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盐酸氨溴索与溴己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盐酸氨溴索与溴己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盐酸氨溴索与溴己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治疗中盐酸氨溴索与溴己新的应用情况。

方法以通气指标及不良反应为研究参考,抽取100例(2021年1月-2022年1月入院)COPD急性发作期者分组研究,对照组使用溴己新治疗,研究组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EV1以及FEV1/FVC 水平均高于对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COPD急性发作期治疗及药物性方面盐酸氨溴索优于溴己新。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溴己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这是一种以肺部生成器质性病变为主的病症类型,此病变会逐渐发展,出现不完全的气流受限,最后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1]。

COPD在缓解期可能只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然而如果病人在短时间内反复出现咳嗽、气短、喘息,有大量脓痰、粘痰,并且伴随着体温的升高变化,则处于 COPD的急性发作期,在临床上,可以使用盐酸氨溴索和溴己新治疗,但二者的治疗效果如何需要通过临床研究进行分析[2]。

本次研究以通气指标及不良反应为研究参考,分析COPD急性发作期治疗中盐酸氨溴索与溴己新的应用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100例(2021年1月-2022年1月入院)COPD急性发作期者分组研究,对照组年龄46-79岁,均值(56.86±2.04)岁;病程2-10年,均值
(6.21±0.35)年;研究组年龄48-78岁,均值(56.55±2.33)岁;病程2-11年,均值(6.15±0.28)年;基线资料差异较小(P>0.05)。

纳入标准:符合COPD诊断要求;年龄>18岁;符合急性发作期表现。

排除标准:存在药物过敏史;存在肝肾功能障碍。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以及平喘治疗,对照组另使用溴己新(生产厂家: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1022093)治疗,静脉滴注,每天2次,每次4g,将其加入到100mL葡萄糖中用药。

研究组另使用盐酸氨溴索(生产厂家:
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103362)治疗,静脉推注,每天2次,每次45mg,将其加入到20mL0.9%氯化钠中用药。

1.3观察指标
统计治疗前后通气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后对比;统计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由SPSS21.0软件分析、整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通气指标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FEV1以及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P<0.05)。

见表1
表1治疗前后通气指标对比(±s)
组别例数
治疗前治疗后
FEV1(L)
FEV1/FV
C(%)
FEV1
(L)
FEV1/FV
C(%)
研究组50
1.14±
0.27
51.56±
2.35
1.77±
0.13
59.58±
1.46
对照组50
1.15±
0.29
51.51±
2.63
1.35±
0.14
51.79±
1.61
t0.1780.10015.54525.344 P0.8590.9200.0000.000
2.2 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失眠、恶心呕吐以及嗜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n(%)]
分组


失眠
恶心
呕吐
嗜睡
总发
生率
研究组
5
010
1
(2.00)
对照组
5
323
8
(16.00)
x² 5.983 P0.014
3讨论
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是慢性、非特征性的气道炎症,而气道炎症,特别是小气道炎症,极易诱发COPD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病毒与细菌同样是可能会导致COPD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3]。

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介质,这些都是由于炎症细胞被激活所造成的,这些介质会对身体造成极大损害,特别是肺部组织,进而会造成一定的炎症病变,对COPD的气道与肺部造成实质性的伤害,甚至在急性发作期间可能会导致呼吸系统遭受严重的损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多种多样,反映到临床上的表现,主要为难以进行有效呼吸、咳嗽,如果持续恶化情况会进一步加重。

同时还会引起肺部影像学的显著变化。

在急性期,炎性反应明显加剧,而炎性介质所致的肺损伤又可通过 ECM分泌的趋化因子促进炎性反应。

在这些细胞当中,炎性细胞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因素可能会导致巨噬细胞的激活,例如抽烟、过敏等,同时,由于巨噬细胞能够分泌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与蛋白水解酶,如果处置不当,咋可能会加剧炎性反应,使得炎性反应进一步发展。

T淋巴细胞同样在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介导的炎症反应就与其损害存在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当病人感染COPD之后,CD8+和CD4+ T淋巴细胞的数目也显著增多,两者的数目与机体的炎症反应程度成正比,CD8+和CD4+T淋巴细胞的数目很有可能是由于CD8+和CD4+ T淋巴细胞的耦联,导致了机体的炎症和炎症的产生。

在 COPD病人的痰液和肺泡灌洗液中均存在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这表明嗜酸性粒细胞在 COPD发病中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肺部组织可能会由于嗜中性粒细胞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而造成损害,进而导致COPD的发病情况。

根据对以往临床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对于感染COPD的患者,可以采取抗感染、营养支持的方式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目前针对这种临床表现的特效药,主要有盐酸氨溴索能够对炎症因子TNF-α、IL-8、IL-1β的产生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还能够帮助减少肺泡当中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自由基释放,有效改善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能够让磷脂酶A2活性处于正常的水平,抵抗氧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缓解支气管高反应性,改善肺部炎症。

根据以往的研究案例可以发现盐酸氨溴索对于烟草相关的 COPD大鼠气道和肺泡中IL-8和TNF-α的分泌有着非常明显的降低效果,并显著降低肺气肿的程度,同时,盐酸氨溴索可以
帮助减轻肺部氧化负担,直接刺激肺泡的表面活性物质,最终达到抵抗氧化与降
低炎症介质释放的效果。

盐酸氨溴索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肺部健康水平,对于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恢复过程当中能够帮助患者有
效减少失眠恶心,呕吐以及嗜睡情况的出现,帮助患者重新恢复到一个更加良好
的水平,减少治疗过程当中的不良感受,进一步提升治疗的安全性、稳定性。

总结来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定期患者的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添加盐酸氨溴索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在治疗中的应用,这对提高治疗效果和保障
安全性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建议大力推行。

参考文献:
[1]李金花.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
床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2,6(18):142-144.
[2]刘新娣,田琳琳,孙彬.不同疗程应用盐酸氨溴索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02):215-216+218.
[3]魏璐,王燕,陈书艳.盐酸氨溴索治疗疗程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
作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8,32(03):241-244.
[4]王阿梅.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纤支镜灌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MIF、BCL-2表达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
与实践,2023,8(09):16-18.
[5]戚春辉,施国华,于佩雯.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
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2,28(06):1211-
1213+12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