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骨致密性骨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髂骨致密性骨炎概述髂骨致密性骨炎(osteitiscondensansilii,OCI),又称为致密性髂骨炎,是一种髂骨与骶骨之间的耳状关节部分的骨质密度增高的骨关节疾病。
本病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可单侧或双侧发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妊娠、外伤、感染等有关,主要表现为腰骶部或下腰部疼痛,偶尔在臀下部及股后侧出现向臀部的放射痛,有自愈倾向,症状可于半年至数年后自行消失或缓解,此时髂骨的致密性改变也随之消失。
本病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对顽固性疼痛者可行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英文名称:osteitiscondensansilii,OCI其它名称:致密性髂骨炎相关中医疾病:骨痹、顽痹、肾痹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遗传性发病部位:全身,骨骼常见症状:腰骶部或下腰部疼痛,偶尔在臀下部及股后侧出现向臀部的放射痛主要病因: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妊娠、外伤、感染等有关检查项目:体格检查、X 线检查重要提醒:本病可引起患部功能障碍,尽早就医,积极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髂骨致密性骨炎的发病特点三、髂骨致密性骨炎的病因病因总述: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妊娠、外伤、感染等有关。
有研究认为,妊娠、分娩过程中的激素改变,以及局部外伤(包括局部的撞击、挤压、牵拉等)、盆腔内脏炎症等原因均可引起骶髂关节局部的血液供应受阻,造成缺血、缺氧,出现增生反应。
随着骨骼由致密化向硬化演变,还可出现囊壁纤维增生,弹性降低。
目前较能被学术界认可的病因是骶髂关节机械性紧张导致的退变和关节炎症。
基本病因:暂无资料。
危险因素:暂无资料。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髂骨致密性骨炎的症状症状总述: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妊娠、外伤、感染等有关。
有研究认为,妊娠、分娩过程中的激素改变,以及局部外伤(包括局部的撞击、挤压、牵拉等)、盆腔内脏炎症等原因均可引起骶髂关节局部的血液供应受阻,造成缺血、缺氧,出现增生反应。
随着骨骼由致密化向硬化演变,还可出现囊壁纤维增生,弹性降低。
目前较能被学术界认可的病因是骶髂关节机械性紧张导致的退变和关节炎症。
典型症状:暂无资料。
伴随症状:暂无资料。
病情发展:暂无资料。
并发症:本病一般无并发症。
五、髂骨致密性骨炎的检查预计检查: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腰骶部或下腰部疼痛并向臀部放射痛时,应及时就医。
就医时,医生首先会询问病史,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的症状和体征,初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如怀疑本病,会建议行 X 线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1、一般检查(1)视诊:患者多为体型丰满且腰骶角较大。
(2)触诊:骶棘肌多处于紧张状态,局部可有压痛。
2、体格检查(1)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骨盆挤压分离试验是指患者仰卧位,从双侧髂前上棘处对向挤压或向后外分离骨盆,引起骨盆疼痛为阳性。
(2)4字试验:4字试验是指患者仰卧位,健肢伸直,患侧髋与膝屈曲,大腿外展、外旋,将小腿置于健侧大腿上,形成一个4字,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下压患肢,出现疼痛为阳性。
实验室检查:暂无资料。
影像学检查:X 线检查:X 线平片可明确诊断本病。
在 X 线平片上主要表现为在靠近关节面处之髂骨皮质出现硬化性改变,骨质呈致密状,位于骶髂关节下1/2处,且多呈三角形。
骶髂关节间隙整齐、清晰,以及关节面、骨质无破坏征。
以单侧多见,亦有双侧者。
除需与肿瘤等病变鉴别诊断之外,本病一般无需CT 扫描及 MR 检查。
病理检查:暂无资料。
其他检查:暂无资料。
六、髂骨致密性骨炎的诊断诊断原则:就诊时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并结合腰骶部或下腰部疼痛、疼痛呈间歇性等典型表现以及体格检查和 X 线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多可做出明确的诊断。
此外,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结核、腰椎间盘突出症、骶髂关节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1、病史患者多有妊娠、外伤及盆腔感染史。
2、症状与体征本病患者多为体型丰满且腰骶角较大,以腰骶部或下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偶尔在臀下部及股后侧出现向臀部的放射痛,疼痛呈间歇性,在步行、站立及负重后易出现,休息后可好转。
触诊骶棘肌多处于紧张状态,局部可有压痛。
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和4字试验多呈阳性。
3、影像学检查典型的X 线表现为靠近关节面处髂骨皮质出现的硬化性改变,骨质呈致密状,位于骶髂关节下1/2处,且多呈三角形。
骶髂关节间隙整齐、清晰,以及关节面、骨质无破坏征。
以单侧多见,亦有双侧者。
鉴别诊断:1、强直性脊柱炎疼痛多为持续性,夜间卧床休息时疼痛加重,起床经活动、运动后反而好转,这与致密性骨炎的表现完全相反;强直性脊柱炎的 X 线检查显示病灶在骶髂关节内,关节间隙可有改变,并有关节破坏改变;核素扫描可见骶髂关节处核素浓聚,血 HILA-B27往往为阳性,可通过以上内容进行鉴别。
2、骶髂关节结核往往伴有潮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骶髂关节结核患者血沉及超敏 C 反应蛋白异常增高,骶髂关节X 线检查常有关节间隙变窄并呈模糊改变,晚期还可出现广泛的破坏性改变等,由此可进行二者鉴别。
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同样可以出现腰骶部疼痛、下腰痛和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但腰椎间盘突出症还常有下肢麻木,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通常为阳性,影像学可见髓核突出,由此即可进行二者鉴别。
4、骶髂关节炎与髂骨致密性骨炎的临床颇为相似,骶髂关节炎患者4字试验和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呈阳性,但 X 线片显示骶骨和髂骨均骨质增生,骨刺形成,关节间隙变窄,由此即可鉴别。
