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通论十二:语气词,词头,词尾

15通论十二:语气词,词头,词尾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2)用于名词前 )
五蠹》 有政若此,国必乱也。——《韩非子 五蠹》 政若此,国必乱也。 《韩非子五蠹 友于兄弟,施于有 为政》 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语 为政》 《论语为政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2、其——形容词词头 ——形容词词头 ——动词词头 3、言——动词词头 ——动词词头 4、于——动词词头 ——动词词头 5、薄——动词词头
1、矣、已
矣,是一个表示动态的陈述语气词。 是一个表示动态的陈述语气词。 主要作用是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 新的情况告诉人们——“了”。 新的情况告诉人们 了
鸡既鸣矣。——《诗经 齐风 鸡鸣》 齐风鸡鸣 鸡既鸣矣 《诗经齐风 鸡鸣》 吾知所以距子矣 公输》 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 公输》 《墨子公输 使人索扁鹊,扁鹊已逃矣 喻老》 使人索扁鹊,扁鹊已逃矣。——《韩非子 喻老》 《韩非子喻老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王力在《汉语史稿》 王力在《汉语史稿》(中)里将汉语複音词 里将汉语複 的构成归纳为三类:( :(一 连绵字,( ,(二 的构成归纳为三类:(一)连绵字,(二)词根 加词头、பைடு நூலகம்尾,(三)仂语的凝固化。指出:上 加词头、词尾,(三 仂语的凝固化。指出: ,( 古的词头、词尾大部分没有沿用下来, 古的词头、词尾大部分没有沿用下来,而中古以 后又有一些新兴的词尾。但是,词头、 后又有一些新兴的词尾。但是,词头、词尾在汉 语中是不多的,在构词法上不占很重要的位置。 语中是不多的,在构词法上不占很重要的位置。 (346页,中华书局,1980)
5、乎、欤(与)、耶 )、耶 ——疑问语气词 (邪)——疑问语气词
乎,纯粹的疑问语气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战国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 赵策》 策赵策》 赵策 此龟者,宁其死留骨而贵乎? —— 此龟者,宁其死留骨而贵乎 庄子秋水 秋水》 《庄子 秋水》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2、惟(唯、维) “惟”(字又作维、唯)可作为 句首语气词,也可作为句中语气词。
(1)引出主语或时间 ) 诗经召南 鹊巢》 召南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经 召南 鹊巢》 鹊有巢, 鸠居之。 尚书泰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尚书 泰 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誓上》 誓上》
欤(与)、耶(邪):疑问语气 )、耶 ):疑问语气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邪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邪? —— 庄子逍遥游 逍遥游》 《庄子 逍遥游》 商君曰: 子不说我治秦与 商君曰:“子不说我治秦与?” ——《史记 商君 《史记商君 列 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蔺列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史记 廉蔺列传 《史记廉蔺列传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2)表示期望的语气 )
廉蔺列传》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之。——《史记 廉蔺列传》 大王与群臣孰计之。 《史记廉蔺列传
(3)用于句中,引出谓语 )用于句中,
蚩尤惟作乱。 吕刑》 蚩尤惟作乱。——《尚书 吕刑》 《尚书吕刑
(4)用于句中,帮助表示判断语气 )用于句中,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6、然、如、尔、若、焉、乎——词 、 词 的样子、 尾,......的样子、......地 的样子 地
辛垣衍怏然不悦。 ——《战国策赵策 赵策》 辛垣衍怏然不悦。 ——《战国策赵策》 天油然布云, 作雨,苗浡然 天油然布云,沛然作雨,苗浡然兴之 梁惠王上》 油然: 矣。——《孟子 梁惠王上》(油然:云气上 《孟子梁惠王上 升的样子。沛然:水奔流之貌。浡然: 升的样子。沛然:水奔流之貌。浡然:兴起之 貌。)
微管仲, 宪问》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 宪问》 被发左衽矣。 《论语宪问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 僖公五年》 也。——《左传 僖公五年》 《左传僖公五年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2)表示委婉语气 )
昭王南征而不复, 昭王南征而不复,君其问诸滨。——《左传 僖公 问诸滨。 《左传僖公 四年》 四年》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语气词连用
官爵可买,则工商不卑也矣。 官爵可买,则工商不卑也矣。 —— 《韩非 也矣 五蠹》 子五蠹》 五蠹 子曰: 莫我知也夫 也夫! 论语卫灵 子曰:“莫我知也夫!” —— 《论语 卫灵 公》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乎哉!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 梁 《孟子梁 惠王上》 惠王上》 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也矣。 今老矣,无能为也矣。——《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
语气词、词头、 语气词、词头、词尾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语气词
所谓语气助词是不能充当句子成份,也 不能表示句子成份之间的关系,其作用 是表达各种不同的语气,如:提顿、陈 述、祈使、疑问、感叹等的词。
古汉语的语气词按其位置可分句首、句中、 古汉语的语气词按其位置可分句首、句中、 句尾三种。古代汉语常见的语气助词有:“也” 句尾三种。古代汉语常见的语气助词有: 、“矣”、“哉”、“夫”、“唯”、“其” 等。
3、哉、夫
