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二问题详解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二问题详解

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二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在文学理论研究的具体方法中,正确的表述是( B )。

[A] 文本细读法适用于所有研究者[B] 逻辑论证法主要是指归纳、演绎。

[C] 心理实验法不适合用在文学研究上[D] 田野考察法不适合用于对当代文学作品的研究2、关于文学的精神性,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 相比社会生活来说,文学作品是精神的,第二性的[B]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以人为中心的[C] 文学被称为人学[D] 以动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小说不属于人的文学(3.1 文学审美特征的根源,3)4、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新时期女性主义流派( C )?5、正式的文学创作过程开始于( C )。

[A] 前创作阶段[B] 文学形象的酝酿构思[C] 创作动机的萌发[D] 语言的表达与锤炼6、关于创作心理,以下不正确的表述是( B )。

[A] 超语言思维就是通常所说的“灵感”。

[B] 在文学创作的思维活动中,处于最高层次的是超语言思维。

[C] 前语言思维相对应的意识层是前意识。

[D] 意识分为语言思维、前语言思维及超语言思维三个层次。

7、关于文学理论,以下正确的表述是( D )。

[A]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作品。

[A] 《玫瑰门》[B] 《白话》[C] 《北方的河》[D] 《私人生活》[B]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作家。

[C] 文学理论来源于研究者的实践活动。

[D] 不同的世界观产生不同的文学理论。

8、“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作家的审美理想的价值取向”,表达的是文学作品的那种倾向?( A )[A] 理想倾向[B] 情感倾向[C] 趣味倾向[D] 理性倾向9、《弹歌》中“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反映了文学起源于( D )。

[A] 模仿[B] 游戏[C] 巫术[D] 劳动10、“披文见形,穷尽形象”指的是文学欣赏的( C )。

[A] 前准备阶段[B] 审美体验阶段[C] 审美感受阶段[D] 审美领悟阶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关于文学活动要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BC )。

[A] 文学活动要素包括文学作品及作家[B] 文学活动以人为主体,以人的内心世界为主要对象[C] 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D] 文学要素彼此独立活动12、关于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命题,以下正确的表述是( CD )。

[A] 幻想性题材作品不适于表达这一命题[B] 历史性题材作品不适于表达这一命题[C] 叙事性和抒情性作品适用于表达这一命题[D]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14、关于情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CD )。

1[A] 情节是文学作品的必备要素[B] 文学作品的情节要求完整[C] 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构成叙事文学的情节[D] 情节的作用是要表现人物的性格15、下列哪些属于西方“典型理论”的范畴?( AC )[A] 柏拉图的“理想性”和亚里士多德的“普遍性”[B] 康德、黑格尔的“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C] 莎士比亚、狄德罗的个性说[D] 拜伦、雪莱的浪漫主义实用标准文档16、电影史上运用蒙太奇最为著名的导演及作品,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B )。

[A] 普多夫金《母亲》[B] 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C] 约翰·福特《红河》[D] 斯坦利·多宁《雨中曲》17、下列传统文学中的手法,哪种属于“空白”?( AB )[A] 省略 [B] 曲笔 [C]冲突 [D]工笔18、关于先秦时期“言、意、象”意境概念的含义,下面不正确的是( BCD )。

[A] 语言、思维、形象[B] 赋、比、兴[C] 联想、意会、形象[D] 语言、主旨、想象19、文学批评的对象系统主要有( ABCD )。

[A] 文学创作-文学流派-文学思潮[B] 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C] 视角-模式-形态[D] 生活-作家-作品-读者20、创作方法的构成层次主要有( ABD )。

[A] 创作精神[B] 创作原则[C] 表现手法[D] 创作手法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1、角色体验从表现(存在)方式上看,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具有心理再现与创造想象的特性。

从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来看,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同时具有逼真性和虚拟性。

从实践效能上看,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具有准目的性、准功利性和准实践性。

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审美体验有情境体验和角色体验两种类型。

22、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人们在实践中利用形象对客观世界进行感觉、判断和把握的一种心理活动。

文案大全形象思维的心理过程以表象为思维的基本单位,以情感的发展为动力线索,以饱含作家审美体验的审美意象为思维成果。

23、体裁⑴体裁的宏观、微观两个层次的含义⑵体裁的分类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⑶体裁的特性稳定性;变异性;相对性⑷体裁的意义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4、文学价值不同层面的审美境界体现在哪些方面?1、天人合一的和谐愉悦文学价值第一个层面所达到的审美境界即从无我、人我合一(即审美主客体的契合)中,感受到自然生命力的舒张所带来的和谐愉悦的优美。

