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之若命的成语故事典故_字词解析_造句

安之若命的成语故事典故_字词解析_造句

安之若命的典故:
战国.庄周《庄子.人间世》: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

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吾甚慄之。

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懽成。

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

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

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

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

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是之谓大戒。

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

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夫子其行可矣!”
安之若命的汉语词典解释: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人间世》:“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有宿命观。

【意思】:安:安心;若:好像。

把自已遭受的不幸看做是命中注定,心甘情愿的去承受。

安之若命的近义词/反义词如下:
近义词:命中注定、逆来顺受
反义词:无
用安之若命造句:
1. 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
2. 人之生也,其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梁启超
3. 说到末段,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4. 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5.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6. 家素贫弊,宅舍未立,兒息不免粗粝,而安之若命,宁复是能忘微禄,正以复有切于此处,故无复他愿耳。

7. 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8. 人到中年,除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还须想一想庄子所说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孔子的勇武精神固然让人佩服,但是庄子的认命态度也未必没有道理。

9. 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游于羿之彀中。

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

庄子
10. 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