感叹语气词,表强烈感叹! 感叹语气词,表强烈感叹! 有是哉 子之迂也!——《论语子路》 有是哉,子之迂也!——《论语子路》 君哉,舜也!——《孟子滕文公上》 舜也!——《孟子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上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陈涉世家》 感叹语气(稍弱) 夫,感叹语气(稍弱)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子罕》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论语 子罕》 南人有言曰: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 论语子路 子路》 夫! —— 《论语 子路》
五子》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 五子》 邦本,本固邦宁。 《伪古文尚书五子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3、其 、
“其”作为语气词可用于句首,也可用于句 其 作为语气词可用于句首, 中,表示一种委婉肯定或推测。 表示一种委婉肯定或推测。
(1)表示推测语气 恐怕、 )表示推测语气——恐怕、大概 恐怕
子路率尔而对。 先进》 子路率尔而对。——《论语 先进》 《论语先进 列子御风而行, 善也。 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庄子逍遥游 逍遥游》 《庄子 逍遥游》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 《 卫风氓 经卫风 氓》 卫风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韩愈《答李翊书》: 韩愈《答李翊书》 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 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 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 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 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 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其若迷 预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 预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 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 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
荀子劝学 劝学》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荀子 劝学》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项羽本纪》 记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 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国 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 越语》 语越语》 越语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诗经》中的“有”、“其”、“言”、“于”、 诗经》中的“ “薄”等是无实义的词头,先秦文献中的“然”、“乎” 等是无实义的词头,先秦文献中的“ 、“尔”、“焉”、“如”是作词尾。 是作词尾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1、有——名词词头 、 名词词头
(1)用于朝代、邦国、部族等专有名词前 )用于朝代、邦国、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 —《尚书 召诰》 召诰》 《尚书召诰 何忧于有苗?——《尚书皋陶谟》 何忧于有 《尚书 皋陶谟》 皋陶谟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 年几何矣 ——《战国策赵策》
(疑问句,表疑问的主要是专门表疑问 疑问句, 的词。 虽帮助表疑问语气, 的词。“矣”虽帮助表疑问语气,但主要 作用仍是表示某一情况将要如此或已经如 此)
——表限止语气 2、耳、尔——表限止语气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 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 识古书之真伪, 识古书之真伪,与虽正而不至焉 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 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 乃徐有得也。 乃徐有得也。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 汨汨然来矣 其观于人也, 来矣。 也,汨汨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 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 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 犹有人之说者存也。 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 浩乎其 然后浩乎 沛然矣 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
(3)加强反问语气 )
一之谓甚, 可再乎? 僖公五年》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 僖公五年》 《左传僖公五年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谁曰然?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然?——《左传 隐 《左传隐 公元年》 公元年》 欲加之罪, 无辞乎? 僖公十年》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 僖公十年》 《左传僖公十年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三、词头
词尾
汉语属于词根( 汉语属于词根(干)孤立语,缺少词形变 孤立语, 是依靠词序来表达语法关系的。 化,是依靠词序来表达语法关系的。但不是说 汉语就一点形态变化也没有。在《诗经》那个 汉语就一点形态变化也没有。 诗经》 时代,汉语的词也是有词头和词尾的, 时代,汉语的词也是有词头和词尾的,今天的 合成词中也有一类是有词头词尾的, 合成词中也有一类是有词头词尾的,常见的词 头是“ 例如: 老师” 老虎” 头是“老 —” 例如:“老师”、“老虎”中 即是,常见的词尾是“ 的“老”即是,常见的词尾是“— 子”,例 鞋子” 钉子”中的“ 即是。 如:“鞋子”、“钉子”中的“子”即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