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冠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体会

新冠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体会

新冠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
吸机治疗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总结无创辅助通气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方面及经验分析。

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抢救室治疗的10例新冠肺炎合并呼吸衰竭(重型-危重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呼吸频率、动脉氧分压及呼吸氧合改善情况,对护理过程中呼吸机的使用、患者护理观察对比分析。

结果 10例重型-危重型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明显下降,动脉血气氧分压及呼吸氧合情况有所改善,病情得到缓解,护理观察效果明显提高。

结论
新冠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对呼吸情况改善良好,护理观察效果未见反应,值得临床抢救及应用。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护理
新型冠状病毒自2019年底开始在我国湖北武汉爆发流行,至今已3年余,世界卫生组织(WHO)将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大流行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

其中对全球影响最大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脏不同程度的实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1-3],重症患者可伴有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ARDS、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等。

经历的三年的严格管控及后期的“动态清零”等防疫政策后,我国自2022年12月7日重磅发布“10条防疫政策”后宣布疫情全面放开,各级医疗机构先后大量收治新冠患者,对医疗机构造成很大的冲击,其中,急诊医学科、ICU病房接诊大量新冠患者,除轻症、普通型患者外,部分老年及合并基础疾病、免疫低下患者人群感染重症及危重症的比例明显升高[4-6],很多合并了呼吸衰竭甚至ARDS的情况,对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及有创(MV)及无创通气
(NPPV)治疗的需求明显提高[3]。

2020年钟南山院士团队发表于《新英格兰医
学杂志》的报道显示,纳入的109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中有454例需要氧疗,占比达41.3%,其中无创机械通气56例(5.1%),有创机械通
气25例(2.3%)。

本研究回顾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疫情放开后在我院急诊医学部收治
的10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急诊监护病房采用NPPV氧疗技术的护理实践,现
总结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0例患者均为老年新冠肺炎患者,其中,男,6例,平均年
龄72.1岁,合并基础性疾病3.4(2种及以上),平均氧合指数(PaO2/FiO2)233.7;女,4例,平均年龄69.5岁,合并基础性疾病3.1(2种及以上);平均
氧合指数(PaO2/FiO2)249.0。

2、诊断标准:结合病人体征、流行病学史及影像、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COVID-19,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方案(试行第十版)》诊断标准(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分区域收住,其中轻型、中型收住急诊留观区,重型、危
重型收治急诊加护病房(EICU)治疗。

3、治疗方法:10例重症病人入科后2小时内均进行无创通气,给予下病危
通知,心电监护,血气分析 2-4 h 监测1次,并予阿兹夫定/奈玛特韦300mg/利
托那韦100mg抗病毒、抗细菌(评估是否合并细菌感染)保肝、补充白蛋白、调
节免疫等对症支持治疗。

其中8例病人入院当天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
加入生理盐水 100 mL)静脉输注,并予奥美拉唑抑酸护胃,均连续使用3-5 d。

4、无创呼吸机::应用由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双水平正压呼吸机。

通过单向呼气瓣和螺纹管与呼吸机连接,并用与组织相容性好、绿色硅胶制成的
鼻面罩并用头带固定,松紧适宜。

取自触发/定时模式(S/T),吸气压力、呼气压
力设置根据患者病情及耐受性设定,吸气压力(IPAP)设置8-20cmH2O,呼气压
力(EPAP)设置6-12cmH2O,)。

全天持续应用(包括睡眠时间),间歇<30分钟,
直到病情缓解,指脉氧/动脉血气氧分压改善。

5、采用Graph Prism 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二、疗效分析
1、呼吸频率变化:10例患者经过1天的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后,呼吸频率在治疗1小时、6小时及12小时均显著下降,见图1
2、动脉血气分析PO2变化:10例患者经过1天的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后,PO2在治疗
3、6、12小时候明显上升,见图2
3、氧和改善:10例患者经过1天的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后,氧和指数(PaO2/FiO2)在治疗12、24小时后显著改善,见图3
三、护理观察
1、心理护理:由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变化快,临床症状重,因此护士
须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应用双正压通气的目的和意义,使用过程中如
何配合等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呼吸,教会患者随机器送气而吸气,慢慢调节自己的呼吸与机器同步。

耐心解释以消除病人的疑虑及恐惧,使患
者愉快地接受该呼吸机治疗。

2、治疗体位与呼吸机面罩的佩戴:治疗时患者可取半卧位、平卧位,注意
保持头、颈、肩在同一平面上,且头略向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患者上呼
吸机时先用手扶着面罩对着患者吹气,让患者有个适应的过程,待患者接受后再
固定于头上。

四头带的固定以不漏气为最佳,过松造成漏气,过紧则造成患者不适。

3、呼吸道管理:无创呼吸机治疗时,湿化液需用无菌蒸馏水,每次使用前
将蒸馏水150-200ml倒人湿化器内,使气体湿化后再进入气道,以防呼吸道干燥,避免因湿化液不洁增加气道感染的机会。

要及时清除面部及呼吸道分泌物,以免
直接影响通气效果。

4、病情观察:所有病例均采用床旁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情况,特别是
心率、呼吸、指脉氧,观察病情变化。

定时根据医生医嘱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
检查,根据动脉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及氧浓度等参数。

观察呼吸机配合及人
机对抗现象,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

所有的生活护理均由患者家属配合护士执行,以保证患者持续不问断使用呼吸机。

四、护理体会
疫情放开后,医务人员骤然面对激增的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一时难以应对[7-10]。

特别是面对有创呼吸机的短缺,无创呼吸辅助通气(NPPV)作为重要的呼吸治疗支持手段,不论是现在和将来的治疗过程中,无创呼吸机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NPPV对重症新冠肺炎呼吸衰竭的治疗,与一般性氧疗方式相比,其通过可提供一定水平的肺泡内正压,能使塌陷的肺泡扩张,减轻肺水肿和改善氧合,并可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

同时无创辅助通气能有效降低患者气管插管率,避免有创机械通气导致的并发症,降低医务人员因紧急插管导致的感染等风险[11]。

而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做到用所学专业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帮助,不断提高我们的护理技能,同时也要加强学习相关呼吸机治疗知识,才能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更好的为病人提供更专业的护理。

参考文献:
[1]朱加梅,侯为顺,全斌1例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0 ,18 (3) :190-192,16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