这种审美感受的来源便是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是由于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关照自身时产生的。

2、超越现实的理想追求文学价值第二个层面所达到的审美境界是在情感与道德的矛盾冲突中,扬弃小我,获得更高层次的生命意义,感受到保有厚重历史内涵的悲剧性和崇高感。

3、人生意义的终极关怀文学价值第三个层面所达到的审美境界是由于着意于人生意义的终极关怀,着意于文学审美的意义建构,故能到达“超然物外,得其寰中”的淡薄宁静的境界。

25、文学作品结构的安排应遵循什么原则?1、文学作品形式的含义⑴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的内在结构和表现形态,是内容的存在形态。

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指文学作品内容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表现形态,它是文学作品内容的体现,是它的存在方式。

文学作品的形式主要包括语言、结构、表现手法和体裁等要素。

⑵文学作品形式的地位与作用实用标准文档2、语言⑴语言是文学形式诸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文学作品的语言包括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

叙述语言是指以整个作品内容叙说描述者的身份,在作品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和环境、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的语言。

人物语言是指作品中人物以自己的身份使用的语言,包括人物的对话和内心独白。

⑵文学作品语言的要求3、结构⑴结构是文学作品形式的重要因素。

文学作品的结构是指文学作品内容的组织方式和总体安排。

⑵文学作品结构的功能解决写作材料的相互关联问题;解决写作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⑶文学作品结构安排的原则4、表现手法⑴表现手法是文学作品形式的工具性要素。

表现手法是指文学创作中作家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传达作家审美体验所采用的各种具体的艺术手段和方法。

⑵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描写;叙述、抒情;议论5、体裁⑴体裁的宏观、微观两个层次的含义⑵体裁的分类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⑶体裁的特性稳定性;变异性;相对性⑷体裁的意义26、从文学欣赏到文学消费的演进经历了哪些阶段?1、文学消费的含义文学消费指的就是人们购买和使用文学作品的行为;广义的文学消费涵盖文学欣赏,与狭义的文学生产、文学传播一起,构成完整的广义的文学生产全过程;狭义的文学消费则专指对文学产品的物质属性的购买与使用。

2、从文学欣赏到文学消费的演进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㈠文学生产与文学享用关系固定关系的打破;㈡文学生产成为谋生的手段;㈢文化传播行业的成熟与活跃。

3、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辩证关系文案大全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的对象,保证文学消费的顺利进行;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方式;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培养着消费群体。

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文学消费为文学生产提供目的和动力;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的内容与规模;文学消费趋向的发展变化导致文学生产的发展变化;文学消费对文学生产的制约主要通过文学批评来实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7、举例说明构成文学流派的基本条件。

1、艺术风格的含义及其形成⑴艺术风格概念的形成⑵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创作个性是指作家的个性特征在创作实践中表现出的个体独特而又相对稳定的创作心理特征与创作行为趋向的总合,它包括作家气质、人格、艺术才能、审美意识等因素。

创作个性是形成作家艺术风格的核心要素。

⑶艺术风格是作家创作成熟的标志⑷艺术风格是指在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有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作家独特创作个性的一种审美属性。

2、艺术风格的类型及其表现⑴艺术风格的类型清代姚鼐的阴阳刚柔二分说;八体四对分类法⑵艺术风格的微观表现语言风格;结构风格;题材风格;主体风格;形象风格⑶艺术风格的宏观表现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⑷艺术风格的多样性3、文学流派⑴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些作家由于文学见解、审美追求、创作风格等方面的相似或相近而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作家群。

⑵构成文学流派的基本条件⑶文学流派的形成实用标准文档28、试谈谈你对文学批评标准的理解。

(一)文学批评标准的涵义;(二)文学观念与文学批评标准的相互关系;(三)文学批评标准的多样性;(四)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标准(政治家的视角及文学社会思想性特征);(五)文学批评标准的美学核心与多元互补从某种程度上说,一部文学史就是一部批评史。

现代文学的研究,跟作家作品评论密不可分。

如果没有一代一代的批评家,不断地进行分析、发掘,现代文学的研究是难以深入展开的。

由此可见,文学批评的重要作用。

文学批评,我认为是在作品或文学现象之后出现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是如此。

而批评家对作品的评价,总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和一定的原则,这标准和原则是什么呢?从中国文学发展史来看,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艺评论工作者形成了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文艺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也正是因为这种观念,使得批评家们的思维方式和批评尺度,都无法摆脱政治意识形态的牵制和主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