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三化学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练
习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冰雪融化B .
燃料燃烧
C .
橙汁榨汁
D .
品红扩散
2.常温下,不宜用物理性质来区别的一组物质是()
A.酒精和白醋B.铁粉和木炭粉
C.食盐和蔗糖D.氧化铜粉末和二氧化锰粉末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铁铸造铁锅D.铜用于制造导线
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5.生活中许多变化都能产生热量,下列放热现象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A.木炭燃烧放热B.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
C.白炽灯泡通电发热D.苹果腐烂发热
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水的电解C.瓷碗破碎D.干冰升华
7.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石蜡受热熔化属于化学变化B.木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C.水银的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化学性质
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B.粉碎废纸C.切割玻璃D.燃放烟花
10.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气燃烧B.菜刀生锈 C.牛奶变质 D.瓷碗破碎
11.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这些自然灾害中常常伴随如下现象,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房屋倒塌B.山体滑坡C.森林失火D.树枝折断
12.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下面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为物理变化
B.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净化水为化学变化
C.用生石灰去除室内潮气为化学变化
D.水通直流电得到氧气和氢气为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
13.前阶段,微信热传“毒跑道”事件,据分析,原材料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并不会毒害人体,但施工人员为降低成本和便于施工,违规在施工中加入一些稀释剂,会使塑胶跑道出现含铅量高,还散发出刺鼻异味的苯等,存在有毒的可能性.已知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等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苯的化学性质有;
(2)由此你可以知道,化学加工过程应该。
14.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描述:①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发生反应;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
以上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用序号回答)。
15.常穿球鞋的脚容易得脚气,这是因为球鞋透气性差,又热又潮湿,是霉菌生长的好地方。
在临睡前,把盛有生石灰的小布袋塞进球鞋内,可以保持鞋内干燥。
生石灰是一种白色固体,容易吸收水分,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以做干燥剂,生成的氢氧化钙有腐蚀性。
(1)生石灰能使鞋保持干燥,是因为其容易_______________,使鞋内的水分减少,起到干燥的作用。
(2)生石灰不可食用,是因为其能和水反应放出,生成的氢氧化钙有,假如误食,就会灼伤和腐蚀食道。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燃料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橙汁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品红扩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答案】D
【解析】酒精和白醋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铁粉和木炭粉可以用磁铁吸引,被吸引的是铁粉;食盐和蔗糖可以尝味道区分;氧化铜粉末和二氧化锰粉末都是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常温下不能用物理性质来区别。
3.【答案】A
【解析】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
A中氧气用于急救病人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
B中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C 中生铁铸造铁锅主要是生铁形状的变化;D中铜制造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BCD均是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
4.【答案】D
【解析】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说,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A不正确;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B不正确;元素相同也可能是新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故C不正确;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故D正确。
5.【答案】C
【解析】A、B、D中均生成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C中灯泡通电发热是电流的热效应,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6.【答案】B
【解析】汽油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的电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7.【答案】A
【解析】B中涉及鞭炮中火药的燃烧爆炸,C中涉及煅烧石灰石,D中涉及蜡烛燃烧,BCD中均有新的物质生成。
A中雨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液态水,属于物理变化。
8.【答案】C
【解析】石蜡受热熔化是石蜡状态的改变,是物理变化;木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水银熔点低、金刚石的硬度大都是物理性质。
9.【答案】D
【解析】榨取果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粉碎废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切割玻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燃放烟花的过程中一般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0.【答案】D
【解析】煤气燃烧是煤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菜刀生锈是铁跟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使铁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过程;瓷碗破碎仅是状态改变,并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11.【答案】C
【解析】可燃物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12.【答案】B
【解析】A中自然界中水是以气、液、固三种状态的变化循环的,没有新物质产生;B中活性炭净化水是指活性炭吸附水中异味、色素等杂质,只是吸附在活性炭的表面,并未发生化学变化;C中生石灰除去室内潮气是生石灰吸收水,并且与水反应生成了熟石灰;D中水通直流电有新物质氧气和氢气生成。
13.【答案】
(1)无色、有刺激性、液体等;能与氧气、氢气、溴等物质反应。
(2)不得任意加入添加剂,严格按要求加入(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1)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均属于物理性质。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等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均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均属于化学性质。
(2)化学加工过程应该不得任意加入添加剂,严格按要求加入。
14.【答案】①②④
【解析】①黄绿色属于物质的颜色,为物理性质;②有刺激性气味属于物质的气味,为物理性质;
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为物质的状态,属于物理性质;③能与水反应、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都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15.【答案】
(1)吸收水分
(2)大量的热腐蚀性
【解析】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
因为生石灰可以吸收水,使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减少,因此可以做干燥剂(在一些膨化食品中,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又因生石灰与水反应时会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物质有腐蚀性,因此就不能进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