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1、下列关于索引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建立索引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减少存储空间B、索引表中含有索引文件的数据及其物理地址C、对索引文件存取时,必须先查找索引表D、索引表中每个记录的索引项可以有多个2、一个文件的路径名是从()开始,逐步沿着每一级子目录向下追溯,最后到指定文件的整个通路上所有子目录名组成的一个字符串。
A、根目录B、当前目录C、二级目录D、多级目录3、从用户角度看,文件系统主要是实现()A、文件保护B、文件保密C、文件共享D、按名存取4、文件是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可分为()A、顺序文件和结构文件B、有结构文件和无结构文件C、随机文件和结构文件D、索引文件和结构文件5、按用途进行划分,文件可分为()A、只执行文件、只读文件、读写文件B、有结构文件、无结构文件C、系统文件、用户文件、库文件D、源文件、目标文件、可执行文件6、()具有将文件名转换为该文件在外存的物理位置的功能,这也正是文件目录所提供的最基本的功能。
A、文件目录B、一级目录C、二级目录D、树型目录7、为能对一个文件进行正确的存取,必须为文件设置用于描述和控制文件的数据结构,称之为()A、文件逻辑结构B、文件物理结构C、文件的属性D、文件控制块(FCB)8、文件信息的逻辑块号到物理块号的变换方法是由文件的()决定的A、逻辑结构B、顺序结构C、物理结构D、索引结构9、为了防止各种意外破坏文件,文件系统可以采用()的方法来保护文件A、口令和加密B、对每个文件规定使用权限C、建立副本和定时转储D、为文件设置口令10、文件保密主要有两种方式:A、口令方式和密码方式B、隐藏方式和备份方式C、规定权限和备份D、口令和规定权限11、下面关于存储介质的有关廉洁中正确的是()。
A、“卷”和“块”是存储介质的不同单位。
卷是保存文件的存储介质的物理单位,而块是存储介质上连续信息的区域,是存储设备和主存储器之间信息交换的单位。
B、存储分块越小越好,分块越小存储介质的利用率越高。
C、存储介质和存储设备是同一物理实体的两种说法,都是指用以记录信息的物理实体。
D、存储介质是指用来记录信息的磁带、硬磁盘组、软磁盘片和卡片等,目前,大量使用的存储介质是磁带和卡片。
12、UNIX操作系统采用()对空闲盘块加以组织。
A、位示图法B、成组链接C、单块链接D、以上说法均不对填空题1、文件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和()。
2、根据外存储设备的不同,文件被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的( ),它是存放文件信息或分配存储空间的物理单位,也是文件系统与主存之间传输或交换信息的基本单位。
3、对文件检索时,起始点是()。
4、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包括负责管理文件的一组系统软件,另一方面也包括()。
5、文件的存取除依赖于其物理结构外,还依赖于存放文件的()特性。
6、按文件的逻辑结构来划分,数据库文件是一种()文件。
7、目前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常用如下物理结构文件:(1)()(连续文件);(2)链接文件(串联文件);(3)()(随机文件)。
8、对一个文件的访问,常由()共同限制。
9、对文件实施按名存取的关键是解决()与文件具体存储地址的转换。
10、()是对文件进行存取操作的基本单位。
11、一级目录结构要求在文件目录中登记的文件名都不相同,如果有重名的话,则在实现()时就可能出错。
12、磁盘是一种()存储设备。
判断1、有序结构文件中记录的排列按其存入文件的先后次序排列。
2、文件系统中文件的内容只能是源代码。
3、在操作系统中,将文件名转换成文件存储地址、对文件实施控制管理都是通过文件记录来实现的。
4、文件系统的文件,可以存放图像信息或声音信息。
5、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不包括负责管理文件的系统软件。
选择题1、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文件的按名存取B、实现虚拟存储C、提高外存的读写速度D、用于存储系统文件2、文件系统若文件的物理结构采用连续结构,则文件控制块FCB中有关文件的物理位置的信息应包括()。
Ⅰ首块地址Ⅱ文件长度Ⅲ索引表地址A、全部B、Ⅰ和ⅡC、Ⅰ和ⅢD、Ⅱ和Ⅲ3、操作系统为保证未经文件拥有者授权,任何其它用户不能使用该文件所提供的解决方法是()。
A、文件保护B、文件保密C、文件转储D、文件共享4、按文件用途分类,编译程序是()A、用户文件B、系统文件C、执行文件D、只读文件5、如果文件系统中有两个文件重名,不应采用()结构A、一级目录B、二级目录C、多级目录D、一级目录和二级目录6、实现文件保密的方法有()A、建立副本B、定时转储C、加口令和文件加密D、规定权限7、绝对路径是从()开始跟随的一条指向指定文件的路径。
A、根目录B、用户文件目录C、子目录D、当前目录8、位示图可用于()A、文件目录查找B、文件保护C、主存空间共享D、磁盘空间和主存空间的管理9、()是文件系统实现按名存取的重要手段。
A、堆栈B、文件目录C、指针D、页表10、若用户总是要求用随机存取方式查找文件记录,则采用索引结构比采用链接结构()。
A、一样B、麻烦C、方便D、有时方便有时麻烦11、MS-DOS中文件的存储结构是()。
A、链接式文件B、流式文件C、记录式文件D、索引式文件12、文件系统可以为某个文件建立一张(),其中存放每个逻辑记录存放位置的指针。
A、打开文件表B、链接指针表C、位示图D、索引表13、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个共享文件时,下列()做法是不对的A、不允许多个写者同时对共享文件执行写操作B、不允许读者和写者同时使用共享文件C、允许读者和写者同时使用共享文件D、允许多个用户同时打开共享文件执行读操作14、用户可以调用()文件操作来归还文件的使用权。
