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泰能VS舒普深(盲讲)参考课件
泰能VS舒普深(盲讲)参考课件
10
敏感率(%)
ICU和非ICU来源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3
• ICU和非ICU来源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80% 3
3. 李耘,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20(3):260-277.
11
耐药率(%)
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迅速增加
CHINET耐药监测显示: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迅速上升,3年增加6倍!
10.汪复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5-333 11.汪复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29 12.汪复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5):325-334 9.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29.
12
泰能PK头孢哌酮/舒巴坦
敏感率(%)
ICU和非ICU来源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3
• ICU和非ICU来源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率>97% 3
3. 李耘,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20(3):260-277.
8
敏感率(%)
ICU和非ICU来源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3
• ICU和非ICU来源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率>92% 3
结果,与临床结果不符
药敏结果不能直接反映临床治疗情况
童明庆.药品评价.2004;1(1):55-59.
16
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的接种效应
Thomson KS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1: 3548 17
标准接种量105(CFU/ml)两种药物均敏感
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8.2%和 43.7% 3
CHINET 2013: 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
形杆菌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4.0%、 31.8% 和16.5% 4
注:ESBLs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MDR = 多重耐药
3. 李耘,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20(3):260-277. 4.7 胡付品,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5):369-378.
临床治愈率
(n=14)
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1.Garnacho-Montero J et al. Curr Opin Infect Dis.2010;1253:332–339
(n=63)
药敏结果不能成为选择抗菌药物的唯一标准
在过去近十年的临床实践中,许多抗菌药物按照CLSI药敏试验的标准判断试验
C1链上的碳原子结构与 碳青霉烯类的抗菌谱及
抗菌活性密切相关
羟乙基保护碳青霉烯 类不被β-内酰胺酶水解
反式结构决定其对β内酰胺酶稳定
碳青霉烯类独特的化学结构导致其对β-内酰胺酶高 度稳定,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强的特点
1.Papp-Wallace KM 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2011;55(11):4943–4960
3
头孢哌酮化学结构 “N-甲基硫化四氮唑”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元凶
从化学结构评估,头孢哌酮中含“N-甲基硫化四氮唑”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症及凝血功能障碍发生
导致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哌酮化学结构式4
1Li Ying .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09;44(23):1938-41
头孢菌素类
累积生存率 累积生存率
发生菌血症后至死亡时间 (天)
NY Lee, WC Ko, PR Hsueh.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accept)
14
发生菌血症后至死亡时间 (天)
亚胺培南可有效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肺炎
亚胺培南治疗鲍曼不动杆菌VAP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达57%-83%
化学分子式差异 流行病学数据分析
疗效更确切
安全性更好 指南推荐
13
碳青霉烯类药物可显著提高产ESBL 大肠杆菌和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生存率
与非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药物相比,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可显著提高产ESBL 大 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菌血症患者的30天累积生存率
碳青霉素类
非-头孢菌素类
非-碳青霉烯类
4
N-甲基硫化四氮唑 (N2MTZ)
4. 舒普深®说明书
泰能PK头孢哌酮/舒巴坦
化学分子式差异
流行病学数据分析
疗效更确切 安全性更好 指南推荐
5
排名前十位G-菌分布3,4
Mohnarin 2011-2012: 大肠埃希菌
、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 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 3
CHINET 2013:大肠埃希菌、克雷伯
3. 李耘,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20(3):260-277.
9
敏感率(%)
ICU和非ICU来源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3
• 除多粘菌素、阿米卡星外,ICU和非ICU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敏 感率低于80% 3
3. 李耘,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20(3):260-277.
Thomson KS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1: 315488
标准接种量105(CFU/ml)两种药物均敏感
头孢他定
头孢吡肟 特治星
碳青霉烯 泰能
Thomson KS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1: 3548
命悬一线,谁主沉浮?
MSD 徐礼芳
1
泰能PK头孢哌酮/舒巴坦
化学分子式差异流行病学数据分析 疗效更确切来自安全性更好 指南推荐2
碳青霉烯类药物化学结构特点
•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一类新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其结构与青霉素类的青霉环相 似,不同之处在于青霉噻唑环的C2与C3之间为不饱和双键,且1位上硫原子为碳原子 替代;另外,其6位羟乙基侧链为反式构象
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 菌最常见 4
(n = 3893株)
(n = 61709株)
3. 李耘,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20(3):260-277.
4. 胡付品,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5):369-378.
6
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3,4
Mohnarin 2011-2012: 产ESBLs大肠埃希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