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对称问题新林市第一中学 515031对称性是数学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数学学科中对称问题无处不在。
在代数、三角中有对称式问题;在立体几何中有中对称问题对称体;在解析几何中有图象的对称问题。
深入地研究数学中的对称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对称问题的存在尤其普遍。
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对称问题在高考试题中更是屡见不鲜。
本文将对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几种常见对称问题作一些肤浅的探讨,以求斧正。
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对称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种:点关于点的对称问题简称点点对称;点关于直线的对称问题简称点线对称;曲线关于点的对称问题简称线点对称;曲线关于直线的对称问题简称线线对称。
一、点点对称定理1平面上一点),(y x M 关于点),(00y x P 的对称点为)2,2(00'y y x x M --,特别地,点),(y x M 关于点)0,0(P 的对称点为),('y x M --。
证明:显然),(00y x P 为线段'MM 的中点,设),('''y x M ,由中点坐标公式有:⎪⎪⎩⎪⎪⎨⎧+=+=22'0'0y y y x x x ,即⎩⎨⎧-=-=yy y x x x 0'0'22 ,故)2,2(00'y y x x M --。
例1 若点A 关于点)1,2(-B 的对称点为)2,4(C ,求点A 的坐标。
解:设),(y x A ,由定理1有)212,4)2(2(-⨯--⨯A ,即)0,8(-A 。
二、点线对称定理1平面上一点),(00y x M 关于直线)0(,0:22≠+=++B A C By Ax l 的对称点为:-+++-022000',)(2(y B A C By Ax A x M ))(22200BA C By Ax A +++。
证明:先证明一般情况,即0,0≠≠B A 的情况。
),('y x ,线段'MM 交直线l 于点与点),('y x M 关于直线l 对称,故),(Q Q y x Q 为线段'MM 的中点且l MM ⊥',X 于是有:),(y x M⎪⎩⎪⎨⎧+=+=2200y y y x x x Q Q且A B BA x x y y =--=--100, 又点),(Q Q y x Q 在直线l 上,故有:⎪⎪⎩⎪⎪⎨⎧=--=++⋅++⋅A Bx x y y C y y B xx A 0000022 ,解此二元一次方程组得:⎪⎩⎪⎨⎧+++-=+++-=2200022000)(2)(2B A C By Ax A y y B A C By Ax A x x ,即-+++-022000',)(2(y B A C By Ax A x M ))(22200BA C By Ax A +++。
至于0,0≠=B A 与0,0=≠B A 的情况比较简单,证明略。
特别地,有如下几种特殊情况:(1) 平面上一点),(00y x M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00y x -; (2) 平面上一点),(00y x M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00y x -;(3) 平面上一点),(00y x M 关于直线a x =的对称点为:),2(00y x a -; (4) 平面上一点),(00y x M 关于直线b y =的对称点为:)2,(00y b x -; (5) 平面上一点),(00y x M 关于直线x y =的对称点为:),(00x y ;(6) 平面上一点),(00y x M 关于直线x y -=的对称点为:),(00x y --;(7) 平面上一点),(00y x M 关于直线b x y +=的对称点为:),(00b x b y +-; (8) 平面上一点),(00y x M 关于直线b x y +-=的对称点为:),(00b x b y +---特别地,点),(y x M 关于点)0,0(P 的对称点为),('y x M --。
若直线,0=++z y x 与椭圆1)()(:220220=-+-b y y a x x C有公共点,则有:≥+22)()(Bb Aa 200)(C By Ax ++证明:由1)()(:220220=-+-b y y a x x C 可令θcos 0a x x +=,θsin 0b y y +=代入)0(,0:22≠+=++B A C By Ax l 得:A )cos (0θa x ++B )sin (0θb y +0=+C整理得:θcos Aa +θsin Bb =(-A 0x +B 0y C +)即: )sin()()(22ϕθ++Bb Aa =(-A 0x +B 0y C +),(其中ϕ为辅助角) 又1)sin(≤+ϕθ,∴1)()()(2200≤+++-Bb Aa C By Ax即:≥+22)()(Bb Aa 200)(C By Ax ++ 特别地,当0,000==y x 时,有推论1 若直线)0(,0:22≠+=++B A C By Ax l 与椭圆1:2222=+by a x C 有公共点,则有:≥+22)()(Bb Aa 2C对于定理1,若令r b a ==,则有定理2 若直线)0(,0:22≠+=++B A C By Ax l 与圆22020)()(:r y y x x C =-+-有公共点,则有:≥+22)()(Br Ar 200)(C By Ax ++,整理得 ≥+)(222B A r 200)(C By Ax ++特别地,当0,000==y x 时,有推论2 若直线)0(,0:22≠+=++B A C By Ax l 与圆222:r y x C =+有公共点,则有:≥+)(222B A r 2C下面略举数例说明其应用。