七、髂骨致密性骨炎的治疗治疗原则:本病的治疗原则为缓解症状,其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对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通过药物对症治疗;对存在顽固性疼痛者,可考虑行骶髂关节融合术。
对因治疗:暂无资料。
对症治疗:本病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适当卧床休息,下床后宜用弹性围腰保护;症状严重者可服用镇痛药、行封闭治疗进行止痛,同时应用支架保护,待疼痛减轻后鼓励患者做腹肌锻炼,并继续用弹性腰围保护。
急性期治疗:暂无资料。
放化疗:暂无资料。
物理治疗:1、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包括体针、刺络拔罐和艾灸,对髂骨致密性骨炎的症状改善有作用。
常用取穴有患侧骶髂关节、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承扶、委中、承山、昆仑、风市、阳陵泉等。
2、推拿按摩可采用按、揉、掖、点压、提拿等手法,以舒筋活络、疏散瘀血、松解粘连,使症状得以缓解或消失。
3、针刀治疗患者取俯卧位,于骶髂关节后面压痛和硬结处进针直至骨面或至软组织病变处,做纵行针切、横行针切、纵行摆动,或横行摆动等。
针毕,可在髋骨和骶髂关节后面的肌肉处进行骨盆矫正压揉法治疗。
以上均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心理治疗:暂无资料。
中医治疗:中医药对髂骨致密性骨炎的主要干预手段有药物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及针刀治疗等,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治疗过程中,应当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1、辨证论治(1)寒湿阻络①主症:腰骶部冷痛绵绵,腰部负重感,遇热痛减,阴雨天加重,活动不便,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②治法:散寒除湿,温经通络。
③处方:宣痹汤加减。
(2)肝肾亏虚①主症:腰骶痛以酸软为主,绵绵不绝,下肢麻木无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夜尿多,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②治法:补益肝肾,壮骨强筋。
③处方:补肾壮骨汤加减。
(3)血瘀阻滞①主症:腰骶疼痛如刺,痛有定处,轻则俯卧,重则疼痛剧烈而不能动,局部有明显压痛点,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紧。
②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③处方:和营止痛汤加减。
(4)湿热痹阻证①主症:腰骶部疼痛,痛处伴有热感,口干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②治法:清热利湿,宣痹通络。
③处方:四妙丸加减。
2、常用中成药(1)腰痛宁胶囊①功效:温经通络、散瘀止痛。
②主治:风寒湿痹阻和血瘀气滞之腰痛诸证。
(2)正清风痛宁片①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②主治:风寒湿痹证,症见肌肉酸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等;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上述证候者。
以上中医疗法均需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其他治疗:暂无资料。
一般治疗:暂无资料。
药物治疗:1、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给予非甾体消炎镇痛药消炎止痛,如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
2、封闭在关节周围明显压痛点处,可做痛点封闭,如盐酸普鲁卡因+醋酸泼尼松龙。
相关药品: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盐酸普鲁卡因、醋酸泼尼松龙手术治疗:1、手术原则对于顽固性疼痛者,可考虑行骶髂关节融合术。
2、手术方式骶髂关节融合术的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较传统开放手术更具有优势,将作为未来骶髂关节融合术的发展方向。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八、髂骨致密性骨炎的预后一般预后: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可自行痊愈,预后较好。
有症状的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危害性:1、本病主要以骶髂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且易反复发作,尤其在负重和弯腰时疼痛显著,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2、持续不断的疼痛将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心理变化,使不安、暴躁等不良情绪出现,进一步提升疼痛敏感性,致使病情恶化。
自愈性:本病有自愈倾向,症状常在半年至数年后自行缓解或消失。
治愈性:有症状的患者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本病一般可获得临床治愈。
治愈率: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根治性:暂无资料。
转移性:暂无资料。
生存周期:暂无资料。
后遗症:暂无资料。
复发性:本病有复发可能,妊娠期髂骨致密性骨炎患者可在产前3个月或产后出现疼痛症状,并可能随着再孕而复发。
九、髂骨致密性骨炎的日常管理日常总述: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妊娠、外伤、感染等有关。
有研究认为,妊娠、分娩过程中的激素改变,以及局部外伤(包括局部的撞击、挤压、牵拉等)、盆腔内脏炎症等原因均可引起骶髂关节局部的血液供应受阻,造成缺血、缺氧,出现增生反应。
随着骨骼由致密化向硬化演变,还可出现囊壁纤维增生,弹性降低。
目前较能被学术界认可的病因是骶髂关节机械性紧张导致的退变和关节炎症。
术后护理:1、术后应注意手术切口的恢复情况,观察有无渗血、渗液及渗出的情况。
2、术后应注意辅料绷带有没有松脱、移位。
切口敷料渗血明显者,应在敷料上做范围标志及时记录时间,并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
平时应保持局部的干燥、清洁,预防术后感染。
3、经医生许可后,家属可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视病情可先在床上坐起进行轻微活动,而后可协助患者下地在床边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