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需要掌握各种常见气体、酸溶液、碱溶液、碳酸盐等的检验方法,熟记一些特殊的实验现象及这些物质特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分离与提纯,这也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基础。
专题归纳一、物质的除杂1.物质的除杂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又称为提纯。
2.除杂质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和“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①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①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①确定除杂质方法;①选择适宜试剂。
五种常用的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转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二、混合物的分离1.混合物的分离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物质彼此分离开,并且恢复到各物质原来的存在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
2.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例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例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
三、物质的检验、鉴别1.物质鉴别的方法。
(1)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化学方法:分别取出少量待检验物质(一般为溶液),加入少量试剂充分反应,观察反应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3)无剂鉴别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①特征现象法: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等)不同,通过感观找到突破口,然后利用已鉴别出来的物质作为试剂将剩余物质连环鉴别出。
①两两混合法:当无法通过物理性质入手时,采用两两混合的方法,若能各自产生不同现象,即可加以区别。
①借助产物法:若用以上两种方法还不能将组内的一种或两种物质鉴别开来,可借用相关反应产物和酸反应加以鉴别(组内物质一般含有酸)。
2.物质鉴别的原则。
(1)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2)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3)防止干扰:鉴别Cl-和SO2-4时,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3.鉴别方法(1)不另用任何试剂的鉴别题①根据物理性质鉴别。
从给出的几种待鉴别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物理性质确定出一种物质,并用它作为起始鉴别试剂去鉴别其它物质。
例如:四种未知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钠、氯化钡、硫酸铜和硫酸钾,在不外加其它试剂的情况下,将它们鉴别开。
①两两混合反应法。
当从外观上不能辨别出一种未知物质时,用两两相混合的方法,根据它们之间出现的现象来鉴别。
例如:不用外加其它试剂,鉴别BaCl2、Na2CO3、HCl、K2SO4。
(2)只用一种试剂的鉴别题①指示剂法。
(适用于几种待鉴物之间有明显的酸碱性差别的试题)选择适当的指示剂,使各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得以鉴别。
例如:只用一种试剂石蕊试剂鉴别氢氧化钠、水和稀硫酸三瓶液体。
①强酸法。
(适用于待鉴物含有不稳定性酸根或是金属氧化物的试题)选用一种强酸作为鉴别试剂,使几种待鉴物质产生不同的现象,从而得以鉴别。
例如:只用一种试剂稀硫酸鉴别BaCl2、Na2CO3、KCl三种溶液。
①强碱法。
(适用于待鉴别的几种溶液中含有不同阳离子的试题)选用一种强碱溶液作为鉴别试剂,根据生成物的溶解性、颜色、稳定性及气体的气味等的不同而加以鉴别。
例如:只用一种试剂氢氧化钠溶液鉴别MgCl2、(NH4)2SO4、NaCl三种溶液。
①特殊盐法。
(适用于待鉴别的几种溶液中含有特殊的阳离子和特殊的阴离子的试题)解答时选用一种盐作为鉴别试剂,使各溶液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或气体等现象而加以鉴别。
常用来作鉴别试剂的盐有:BaCl2、Na2CO3、Ba(NO3)2、CuSO4等等。
例如:试用一种试剂碳酸钠溶液鉴别Ca(OH)2、H2SO4、NaOH三种溶液。
3.任选试剂(不限于一种)的鉴别题选用试剂的基本原则是:试剂的种类尽量要少,鉴别程序尽量简单。
①利用物质特征鉴别。
①选择适当的分组试剂,将待鉴物质分组,然后一一鉴别。
常见的分组试剂有石蕊试液、NaOH、BaCl2、AgNO3等。
题型1物质的除杂【方法点拨】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
除杂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加入的物质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例1](2019•广东)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 NaCl Na2CO3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C CO2CO通过氢氧化钠溶液D C CuO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CO3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碳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例2](2019•南京)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N2气体(O2)﹣﹣通过灼热的铜网B.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C.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答案】B【解析】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过量的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例3](2019•西藏)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 Ca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B盐酸硫酸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C NaNO3NaCl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D CaO Ca(OH)2加过量水,过滤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硫酸与过量的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Cl与过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AgNO3(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题型2物质的分离[例4](2018•自贡)以下对不同工业废水的处理措施及对应的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处理措施方法A纯碱加石灰水蒸馏法B氯化铜加硫酸钠过滤法C不溶性颗粒物加明矾结晶法D异味物质加活性炭吸附法A.A B.B C.C D.D【答案】D。
【解析】A、纯碱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利用过滤能除去碳酸钙,但溶液中含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故选项错误。
B、氯化铜与硫酸钠不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故选项错误。
C、明矾溶于水的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悬浮杂质,应放再进行过滤,故选项错误。
D、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异味物质,利用的是吸附法,故选项正确。
[例5](2019•青岛)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B除去氮气中的氧气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C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银粉中的锌粉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碳酸钠能与过量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硫酸能与过量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锌粉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
题型3不用任何试剂的鉴别[例6](2019•株洲)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的是()A.硝酸铵B.磷矿粉C.氯化钾D.硫化钾【答案】B【解析】A、硝酸铵为白色晶体。
B、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固体。
C、氯化钾为白色晶体。
D、硫化钾为白色晶体。
硝酸铵、氯化钾、硫化钾从外观看均为白色晶体,只有磷矿粉是灰白色粉末,故从外观看与磷矿粉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
故选:B。
[例7](2019•镇江)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FeCl3、NaOH、KCl、Ba(NO3)2B.K2CO3、Ba(OH)2、KOH、稀HNO3C.K2SO4、Na2CO3、稀HCl、稀HNO3D.CaCl2、AgNO3、Mg(NO3)2、NaCl【答案】B【解析】A、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