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 孙训方 习题答案
2-11图
解:(1)求各杆的轴力
以AB杆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所示。
因为AB平衡,所以
, ,
由对称性可知, ,
(2)求C点的水平位移与铅垂位移。
A点的铅垂位移:
B点的铅垂位移:
1、2、3杆的变形协(谐)调的情况如图所示。由1、2、3杆的变形协(谐)调条件,并且考虑到AB为刚性杆,可以得到
C点的水平位移:
解: ; ;
,
,
, ,
( )
10
20
30
40
50
60
( )
( )
由以上曲线可知,两曲线交点以左,由正应力强度条件控制最大荷载;交点以右,由切应力强度条件控制最大荷载。由图中可以看出,当 时,杆能承受最大荷载,该荷载为:
7-6[习题7-7]试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求图示悬臂梁距离自由端为 的截面上,在顶面以下 的一点处的最大及最小主应力,并求最大主应力与 轴之间的夹角。
[习题3-3]空心钢轴的外径 ,内径 。已知间距为 的两横截面的相对扭转角 ,材料的切变模量 。试求:
(1)轴内的最大切应力;
(2)当轴以 的速度旋转时,轴所传递的功率。
解;(1)计算轴内的最大切应力
。
式中, 。
,
(2)当轴以 的速度旋转时,轴所传递的功率
[习题3-5]图示绞车由两人同时操作,若每人在手柄上沿着旋转的切向作用力F均为,已知轴材料的许用切应力 ,试求:
(a) (b)联立解得:
;
(2)由变形能原理求A点的铅垂方向的位移
式中, ;
;
故:
[习题2-13]图示A和B两点之间原有水平方向的一根直径 的钢丝,在钢丝的中点C加一竖向荷载F。已知钢丝产生的线应变为 ,其材料的弹性模量 ,
钢丝的自重不计。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钢丝横截面上的应力(假设钢丝经过冷拉,在断裂前可认为符合胡克定律);
最大扭矩:
,
因为 ,所以上式中小括号里的第二项,即由Q所产生的剪应力可以忽略不计。此时
(2)证明弹簧的伸长
外力功: ,
,
[习题3-19]图示矩形截面钢杆承受一对外力偶 。已知材料的切变模量 ,试求:
(1)杆内最大切应力的大小、位置和方向;
(2)横截面短边中点处的切应力;
(3)杆的单位长度扭转角。
解:(1)求杆内最大切应力的大小、位置和方向
(2)钢丝在C点下降的距离 ;
(3)荷载F的值。
解:(1)求钢丝横截面上的应力
(2)求钢丝在C点下降的距离
。其中,AC和BC各 。
(3)求荷载F的值
以C结点为研究对象,由其平稀衡条件可得:
:
[习题2-15]水平刚性杆AB由三根BC,BD和ED支撑,如图,在杆的A端承受铅垂荷载F=20KN,三根钢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A1=12平方毫米,A2=6平方毫米,A,3=9平方毫米,杆的弹性模量E=210Gpa,求:
(3)由强度条件确定AC、CD杆的角钢型号
AC杆:
选用2∟ (面积 )。
CD杆:
选用2∟ (面积 )。
[习题2-19]一结构受力如图所示,杆件AB、CD、EF、GH都由两根不等边角钢组成。已知材料的许用应力 ,材料的弹性模量 ,杆AC及EG可视为刚性的。试选择各杆的角钢型号,并分别求点D、C、A处的铅垂位移 、 、 。
f(5)=f(4)
4-3试利用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做下列各梁的弯矩图和剪力e和f题)
(e) (f) (h)
4-4试做下列具有中间铰的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4-4 (b) 4-5 (b)
4-5.根据弯矩、剪力与荷载集度之间的关系指出下列玩具和剪力图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4-6.已知简支梁的剪力图如图所示,试做梁的弯矩图和荷载图,梁上五集中力偶作用。
解:
3-16
[习题3-18]一圆锥形密圈螺旋弹簧承受轴向拉力F如图,簧丝直径 ,材料的许用切应力 ,切变模量为G,弹簧的有效圈数为 。试求:
(1)弹簧的许可切应力;
(2)证明弹簧的伸长 。
解:(1)求弹簧的许可应力
用截面法,以以簧杆的任意截面取出上面部分为截离体。由平衡条件可知,在簧杆横截面上:
剪力 扭矩
解:(1)校核钢杆的强度
求轴力
计算工作应力
2-21
因为以上二杆的工作应力均未超过许用应力170MPa,即 ; ,所以AC及BD杆的强度足够,不会发生破坏。
(2)计算 、
(3)计算A、B两点的竖向位移 、
,
[习题3-2]实心圆轴的直径 ,长 ,其两端所受外力偶矩 ,材料的切变模量 。试求:
(1)最大切应力及两端面间的相对转角;
,
故:
=
