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世系表周(前1044——前256)西周(前1044——前771)东周(前770——前256)揭于河南,是为西周桓公,形成一西周小国。
因公子根的叛乱,赵成侯遂「与韩分周为两」,前367年,西周威公去世,少子根在东部争立,赵国、韓国用武力加以支持,遂分裂成西周、东周吴(?——前473)齐(前1046——前378)鲁(前1046——前256)燕(前1046——前222)燕召公姬奭→1燕侯克└2燕侯旨→3燕侯舞→4燕侯憲→5燕侯和→□→□→□→6燕惠侯→7燕釐侯姬莊→8燕頃侯→9燕哀侯→10燕鄭侯→11燕穆侯→12燕宣侯→13燕桓侯→14燕莊公→15燕襄公→(以下至文公親子關係不詳)16燕前桓公17燕宣公18燕昭公19燕武公20燕前文公21燕懿公→22燕惠公(以下至簡公親子關係不詳)23燕悼公24燕共公25燕平公26燕孝公(43年) 27燕成公28燕閔公29燕簡公姬戴30燕後桓公→31燕後文公→32燕易王→33燕王噲姬噲→34燕昭王姬職→35燕惠王→36燕武成王→37燕孝王→38燕王喜姬喜蔡(前1046——前447)曹(前1046——前487)陈(前1046——前478)杞(前1046——前445)侯爵01东楼公→02西楼公→03题公→04谋娶公(24,721-698)→05武公(47,前697-651/前679-633)→06靖公(23,前650-628/前632-前610)→07共公(8,前627-620/前609-602)→08惠公(18,前619-602)→09成公(德公)(18,601-584) →弟10桓公姑容(17,前583-567)→11孝公匄(17,前566-550)→弟12文公益姑(14,前549-536)→弟13平公郁(18,前535-518)→14悼公成(12,前517-506)→15隐公乞(1,前505)→弟16釐公(僖公)遂(,19,前504-485/前505—487)→17湣公维(愍公) (16,前484-469/前486—471)→弟18哀公阏路(湣公弟,10,前468-459/前470—461)→侄19出公敕(12,前458-447/前460—449)→20简公春(1,前446-445)楚(前1042——前223)晋(前1042——前369)卫(前1020——前209)宋(前1020——前286)秦(前891——前206)郑(前806——前375)田齐(前672——前224)赵(前661——前221)魏(前661——前224)韩(前661——前229)越国(前1888~前110)越(前1888~前232)一份完整的越王世系(六)西汉时期:61闽越王无诸前202.2—前192.2(复国)前202定都东冶(福建福州)63南海王织前195.3—前178.5(分封)前195定都南武(福建武平)62瓯越王摇前192.5—前185.9(复国)前192定都东瓯(浙江温州鹿城)64闽越王獏前192.2—前176 前192迁都崇安(福建武夷山)65瓯越王昭襄前185.9—前176(某:前185—155)66闽越王前176—前163(被杀)67瓯越王建前176—前16368闽越王甲前163—前155(被杀)69瓯越王贞复前163—前138.7(阵亡) (贞复:前185—前168)70闽越王郢前155—前135.9(被杀) 前155迁都东冶(福建福州)71瓯越王望前138.7—9(降汉)(望:前168—前138)72 越繇王丑前135.9—前120(分封) 前135定都繇(福建将乐)73 东越武帝余善前135.9—前110.初(称帝/被杀) 前135定两都崇安(武夷山)/东冶(福州)74 越繇王居股前120—前110.初(降汉)越国前后一千七百七十八年,总共七十四位国王,建立了十六个都城,四次危亡,四次复国,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作为越国故都的后代,我们应该介绍的。