A、关闭B、打开C、建立D、删除15、UNIX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是()。
A、一级目录结构B、二级目录结构C、多级目录结构D、链表结构16、在UNIX操作系统中,把输入/输出设备看作是()。
A、普通文件B、目录文件C、索引文件D、特殊文件判断改错题1、多级目录结构中,对文件的访问是通过路径名和用户目录来进行的。
()2、文件被划分成大小相等的若干个物理块,一般物理块的大小是不固定的。
()3、记录文件是以记录为单位的,所以,磁盘中的记录文件在和主机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一次总是传输一个记录。
()4、用户在调用“删除”操作之前,要先执行“打开”文件操作。
()5、存储介质的物理单位是块。
()简答题1、为什么要引入“打开”和“关闭”操作?参考答案:用户进程访问一个文件时,系统首先要检索目录结构,按名查找该文件控制块。
打开文件的基本思想是,按指定文件名检索目录结构,把找到的文件控制块读入并保存到内存中,此后每次访问该文件时,就无须再执行按名查找过程,可以直接在内存中找到它的文件控制块,从而加快了访问速度。
文件打开后,可以对该文件进行读/写访问。
当一个文件不再被访问时,需要关闭该文件,释放占用的活动文件控制块和系统打开文件表的资源,并将文件控制块的内容复制到存储设备上,一方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2、如果用户要求读一个尚未打开的文件,文件系统如何处理?参考答案:如果用户要求读一个尚未打开的文件,文件系统会报告用户需要首先打开文件的信息。
有的系统为了方便用户,提供了一种隐式使用文件的方法,允许用户不调用“打开文件”、“建立文件”和“删除文件”操作,而直接调用“读文件”或“写文件”操作。
当用户要求使用一个未被打开或建立的文件时,文件系统先做“打开文件”或“建立文件”,然后再执行“读文件”或“写文件”操作。
综合应用题现有三名学生A1、A2、A3上机实习,程序和数据都存放在同一磁盘上,若三人编写的程序分别为B1、B2和B3,要求这三个学生用自编的程序调用同一个数据文件D进行运算,请问:(1)若文件D作为共享文件,系统应采用何种目录结构?画出示意图。
(2)若这三位学生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程序都起名为B,利用(1)答案中的目录结构能否满足要求?(3)针对(2)的要求,简要说明系统如何为每个学生索取他们的程序和数据。
选择题1、文件系统最基本的目标是(A),它主要是通过(B)功能实现的,文件系统所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是(C)。
A,C:1、按名存取2、文件共享3、文件保护4、提高对文件的存取速度5、提高I/O速度6、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B:1、存储空间管理2、目录管理3、文件读写管理4、文件安全性管理2、在文件系统中可命名的最小数据单位是(),用户以()为单位对文件进行存取、检索等,对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则以()为单位。
(1)字符串(2)数据项(3)记录(4)文件(5)文件系统3、按逻辑结构可把文件分为()和()两类(1)读、写文件(2)只读文件(3)索引文件(4)链式文件(5)记录式文件(6)流式文件4、假定盘块的大小为1KB,对于1.2MB的软盘,FAT需占用A的存储空间;对于100MB的硬盘,FAT需占用B的存储空间。
A、(1)1KB(2)1.5KB(3)1.8KB(4)2.4KB(5)3KBB、(1)100KB(2)150KB(3)200KB(4)250KB(5)300KB5、从下面的描述中选出一条错误的描述。
A、一个文件在同一系统中、不同的存储介质上的拷贝,应采用同一种物理结构B、文件的物理结构不仅与外存的分配方式相关,还与存储介质的特性相关,通常在磁带上只适合使用顺序结构。
C、采用顺序结构的文件既适合进行顺序访问,也适合进行随机访问D、虽然磁盘是随机访问的设备,但其中的文件也可使用顺序结构6、从下面关于索引文件的论述中,选出两条正确的论述。
A、在索引文件中,索引表的每个表项中含有相应记录的关键字和该记录的物理地址。
B、对顺序文件进行检索时,首先从FCB中读出文件的第一个盘块号;而对索引文件进行检索时,应先从FCB中读出文件索引表的起始地址。
C、对一个具有三级索引表的文件,存取一个记录通常需要三次访问磁盘D、在文件较大时,无论进行顺序存取还是随机存取,通常都以索引文件方式为最快7、在文件系统中可设置一张(),其中的每一个二进制位可用来表示磁盘中的一个块的使用情况;另外可设置一张(),其中的每个表项存放着文件中下一个盘块的物理地址。
(1)文件描述符表(2)文件分配表(3)文件表(4)空闲区表(5)位示图8、文件系统中,必须为每个文件建立一个(),其中包括有文件名和文件的物理地址等信息。
在有些系统中,还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其中每个表项包含了逻辑记录号和记录的物理地址。
(1)用户文件描述符表(2)索引结点(3)文件控制块(4)索引表(5)文件目录9、对文件空闲存储空间的管理,在MS-DOS中采用的是()(1)空闲表(2)文件分配表(3)位示图(4)成组链接法10、在文件系统中是利用(A)来管理文件的,为了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使用相同的文件名,通常文件系统中采用(B);在目录文件中的每个目录项通常就是(C);A:(1)文件控制块(2)索引结点(3)符号名表(4)目录B:(1)重名翻译(2)多级目录(3)文件名到文件物理地址的映射表(4)索引表C:(1)FCB(2)文件表指针(3)索引结点(4)文件名和文件物理地址(5)文件名和索引结点指针11、在树型目录结构中,用户对某文件的首次访问通常都采用();文件被打开后,对文件的访问通常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