[习题3-12]已知实心圆轴的转速 ,传递的功率 ,轴材料的许用切应力 ,切变模量 。若要求在2m长度的相对扭转角不超过 ,试求该轴的直径。
解:
式中, ; 。故:
,
取 。
[习题3-16]一端固定的圆截面杆AB,承受集度为 的均布外力偶作用,如图所示。试求杆内积蓄的应变能。已矩材料的切变模量为G。
3-10
(1)求实心圆轴的最大切应力
,式中, ,故:
, ,
(3)求空心圆轴与实心圆轴的重量比
(4)求空心圆轴与实心圆轴的刚度比
,
[习题3-11]全长为 ,两端面直径分别为 的圆台形杆,在两端各承受一外力偶矩
,如图所示。试求杆两端面间的相对扭转角。
解:如图所示,取微元体 ,则其两端面之间的扭转角为:
式中,
(1)单位长度上土壤对钻杆的阻力矩集度 ;
(2)作钻杆的扭矩图,并进行强度校核;
(3)两端截面的相对扭转角。
解:(1)求单位长度上土壤对钻杆的阻力矩集度
设钻杆轴为 轴,则: , ,
(2)作钻杆的扭矩图,并进行强度校核
作钻杆扭矩图
。
;
扭矩图如图所示。
强度校核,
式中,
因为 , ,即 ,所以轴的强度足够,不会发生破坏。
, , , 由表得,
,
长边中点处的切应力,在上面,由外指向里
(2)计算横截面短边中点处的切应力
短边中点处的切应力,在前面由上往上
(3)求单位长度的转角
单位长度的转角
[习题3-23]图示为薄壁杆的的两种不同形状的横截面,其壁厚及管壁中线的周长均相同。两杆的长度和材料也相同,当在两端承受相同的一对扭转外力偶矩时,试求:
[习题2-2]一打入基地内的木桩如图所示,杆轴单位长度的摩擦力f=kx**2,试做木桩的后力图。
解:由题意可得:
[习题2-3]石砌桥墩的墩身高 ,其横截面面尺寸如图所示。荷载 ,材料的密度 ,试求墩身底部横截面上的压应力。
解:墩身底面的轴力为:
2-3图
墩身底面积:
因为墩为轴向压缩构件,所以其底面上的正应力均匀分布。
解:(1)求计算点的正应力与切应力
(2)写出坐标面应力
X(,)
Y(0,)
(3) 作应力圆求最大与最小主应力,
并求最大主应力与 轴的夹角
作应力圆如图所示。从图中按
比例尺量得:
7-7[习题7-8]各单元体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试利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求:
(1)指定截面上的应力;
(2)主应力的数值;
(3)在单元体上绘出主平面的位置及主应力的方向。
(1)AB轴的直径;
(2)绞车所能吊起的最大重量。
解:(1)计算AB轴的直径
AB轴上带一个主动轮。两个手柄所施加的外力偶
矩相等:
扭矩图如图所示。 3-5
由AB轴的强度条件得:
(2)计算绞车所能吊起的最大重量
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啮合力相等:
,
由卷扬机转筒的平衡条件得:
,
[习题3-6]已知钻探机钻杆(参看题3-2图)的外径 ,内径 ,功率 ,转速 ,钻杆入土深度 ,钻杆材料的 ,许用切应力 。假设土壤对钻杆的阻力是沿长度均匀分布的,试求:
解:(1)求各杆的轴力
2-19
(2)由强度条件确定AC、CD杆的角钢型号
AB杆:
选用2∟ (面积 )。
CD杆:
选用2∟ (面积 )。
EF杆:
选用2∟ (面积 )。
GH杆:
选用2∟ (面积 )。
(3)求点D、C、A处的铅垂位移 、 、
EG杆的变形协调图如图所示。
[习题2-21](1)刚性梁AB用两根钢杆AC、BD悬挂着,其受力如图所示。已知钢杆AC和BD的直径分别为 和 ,钢的许用应力 ,弹性模量 。试校核钢杆的强度,并计算钢杆的变形 、 及A、B两点的竖向位移 、 。
[习题2-7]图示圆锥形杆受轴向拉力作用,试求杆的伸长。
2-7图
解:取长度为 截离体(微元体)。则微元体的伸长量为:
,
, ,
,
,
因此,
[习题2-10]受轴向拉力F作用的箱形薄壁杆如图所示。已知该材料的弹性常数为 ,试求C与D两点间的距离改变量 。
解:
式中, ,故:
,
,
[习题2-11]图示结构中,AB为水平放置的刚性杆,杆1,2,3材料相同,其弹性模量 ,已知 , , , 。试求C点的水平位移和铅垂位移。
x=
4-18
4-19M=30KN
4-21
4-23
4-25
4-28
4-29
4-33
4-36
4-35
5-2
5-3
5-7
5-15
5-22
5-23 选22a工字钢
5-24
6-4
6-12
7-3-55mpa。-55mpa
7-4[习题7-3]一拉杆由两段沿 面胶合而成。由于实用的原因,图中的 角限于 范围内。作为“假定计算”,对胶合缝作强度计算时,可以把其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与相应的许用应力比较。现设胶合缝的许用切应力 为许用拉应力 的 ,且这一拉杆的强度由胶合缝强度控制。为了使杆能承受最大的荷载F,试问 角的值应取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