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特征名词解释
心理特征是指人类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
以下是这些心理特征的名词解释。
1.能力:能力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活动时所具备的潜在可能性。
它涵盖了观察力、思维力、言语能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方面。
能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气质: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反映了个体在心理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属性。
气质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和相对性,通常表现为性格的外在表现。
例如,有些人性格急躁,有些人则冷静沉着。
3.性格:性格是指个体在面对现实任务时所表现出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
它包括对现实态度的个性特征(如勤劳、自私、羞怯等)、意志特征(如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等)、情绪特征(如稳定性、持久性等)以及理智特征(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特征)。
性格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
4.个性:个性又称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包括个性倾向性、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个性具有独特性、共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等特点。
它受到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
约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5.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倾向性是性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行为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总之,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个性。
个性具有独特性、共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等特点,受到生物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心理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