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取某碳酸钠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 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解答问题:(1)当加入196g 稀硫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

(2)计算加入的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3)试通过计算求出加入98g 稀硫酸(即A 点)时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 【答案】4.4 10% 7.1% 【解析】 【分析】 【详解】(1)从题中图像可知,当加入稀硫酸98g 时,生成的气体质量达到最大值4.4g ,此时碳酸钠和稀硫酸完全反应,因此继续加入稀硫酸至196g ,气体质量不会增加,因此反应中放出气体的质量为4.4g ;(2)因为加入稀硫酸98g 时,生成的气体质量达到最大值4.4g ,所以此时碳酸钠和稀硫酸完全反应。

设加入的98g 稀硫酸中溶质硫酸的质量为x ,恰好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钠质量为y ,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z 。

23242422Na CO Na SO +H SO =++1069814244zxyH C gO O 4.4↑98x =44 4.4g解得x=9.8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g100%=10%98g⨯ 142y=44 4.4g解得y=14.2g106z=44 4.4g解得z=10.6g(3)加入98g稀硫酸溶液时的溶液为碳酸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2g100%=7.1% 10.6g+95.8g+98g-4.4g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1%。

2.某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7.3%的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图2(1)该同学能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2)该同学把制取气体后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6%的Na2CO3溶液,测得加入的Na2CO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数据如下:Na2CO3溶液质量/g10203040506070沉淀质量/g01n345m则m=__________。

加入10gNa2CO3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图2中画出向废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时加入的Na2CO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的曲线。

________【答案】2.2g ;5;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 【解析】试题分析:(1)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与碳酸钙反应的HCl 的质量= 50g×7.3%=3.65g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73 44 3.65g x =x=2.2g考点:化学方程式计算。

3.向盛有28g 氯化钡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273.3g 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再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g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

【答案】23.3 5%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为23.3g (2)设氯化钡的质量为x ,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2424Na SO BaCl BaSO +=+208233117x23.2NaCl3g y↓208233117==x 23.3g y解得:x =20.8g y=11.7g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g-20.8g+11.7g100%=5%28g+273.3g+100g-23.3g⨯ 答:(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23.3g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4.小宇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10g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加热时间t1t2t3t4剩余固体质量(g)9.689.047.167.16试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 g;(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____(写出计算过程)(3)加热时间t1后,9.68g剩余固体中除杂质外还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

【答案】3.84 98% 氯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锰【解析】【详解】(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过程中,由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反应前后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由于生成了氧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加热t1、t2时,反应还没有停止,加热t3、t4后反应已经结束,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生成氧气的总质量=10g+1g-7.16g=3.84g;(2)解: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24596x 3.84gx=9.8g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9.810gg×100%=98%答:样品中氯酸钾纯度是98%。

(3)加热t1时,氯酸钾还没有完全分解,氯酸钾有剩余,氯酸钾分解产生了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剩余固体中除杂质外还含有的物质为氯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锰。

5.为分析某由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现取3份该混合物各20 g,分别缓慢加入到50 g、100 g、150 g某稀硫酸中,测得三组实验数据如表:组别A B C稀硫酸的质量/g5*******剩余固体的质量/g10.0 4.0 4.0根据实验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1)实验中反应物氧化铜有剩余的是_________组。

(2)20 g该混合物样品中含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3)根据A组数据计算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将B组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0%的NaOH溶液,画出在该混合溶液中加入10% 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

提示:若溶液中溶质含有H2SO4和CuSO4,则反应的先后顺序如下:H2SO4+2NaOH=2 H2O+Na2SO4CuSO4+2NaOH=Cu(OH)2↓+Na2SO4【答案】(1)A;(2)16;(3)24.5%;(4)【解析】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硫酸铜和水,使固体质量减少,而铜不与硫酸反应,质量不变。

加入酸的量为100时,固体剩余物比加入50g酸时剩余的少,所以加入50g酸后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

(2)20 g该混合物样品中含氧化铜的质量为20g-4g=16g.设刚好完全时消耗硫酸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yCuO + H2SO4 === CuSO4 + H2O80 98 16016g x y80/16g=98/x x=19.6g 80/16g=160/y y=32g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刚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为80g,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19.6g÷80g×100%=24.5%;B组反应后的溶液中有过量的硫酸和生成的硫酸铜,加入氢氧化钠时,先与硫酸反应,后与硫酸铜反应设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m,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n;H2SO4 + 2NaOH=2H2O+Na2SO498 8020g×24.5% m98/20g×24.5%=80/m m=4g 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4g÷10%=40gCuSO4+2NaOH=Cu(OH)2↓+Na2SO4160 8032g n160/32g=80/n n=16g 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6g÷10%=160g混合溶液中加入10% 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如下点睛: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6.将1.17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51.7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常温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

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B点时,溶液中所含硝酸银的质量为______。

(2)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3.4g 1.7%【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题中图像变化可知,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加入硝酸银,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沉淀,反应方程式为:33NaCl+AgNO=NaNO+AgCl ;随着硝酸银溶液的加入,沉淀不断增加,当原溶液中氯化钠恰好反应完时,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即图像中的A点,此时加入的硝酸银溶液为50g;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不再发生化学反应,至B点时,加入硝酸银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即反应完毕后又加入了相同的硝酸银溶液50g,因此B点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即前50g反应过程中消耗的硝酸银质量,已知氯化钠质量,可以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方程式设未知数求解;A点时,溶液的成分是硝酸钠溶液,可以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方程式设未知数求出硝酸钠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反应前的总质量减去沉淀质量得出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

【详解】解:设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为x,生成的硝酸钠的质量为y,所消耗的硝酸银的质量为z NaCl+AgNO3=NaNO3+AgCl↓58.5 170 85 143.51.17g z y x58.517085143.5===1.17g z y xx=2.87gy=1.7gz=3.4g(1)、由于到B点,实际又加入了50g 硝酸银溶液,所以硝酸银的质量为3.4g(2)、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7g1.17g+50g+51.7g-2.87g×100%=1.7%【点睛】本题考查分析化学反应过程及图像变化过程,再利用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综合计算;分析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图像去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注意图像中的拐点的意义,注意所求未知量在反应过程中的出现点;计算过程中按照计算的基本步骤,设未知数,列方程式与质量关系,列式求解,对于多个未知量,一个方程式的计算可以同时计算,最后再分开计算;还要注意题目中对计算结果的精确值即保留小数位数的要求。

7.将Na2SO4和NaOH的混合物10g投入到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H2SO4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