人们只知道越王勾践的屈辱和复国、称霸,而对于无壬、无彊、无诸、摇、贞复、郢、余善的斗争经历却了解甚少,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总结越国的全部历程:自从夏朝少康年间由无余开国,在商朝成汤年间衰败;到了春秋中期由无壬复兴,春秋末年被吴国打败;经过励精图治,内外改革,越王勾践终于复国,并连续五世称霸全中华;战国中期,越国内乱,无彊被楚国打败,子孙被迫南迁;战国末年,越国分为闽越、东越,秦始皇统一天下,越君无诸、摇降秦;秦朝末年,农民大起义,无诸、摇趁机反秦,先后得以复国;直到汉武帝年间,闽越改为东越,公然反汉称帝,最终被汉朝攻灭。
中山(鲜虞)[子姓,一说姬姓]( 中山于前489年灭于晋国,414年武公复国.406年灭于魏国,379年桓公复国,323年中(后)薛国时期(薛国分两个时期——齐附庸、独立附庸。
)齐附庸:靖郭君田婴齐威王子,封于薛。
孟尝君田文靖郭君子,以太子即位。
独立附庸:孟尝君田文公元前282年,“中立于诸侯,无所属”。
孟尝君死,诸子争位,国无主。
齐惧其强大,乃与魏共灭之许(前1046--前475)滕(前1046--前318)莒(前1046--前431)东虢国世系西虢(?--前655)徐(?--前512)鄫(?--前567)鄣邓(?--前678)罗(?--前680)(共工、伯夷二代辅大禹治水有功。
因源于炎帝之后,共工复赐姜姓。
大禹治水功成,伯夷功1世炎帝(神农氏)名石年,大约生于公元前3216年.据1991年7月10日《北京晚报》载补:黄国世系表(此表与前表不同,仅供参考)蜀(开明王朝自丛帝鳖灵开始传十二代至末王,为秦国所灭,成为秦国的附属国,蜀王被贬刘(前592——前454)单(前590-?)单氏家族:第一代远祖(铭文称“高祖”)是文王、武王时在王朝担任大臣的单公,即叔方鼎的“单公”;第二代远祖(铭文也称“高祖”)是从单公分出的公叔氏,即单公的第三子,疑即贤簋和恒簋的“公叔”;第三代远祖(铭文也称“高祖”)是从公叔氏分出的新支,铭文叫“新室仲”,其实是公叔的次子,盠器称为“大仲”;第四代远祖(铭文也称“高祖”)是以“惠”为谥,以“仲”为行,以“盠父”为字,叫“惠仲盠父”,是新室仲的次子,即盠器的“盠”;第五代远祖(铭文也称“高祖”)是惠仲盠父的长子,死后称“灵伯”(原作“零伯”),“灵”也是谥,可能即同簋的“虞大父”,同簋的同可能是虞大父的弟弟;第六代远祖(铭文不叫“高祖”,而叫“亚祖”)是又一分支,他是灵伯的次子,死后称“懿仲”,“懿”也是谥,他是逑的祖父;第七代是懿仲的第三子,即逑的父亲,死后称“恭叔”(“恭”原作“龚”)。
这些祖先,只有惠仲盠父以下比较直接。
特别是懿仲、恭叔,他们是逑的直系祖考。
这并不是逑的完整世系,它只列举了自己的祖考,以及其祖考的先人,其中有令名垂于后世者。
通过这种谱牒式的描述,我们不但可串连西周金文中的一批人名,而且可串连西周金文中的若干家族。
例如,通过串连盠器和逑器,我们可以知道,单公下有益公和公叔两个分支,益公下有大仲这个分支,大仲(即新室仲)下有盠这个分支,盠下有虞大父(即灵伯)和同两个分支。
逑即属于虞大父这个分支。
邵(前667-前516)权(武丁少子元.鲁灭之.复国改为那国.楚又灭之)建于商朝武丁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時代的一个诸侯国,在现在的楚国附近,公爵爵位,国君为子姓,建国君主是文丁,春秋注:1976年底陕西扶风县出土的以《史墙盘铭》为代表的一组铜器铭文,最能够说明这一点。
