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步素材】西方的政治文明

【同步素材】西方的政治文明

【同步素材】西方的政治文明
一、资产阶级代议制
1.概念: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

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制,最早产生于英国,由于这种制度代表了人类在政治民主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所以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2.形成原因: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加快了民主化进程,因而它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同时也受到各国国情特别是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3.建立方式: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国家统一运动(王朝战争)、民族解放运动等方式扫除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障碍;制定法律文件或宪法、设立议会、实行选举,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运行机制。

4.特点
①由普选产生的议会掌握立法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体现了公民民主。

②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③大多数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5.本质:资产阶级民主。

(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6.统一性表现:(1)一个核心,即代议制民主,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况下的一种最先进的选择,其实现的主要途径——实行和完善普选制。

(2)两种政体,即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均以防止专制统治、限制王权为目的。

(3)三个原则,即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7.多样性表现: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法国的议会制共和制,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8.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①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具有先进的民主精神,对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有效地防止封建王朝的复辟活动,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③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合法斗争,有助于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

④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共和制与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区
(1)自然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但古希腊民主制的产生,是由经济、政治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理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2)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达到鼎盛。

(3)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是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

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为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由民众法庭终审。

(4)雅典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否定血缘关系,促进了古希腊文明的发展,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但它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压迫基础之上的,真正享受民主的只是少数人。

(5)罗马法是一系列法律的总称,而不是一部法律的名称。

它从形式上可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从结构上分包括公民法和万民法。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6)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于所有罗马公民。

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统治范围的国际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公民法与万民法二者是相互补充的,万民法包含着公民法,而不是对立的。

公元3世纪公民法与万民法的界限逐渐消失。

(7)罗马法在历史上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曾服务于罗马奴隶主社会,还在于它后来积极促进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巩固。

西方法律《权利法案》《独立宣言》等都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甚至政治制度某些方面也源于罗马法。

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法的原则。

(8)古希腊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其民主思想、民主制度;古罗马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制定的法律。

(9)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为虚,君主是实。

(10)英国国王成为“虚君”不是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还掌握着行政权,国王可以依法行政,有权批准议会法案、任免官吏,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权对外宣战缔约等;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英王失去了行政权,才开始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11)英国《大宪章》是英国的宪法;而《权利法案》只是具有宪法的性质和作用,但其完整性、系统性和反封建性内涵并不具备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的特征。

英国的宪法是由《大宪章》、《权利法案》等法律文件组成,其它三国的宪法是独立完整的,也是不断修正完善的。

(12)英国中世纪的封建专制与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是有区别的,中国是绝对的君主专制,皇权超越一切权力;而英国在中世纪时,王权就受到封建贵族的挑战,如英国《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是限制王权,实质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

(13)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只是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14)美国从国家结构形式上实行的是联邦制,从国家组织形式(即政体)上来说是共和制。

(15)注意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保皇)派相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二者相互制约。

四、15~16世纪中西历史的主要不同
15、16世纪的中国和西欧在政治、经济、对外政策及文化诸方面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是当时中西不同的历史环境决定的。

政治上:中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西方在封建制度衰落的同时,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并且在荷兰最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上,虽然都在商品经济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明清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成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西欧自然经济瓦解较快,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并且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关系,明朝和西欧出现过远洋航行的壮举,但中国对外关系的总趋势是从明朝中期郑和航行到清朝以来的闭关锁国;而西欧的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

思想领域,明清加强思想专制,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使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进一步加强;而西欧从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以及16世纪的宗教改革,解除了精神枷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两大思想文化运动,预兆着新的社会的到来。

科技方面,中国传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科技滞后于西方;而文艺复兴促进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教育方面,明清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并且体现出强烈的君主专制的色彩;中国的印刷术传给西方,便利了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打破了只有僧侣和贵族受教育的权利,使一般平民也能接受教育。

●规律认识
1.文明和古希腊文明
(1)文明的定义: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2)文明的出现:文明出现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

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是城市出现。

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也
有很大的作用,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也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

(3)古希腊文明:公民、城邦和民主是希腊文明的三个基本要素。

公民是希腊文明的主体,城邦是这种文明孕育的载体,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表现形式。

由于古希腊是海洋文明的源头,所以古希腊文明又称海洋文明,成为后代欧洲文明发展源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