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髂骨致密性骨炎的临床特点与X线对照分析
髂骨致密性骨炎的临床特点与X线对照分析
组别 例数
肝功能
肾功能
心肌酶
AL T (u/ L) AST (u/ L) BUN (mmol/ L) Cr (mmol/ L) C K(u/ L) C K2MB (u/ L)
蛇伤组 30 31. 73 ±16. 96 3 47. 60 ±23. 19 3 5. 573 ±2. 052 79. 433 ±17. 447 467. 00 ±544. 82 3 21. 70 ±17. 59 3
本组资料表明 ,眼镜蛇咬伤患者的肾功能无明显改变 , BUN 、Cr 检测结果变化不大 ,无统计学意义 ( P > 01 05) ,与韩 洁韵等[3] 研究结果相似 。这可能是由于在蛇伤早期肾脏有 较强的代偿能力 (一般只要有 1/ 4 的肾单位正常 ,就能维持 正常的生理功能) ;此外 ,肾脏有排毒功能 ,肾组织可能尚未 达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
锁骨下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结果 ,见表 1 、2 。 表 1 两组患者锁骨下静脉导管出口部位感染情况( n , %)
组别
n
感染
未感染 感染率 ( %)
对照组
25
4
21
16. 00
实验组
26
0
26
0
合计
51
4
47
7. 84
注 :χc2 = 41 51 , P < 01 05 。 表 2 两组患者锁骨下静脉导管血行感染情况( n , %)
[ 3 ] 韩洁韵 ,梁子敬 ,李 平. 眼镜蛇咬伤生化特点分析 [J ] . 蛇志 , 2006 ,18 (2) :1182120.
[ 4 ] 蓝 海 ,李金荣 ,覃丽娜 ,等. 眼镜蛇及竹叶青蛇咬伤与心肌酶 谱研究[J ] . 蛇志 ,2008 ,20 (3) :1872189.
[ 5 ] 陈世德 ,李其斌. 毒蛇咬伤救治的几点认识 [J ] . 蛇志 ,2009 ,21 (2) :1252127.
组别
n
感染
未感染 感染率 ( %)源自对照组25124
4. 00
实验组
26
1
25
3. 85
合计
51
2
49
3. 92
注 :χc2 = 01 48 , P > 01 05 。 3 讨论 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机制基本上存在四种[3] : (1) 皮肤 置管部位的侵入 ; (2) 导管接头处侵入 ; (3) 远处感染的血液 播散 ; (4) 污染的灌输液直接输入 。了解导管相关感染的发 病机制可以有针对性的实施预防措施 。
蛇 志 Journal of SNA KE ( Science & NAt ure are KEy to healt h)
2010 年第 22 卷第 4 期 Vol. 22 No . 4 ,2010
AL T 、AST 、C K、C K2MB 指标则明显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1 05) 。见表 1 。 表 1 两组患者肝 、肾功能和心肌酶水平比较( x ±s)
[ 参考文献 ]
[ 1 ]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指南 (2007) [J ]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8 ,28 (6) :4132420.
[ 2 ] Wort hington T , Elliott T S. Diagno sis of cent ral venous cat he2 ter related infection in adult patient s[J ] . J Infect ,2005 ,51 (4) : 2672280 .
从理论上来讲 ,抗生素封管由于留在管腔内形成有效的 局部药物浓度 ,对于抑制病原生长有一定作用 ,故头孢唑啉 等可用于中心静脉置管的封管 ,穿刺点外涂抗生素软膏可杀 灭局部致病细菌 。本研究显示 ,实验组锁骨下静脉导管出口 部位感染的发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1 05) ,表明使用抗生素封管及穿刺点外涂抗生素软膏对预 防导管出口部位感染有效 ;而锁骨下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的发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1 05) ,表明 使用抗生素封管及穿刺点外涂抗生素软膏对预防导管血行 感染可能无效 。
轻咳即可引起疼痛 ,且伴有严重功能障碍 ,但经卧床休息后 ,
346
蛇 志 Journal of SNA KE ( Science & NAt ure are KEy to healt h)
2010 年第 22 卷第 4 期 Vol. 22 No . 4 ,2010
物 ,可伴有其他感染征象和症状 ,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 ② 血行感染 (cat heter related blood st ream infectio n ,CRBSI) :留 置血管内装置的患者出现菌血症 ,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培养 至少 1 次结果阳性 ,同时伴有感染的临床表现 ,且除导管外 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 。 1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61 0 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 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 。 2 结果
