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X章旅游品牌畅游世界一、品牌史话什么是旅游品牌?旅游品牌实际上是指两方面内容,即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和旅游交通企业品牌形象.旅游企业品牌形象是指公众对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和其他旅游产品的经营者的看法和评价;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是指公众对该地区所有产品、服务、设施、环境的总体的所有客观认识、印象、偏见、想象和情感思想的表现。
好的旅游品牌形象不是天生而就的,也不是简单的总结与归纳,它是站在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旅游资源进行整体的整合规划和设计,依据设计对旅游资源进行整体的塑造和建设,并加以宣传与推广而树立起来的。
进行旅游品牌形象设计,可以加深旅游者对佛山旅游品牌的印象,将旅游整体的竞争实力与风貌等特质予以提炼、升华,塑造独特的旅游品牌文化形象,充分发挥旅游品牌形象功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旅游品牌形象的相似和雷同化、一般化的倾向,推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创建名牌文化旅游品牌。
(一)、旅游品牌文化如果一个旅游品牌没有文化的支持,无异于它失去了在存在的灵魂,伟大的品牌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它能够取得大部分顾客的认知,而是它创造了一种文化,一种让顾客可以奉为终生的品牌信仰!品牌文化BC(Brand Culture),就是指通过建立一种清晰的品牌定位,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受众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从而形成一种文化氛围,通过这种文化氛围形成很强的客户忠诚度.这种忠诚度是将物质与精神高度合一的境界,人物合一是对品牌文化的总结。
它代表了某一种人群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个性。
例如星巴克,它的品牌其实就是形成了一种纯正的咖啡文化,这种咖啡文化凝聚了一批喜欢咖啡的忠诚顾客,享受纯正咖啡就一定要到星巴克,这是一种文化的认同。
而旅游听起来很抽象,但一个旅游品牌也有它的文化。
它可能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如我国南京的孔子庙;或在此旅游的行为所代表的意义,如中国的古长城,因为毛泽东的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成就了所有炎黄子孙到长城一游的期望。
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品牌建设如何尊崇于文化,且将文化作为品牌建设的核心,成为了旅游品牌发展的关键。
(二)、旅游品牌定位旅游景区(点)要想在纷争的旅游市场中取得优势,就得在信息传递中把自己的突出特色宣扬给广大消费者,并能牢牢抓住消费者,让自己的产品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
旅游景区(点)可以采用例如攀附定位。
攀附定位是一种“借光”定位方法。
它借用著名景区的市场影响来突出、抬高自己,比如把三亚誉为“东方夏威夷”,把小浪底水库誉为“北方的千岛湖"。
采用这种定位方法的景区并不去占据攀附对象的市场地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而是以近、廉、新的比较优势去争取攀附对象潜在顾客群.采用这种定位方法不可与攀附对象空间距离太近,因为这种定位是吸引攀附对象景区的远途的潜在顾客.另外,对于已出名的旅游景区(点)和具有独特风格的旅游景区(点)不能随便采用此种定位方法,这是景区经营之大忌。
出了名的景区,市场已经赋予她特定的位置,仅需要维护和保持这种特色位置不被失去就已可以,而不敢贸然只为一时一地市场的开发而别出心裁地突出另外特色,这样会冲淡自己原有的特色,动摇原先的市场地位。
对于新开发的旅游景区,如果能从与其他景区的比较中找出自己突出的、有特点的风格,就不要贸然采用攀附定位.因为攀附定位永远做不到市场第一,并且会掩盖景区真正特色。
(三)、旅游品牌的艺术设计“品牌”,这几乎是被景区的市场部和旅游咨询公司使用频率最多的一个词语。
遗憾的是,目前在中国旅游界真正具有溢价能力的品牌少之又少,而世界著名跨国旅游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呼风唤雨、所向披靡,实在令人堪忧。
无论我们如何去定义“品牌”,但有一点我们是明确的,品牌首先是代表着美的,而那些顶级的品牌,也无一不是一件商业的艺术品.景区要想上升到品牌的高度,首先需要具有美观独特的设计和艺术的内涵.在旅游界,成功导入CIS的企业应首推广之旅。
黑格尔曾经说过,艺术“能把一切可能的材料都穿上艺术的外衣,呈现给知觉和情感。
”打个比喻:如果说品牌是一未经雕凿的女子,我们希望她展现给“上帝”――消费者是年轻、热情奔放、充满现代气息的都市女郎形象,那么现在要做的是对她进行从内到外的包装和设计,就像时装设计师按照他们的理想装扮模特一样,我们需要做的是提升她的内在素质:知识的熏陶、才艺的训练以及现代精神的灌输,提高她的着装和审美品味:休闲的健康的运动的高品质的审美情趣;必要的话还要进行眼睛、鼻子等五官的整形手术等等,最后把她的美丽动人、风情万种表现给消费者。
(四)旅游品牌扩张旅游品牌在完成了初期的建设之后,急需面临的问题就是品牌扩张。
只有将品牌扩张获得更大的品牌知晓度,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那如何进行品牌扩张?第一步:完成营销系统的理性认识.在品牌扩张中,这一步尤为关键,对于迪拜来说,其正是通过对自身优劣势的分析,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分析,找到了自身的战略方向。
第二步:在完成认识自身的基础上,品牌扩张的具体实施尤为关键,具体地说,能否找到扩张的核心,或者说品牌基因是很重要的。
这种基因包括地域、组织和文化的基因三种.在地域基因上,通过小范围的尝试可以形成既有模式.组织基因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品牌的执行力。
文化基因统领一切。
从实际操作来看,这三种基因在企业扩张过程中缺一不可。