一、 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1 求点),(00y x P 到直线)0(,0:22≠+=++B A C By Ax l 的距离。
解:设点),(00y x P 到直线)0(,0:22≠+=++B A C By Ax l 的距离为d ,构造以点),(00y x P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动圆22020)()(:r y y x x C =-+-,显然,当直线 )0(,0:22≠+=++B A C By Ax l 与动圆22020)()(:r y y x x C =-+-有公共点时,点),(00y x P 到直线)0(,0:22≠+=++B A C By Ax l 的距离d 为半径r 的最小值,即min r d=,由定理2知:≥+)(222B A r 200)(C By Ax ++,即:r BA CBy Ax ≤+++2200,故2200BA CBy Ax d +++=即点),(00y x P 到直线)0(,0:22≠+=++B A C By Ax l 的距离为2200BA CBy Ax d +++=此即平面解析几何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二、 求最值、函数的值域例1 若,,R y x ∈且3)2(22=+-y x ,则xy的最大值为( )A .21B .33C .33D .3(1990年全国高考试题)解:设xyk =,得直线0=-y kx ,由定理1得22)2()1(3k k ≥+,解得:、 33≤≤-k ,即33≤≤-xy,故选(D ) 例2 求函数xx xx y sin 3cos 21sin cos 23++++=的值域。
解:设u x =sin ,v x =cos ,代入xx x x y sin 3cos 21sin cos 23++++=得:uv uv y 32123++++=整理得0)3()1(2)13(=-+-+-y v y u y ,又122=+v u关于v u ,的直线0)3()1(2)13(=-+-+-y v y u y 与关于v u ,的圆122=+v u 有公共点。
由推论2得:≥-+-22)]1(2[)13(y y 2)3(-y解得:⎭⎬⎫⎩⎨⎧≥-≤131y y y或即所求函数x x x x y sin 3cos 21sin cos 23++++=的值域为⎭⎬⎫⎩⎨⎧≥-≤131y y y 或。
例3 已知平面上两定点)0,1(),0,1(B A -,),(y x P 为圆4)4()3(:22=-+-y x C 上任一点,求22PBPA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依题意有22PB PA +2)(2)1()1(222222++=+-+++=y x y x y x ①又由4)4()3(:22=-+-y x C得218622-+=+y x y x ,代入①得:22PB PA +4016122)2186(22)(222-+=+-+=++=y x y x y x令22PB PA +t =,有401612-+y x t =,即0)40(1612=+-+t y x关于y x ,的直线0)40(1612=+-+t y x 与关于y x ,的圆4)4()3(22=-+-y x 有公共点。
由定理2得:≥+)1612(4222)]40(416312[t +-⨯+⨯解得:10020≤≤t故22PBPA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4020与。
例4已知椭圆),149:22R y x y x C ∈=+,(,求21+-+y y x 的最大值。
解:令=t21+-+y y x ,整理得0)12()1(=+--+t y t x关于y x ,的直线0)12()1(=+--+t y t x 与椭圆),149:22R y x y x C ∈=+,(有公共点。
由推论1得:≥-+2)1(49t 2)]12([+-t ,解得:1≤t故21+-+y y x 的最大值为1。
例5 (加拿大第七届中学生数学竞赛试题)试确定最大的实数z ,使得实数y x ,满足:{53=++=++z y x xz yz xy解:由5=++z y x 得:25)(2222=+++++xz yz xy z y x ①又3=++xz yz xy ,代入①得:19222=++z y x ,即22219z y x -=+关于y x ,的直线0)5(=-++z y x 与关于y x ,的圆22219z y x -=+有公共点。
由推论2得:2222)5()11)(19(-≥+-z z解得:0131032≤--z z,即:3131≤≤-z 故最大的实数z 为313。
三、 求代数式的围 例1 若,,R y x ∈1)1(22=-+y x ,且0≥++d y x 恒成立,求d 的取值围。
解:由已知得)(y x d +-≥,设)(y x +-k =,得直线)(y x +0=+k ,由定理2得:222)1()11(k +≥+,解得:1212-≤≤--k ,即12max -=k ,即12)(max -=+-y x ,又)(y x d +-≥,故1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