髂骨致密性骨炎的临床特点与 X 线对照分析
李跃全
(江西省修水县中医院放射科 ,江西修水 332400)
[ 关键词 ] 髂骨致密性骨炎 ;临床特点 ; X 线特征 [ 中图分类号 ] R681 ; R816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01 - 5639 (2010) 04 - 0346 - 02
髂骨致密性骨炎在诊断上并不困难 ,主要靠 X 线摄片检 查 。但本病在 X 线上需与骶髂关节结核及强直性脊柱炎等 病进行鉴别 。本病病变仅局限于髂骨之邻近骶髂关节处 ,并 不侵犯骶髂关节及骶骨 ,故无骶髂关节面的破坏 、增生及关 节间隙狭窄等关节炎的改变 ,只需加摄髂骨斜位片或骶髂关 节正位片 ,并结合临床资料 ,不难作出鉴别 。
其中 20~30 岁 9 例 。临床症状及体征 :患者均表现为腰腿 11 3 实验室检查 本组患者中 ,除 2 例有血沉加快外 ,其他
部慢性疼痛 ,反复发作 ,疼痛为双侧或单侧 ,可向腿部放射 。 无特殊发现 。
部分病例以单侧骶髂关节部位疼痛尤甚 ,发作时疼痛剧烈 , 11 4 X 线检查方法 本组患者均摄骨盆区 (下转第 352 页)
髂骨致密性骨炎是发生在髂骨的骶髂关节旁局限性骨 质硬化 ,好发于年轻女性 ,病因尚不明确 。通过本组病例的 观察 ,其发病多与妊娠 、慢性劳损及泌尿系感染有关 。临床 表现为慢性下腰痛 ,症状轻重不一 ,可自愈 。临床上主要是 对症治疗 。本组病例在随访过程中 ,有 5 例经针灸治疗后症 状明显缓解 ,2 例已痊愈 。
352
说明眼镜蛇咬伤可引起心肌酶改变 ,但心肌酶的改变并不能 代表心肌损害 。这与蓝海等[4] 的报道相似 。
眼镜蛇咬伤后可对多个器官造成损害 ,在发生全身炎症 反应综合征 ( SIRS) 的基础上未经有效治疗可发展为多器官 功能障碍综合征 ( MODS) ,故提倡尽早静脉使用抗蛇毒血 清 ,应用地塞米松和 65422 等综合措施[5] 。同时密切监测 肝 、肾功能及心肌酶的变化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有助于指导 治疗及评估预后 。
本组资料显示 ,蛇伤组心肌酶异常率占 431 33 % , C K、 C K2MB 明显升高 ( P < 01 05) 。由于眼镜蛇毒心脏毒素对心 肌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造成心肌细 胞膜受损 ,引起心肌损害 ,从而导致心肌酶释放增加 。C K 主 要存在于骨骼肌中 ,而 C K2MB 主要存在于心肌中 。C K 升 高除了与心肌细胞受损有关外 ,还与骨骼肌受损肌纤维变 性 、坏死有关 ; C K2MB 明显升高 ,提示患者心肌细胞受损 。
[ 参考文献 ]
[ 1 ] 贾 艳 ,胡延春 ,张乃生. 蛇毒的毒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J ] . 蛇 志 ,2004 ,16 (2) :23232.
[ 2 ] 彭和平 ,彭建华 ,周玉环 ,等. 毒蛇咬伤患者肝肾功能电解质的 改变与临床应用探讨 [J ] .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 ,9 (1) : 612 62.
对照组 30 18. 73 ±6. 96 29. 20 ±8. 73 4. 717 ±1. 338 70. 7 ±17. 989 88. 60 ±29. 31 11. 47 ±5. 20
注 :与对照组相比 , 3 : P < 0. 05 。 3 讨论
肝脏是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 ,由于眼镜蛇毒毒性成分复 杂 ,均有可能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 ,从而引起肝细胞的损 害 ,导致酶类释放增加 。本组资料显示 ,眼镜蛇咬伤患者肝 功能异常占 331 33 % ,与对照组相比 ,AL T 、AST 明显升高 ( P < 01 05) 。AL T 是肝细胞胞浆酶 , AST 主要存在于线粒体 中 ,AST 显著升高时 ,提示肝细胞线粒体大量破坏 ,肝细胞坏 死 ,预后严重 。说明 AL T 、AST 升高幅度越高 ,病情越重 ,结 果与文献[2] 报道相似 。
[ 3 ] 潘小东 , 赵晓琴.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J ] . 临床荟萃 ,2010 ,25 (7) :6292632.
[ 4 ] 曾文淼. 肝素加林可霉素混合液封管预防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价 值的探讨[J ] . 中国血液净化 ,2005 ,4 (7) :3982399.
[ 5 ] 梁启明 ,崔成宏 ,刘 勇. ICU 病房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细菌学 分析[J ] .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0 ,24 (1) :52253.
及 X 线特征进行对照分析 ,现报告如下 。
患者中除 3 例单侧骶髂关节部有压痛外 ,其余无明显体征 。
1 临床资料
11 2 病史及诱因 本组患者 5 例为产后发病 ,3 例发病前有
1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20~40 岁 , 泌尿系感染史 ,2 例为长期站立作业者 ,2 例无明显诱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