相对来说,迪拜却是通过贸易的方向,通过既有的组织结构,最终形成了奢华为核心,以国企为组织架构,以通过对奢华人群的全方位满足凝结成营销模式,最终完成了自身的高速度扩张。
第三步:掌控发展路途.但发展速度越快,一旦摔倒,伤得也就越重。
因此,品牌扩张必须时时监控路面,时时动态地观察自身与大市场的微妙关系,适时调整自己,并始终将自身保持在安全线之内二、旅游品牌印记—-迪拜在阿拉伯世界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中,作为世界几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见证了古巴比伦的繁荣与辉煌。
如今,在距离巴比伦遗址不远的阿拉伯半岛上,“迪拜”正打造着另外一个“空中花园”,成为阿拉伯世界重要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
迪拜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是海湾地区中心,与南亚次大陆隔海相望,被誉为海湾的明珠。
80年代后期,在其它阿拉伯国家还渴望通过战争来获得更大的石油利益时,迪拜的统治者清楚认识到他们国家的石油储量下降得很快,薄弱的军事实力让其也不能效仿那些战争狂人,马克图姆国王决定对迪拜的经济结构做出重大调整,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的重要升级,迪拜旅游服务业为这个城市填入了新的活力。
此后,迪拜利用它的国际性的贸易市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国际游客来此观光度假,迪拜的观光住宿人数,从1996年的200万人,猛增到2005年的600多万人.同时期,迪拜机场过境人数,也从800万人,成长到近2500万人,旅游消费指数逐年增长。
迪拜这个新兴的城市吸引了众多娱乐和金融企业的不断涌入,自2003年起,迪拜旅游业的收入已经超越了石油收入,占到了GDP的10%以上。
而且旅游业还解决了迪拜25%的就业率,这也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旅游业的发达,促使迪拜的产业链得以延伸,现在已有7000亿美元的热钱正在迪拜的资本操作中运作,房地产业、贸易加工、电信和水电、高科技产业全面得以升级。
迪拜市内目前建设有22个政府贸易中心,1.2万个工商企业,数不胜数的宾馆、饭店扎根于此,动辄数亿美元的高档酒店在这里已经见怪不怪。
迪拜的成功模式已成为其周边国家争相模仿的对象,一个新的“空中花园"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呈现在世人面前。
迪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因而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而阿联酋本身则非常现代。
迪拜历史上的最大变化是从五十年前发现石油而开始的。
迪拜的早期历史:公元前3000 年:据说是迪拜历史的开端.考古证据表明,这个地区至少在铜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
公元 5 到7 世纪:朱美拉(Jumeira) 曾经是连接阿曼和现在伊拉克之间的商路驿站。
当地人以捕鱼、造船和采珠为生。
16 世纪:随着葡萄牙觊觎该地区的商路,欧洲影响随即开始.18 到20 世纪的迪拜历史1793 年:巴尼亚斯部落(Bani Yas tribe)掌握了政权,并定居在阿布扎比。
迪拜之后成为其附庸。
这个时期的迪拜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部落战争。
1820 年:英国与当地的统治者达成首个海上休战协议,使得这个地区成为“停战海岸”(Trucial Coast).1833 年:巴尼亚斯部落的马克图姆家族(Maktoum Bin Butti)驻扎在海湾入口处的施达加(Shindagha)半岛上,宣布这个城镇从阿布扎比独立出来。
他的王朝至今还统治着迪拜.19 世纪70 年代:迪拜成为海湾沿岸的主要港口,珍珠产业是这座城市经济繁荣的中流砥柱。
1902 年:伊朗的伦格港(Lingeh) 开始加重赋税,使得伊朗商人以及阿拉伯定居者开始移居到迪拜。
迪拜的贸易从此蒸蒸日上。
20 世纪早期的迪拜历史内外贸易开始繁荣,迪拜有了阿拉伯地区最大的露天市场。
20 世纪50 年代:在特鲁西尔酋长国发现了石油。
20 世纪60 年代:迪拜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口增长起来,给纺织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印度次大陆的贸易也随之增长。
迪拜的现代历史1966 年:迪拜历史上的里程碑。
迪拜的法特(Fateh) 油田发现了石油。
1971 年:为了保持双边安全和繁荣,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诞生,并加入了阿拉伯联盟。
迪拜国际机场落成。
1979 年:杰贝勒阿里港(Jebel Ali) 落成. 迪拜世界贸易中心(Dubai World Trade Centre) 落成—它是迪拜的首座高楼,为一系列其他宏伟建筑项目铺平了道路。
1985 年:阿联酋航空成立。
杰贝勒阿里自由贸易区(Jebel Ali Free Zone) 开幕,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资。
1996 年首次举办迪拜世界杯(Dubai World Cup)。
迪拜购物节开幕.1999 年:伯瓷酒店(Burj Al—Arab)开业,成为举世无双的七星级酒店。
2002 年:谢赫·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启动了互联网和媒体城(Internet and Media cities)以及外国人的私有财产权,为“新迪拜”奠定了基础。
2003 年:开始建造雄伟的项目,包括世界最高的塔楼,以及200 座人工岛屿。
2006 年: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Maktoum) 成为迪拜酋长,兼阿联酋副总统。
2009 年:阿联酋3 号航站楼和地铁启用,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空中和道路交通需求。
2010 年:伯瓷哈里法塔(Burj Khalifa) 成为全球最高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