握的技巧。

《陶罐制作》一课的教学难点应该是掌握拉胚成型的技能。

20.对《中国山水画技法》一课教学目标表述较为合适的是()A.学会画中国山水画,熟练掌握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B.欣赏中国画艺术,了解中国画的人文精神与审美观念C.了解中国山水画艺术精神,体验中国山水画用笔、用墨的方法D.提高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认识,传承中华艺术,弘扬民族精神【答案】A《中国山水画技法》为一堂技法课,所以教学目标应为熟练掌握山水画的表现技法。

B、C、D三项都偏重于欣赏课,不选。

故答案选A。

21.在《楷书练习》一课教学中,教学重点的设计较为恰当的是()A.了解文房四宝的功能B.了解楷书的风格特征C.掌握多种楷书的书写风格D.掌握多种楷书的结体与用笔【答案】D教学重点是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的重心所在。

《楷书练习》一课的教学重在书法实践,因此重点应为掌握多种楷书的结体与用笔。

22.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下列选项中,不适合的做法是()A.对教科书中所有作品都予以讲解B.对作品讲解的同时关注鉴赏方法C.选择教科书中部分作品进行深度解读D.适当增加教材以外的优秀作品进行讲解【答案】A略。

23.在欣赏课上,张老师引导学生欣赏了《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之后,鼓励学生体验点彩画法,对比合适的评价是()A.欣赏与体验相结合,增强了对作品的理解B.欣赏与创作相结合,提升了绘画创作技能C.欣赏课主要是思维活动,不需要动手D.欣赏课不应当进行创作,混淆了课型【答案】A该课为欣赏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故对这节课较为合适的评价为欣赏与体验相结合,增强对作品的理解。

24.针对《古镇考察》一课,不适合的教学方法是()A.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来收集资料B.让学生临摹教科书上的古镇建筑图C.组织学生走访当地老人、专家、学者D.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和考察【答案】B略。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评价目的的是()A.完善教学管理B.促进学生学习C.改进学习方法D.提高教师地位【答案】D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美术教学的评价方法是从美术教学的特点出发的,强调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掌握一定基础技能的同时,也要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26.下列选项中,学生的美术学习档案袋中不包括的是()A.美术教科书B.设计方案C.创作过程记录D.构想草图【答案】A美术学习档案袋是一种用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27.以下图作品为例,简述达利绘画艺术的特点。

【参考答案】该作品是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记忆的永恒》。

作品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

画面展现了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有一棵枯死的树,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

达利运用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这也许正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魅力所在。

达利惯用不合逻辑的、并列事物的方法来进行创作,更有甚者,他把受激情产生灵感的创作,转变为流动性的过程,并把这些过程称之为“偏执狂的批判方式”,将自己内心世界的荒诞、怪异加入,或替代外在的客观世界。

常用分解、综合、重叠和交错的方式,来反映潜意识的过程。

他的有些作品含有宗教的神秘感和色情因素。

28.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习活动建议,针对《书籍装帧》一课列举三项学习活动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