《史墙盘铭》序列了周代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盘铭称“天子”)等七代王世,同时排列出史墙家族自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至史墙本人的谱系,分别叙述了其家族中辅佑各代周王的几代人的功业。
根据史墙掌握着周代王世谱系及其自称为“史”,可以确认他是周共王时期的一位史官。
西周官制实行世官和世禄,尤其是掌握特殊技能的职官(史官就是一种具有特殊职能的职官),更是世代相传。
史墙家族除了史墙之外,在其先辈也有担任“史”职的。
从同组铜器铭文记载中可知,史墙的烈祖、亚祖都是史官。
亚祖是活动于周康王至昭王时期的人物,从他自作的铜器铭文知道他的职官称名是“作册折”。
所称“作册”是史职,已见前述。
至于烈祖,《史墙盘铭》说:“于武王既代殷,微史烈祖乃来见武王。
武王则令周公舍寓于周俾处。
”《兴(加病字头)钟铭》有一段文辞与《史墙盘铭》的这段文句相同,只是“于周俾处”改作“以五十颂处”。
所谓“五十颂”,就是五十种威仪礼容。
烈祖是带着商朝的五十种威仪礼容投奔周武王的。
彭祖(中国历史记录,啟传位大彭,3年国丧后,要他上任,他笑而不答,数月后就去向不明。
要太康上任,太康在长达4年多的时间内,也没有上任。
中国在这4年多没有国家元匈奴世系:匈奴的先祖是夏后氏的后代,名叫淳维。
自淳维至头曼单于史家无考。
头曼单于,公元前?—前209年在位。
冒顿单于,公元前209—前174年在位,头曼之子。
杀父而自立,统一匈奴各部,大破汉高祖刘邦。
得姓挛鞮氏,国号撑犁孤涂单于。
老上单于,名稽粥,公元前174—前160年在位,冒顿之子。
军臣单于,公元前160—前126年在位,老上之子。
伊稚斜单于,公元前126—前114年在位,军臣之弟,攻败军臣单于太子於单而立,於单降汉。
乌维单于,公元前114—前105年在位,伊稚斜之子。
詹师庐单于,公元前105—前102年在位,乌维之子,因年少史称儿单于。
句黎湖单于,公元前102—前101年在位,乌维之弟。
且鞮侯单于,公元前101—前96年在位,句黎湖之弟。
狐鹿姑单于,公元前96—前85年在位,且鞮侯之子。
壶衍鞮单于,公元前85—前68年在位,狐鹿姑之子。
虚闾权渠单于,公元前68—前60年在位,壶衍鞮之弟。
握衍朐鞮单于,名屠耆堂,公元前60—前58年在位,乌维之后。
趁虚闾权渠死而谋立。
呼韩邪单于,公元前58—前31年在位,时握衍朐鞮暴虐,民不聊生,众人推举而立。
前33年,汉帝赐王昭君,生一子。
屠耆单于,名薄胥堂,公元前58—前55年在位,握衍朐鞮之兄。
握衍朐鞮死后自立。
前55年被呼韩邪剿灭。
呼揭单于,公元前57—前56年在位,自立。
前56年去单于号,尊车犁。
车犁单于,公元前57—前55年在位,自立。
前55年降呼韩邪。
乌藉单于,公元前57—前56年在位,自立。
前56年去单于号,尊车犁。
以上为五单于。
闰振单于,公元前55—前53年在位,屠耆从弟,自立。
前53年被郅支剿灭。
郅支骨都侯单于,名呼屠吾斯,公元前55—前36年在位,呼韩邪之兄,前36年在康居被杀。
匈奴重归一统。
复株累若鞮单于,名雕陶莫皋,公元前31—前20年在位,呼韩邪之子。
复娶王昭君,生二女。
搜谐若鞮单于,名且糜胥,公元前20—前12年在位,复株累若鞮之弟。
车牙若鞮单于,名且莫车,公元前12—前8年在位,搜谐若鞮之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