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色谱分析法概论
思考题和习题
1.在一液液色谱柱上,组分A和B的K分别为10和15,柱的固定相体积为,流动相体积为,流速为min。
求A、B的保留时间和保留体积。
2.在一根3m长的色谱柱上分离一个试样的结果如下:死时间为1min,组分1的保留时间为14min,组分2的保留时间为17min,峰宽为1min。
(1) 用组分2计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及塔板高度H;(2) 求调整
保留时间
'
R1
t
及
'
R2
t
;(3) 用组分2 求n ef及H ef;(4) 求容量因子k1及k2;(5) 求相对保留值1,2
r
和分离度
R。
3.一根分配色谱柱,校正到柱温、柱压下的载气流速为min;由固定液的涂量及固定液在柱温下的密度计算得V s=。
分离一个含四组分的试样,测得这些组分的保留时间:苯、甲苯、乙苯,异丙苯,死时间为。
求:(1) 死体积;(2) 这些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3) 它们在此柱温下的分配系数(假定检测器及柱头等体积可以忽略);(4) 相邻两组分的分配系数比?。
(1) V0=t0×u=×min=10.5cm3
(2)
'
R
t(苯) =-= , '
R
t(甲苯) =-= ,
'
R
t(乙苯) =-= , '
R
t(异丙苯) =-=
4.在一根甲基硅橡胶 (OV-1) 色谱柱上,柱温120℃。
测得一些纯物质的保留时间:甲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苯、3-正己酮、正丁酸乙酯、正己醇及某正构饱和烷烃。
(1) 求出后5个化合物的保留指数。
未知正构饱和烷烃是何物质? (2) 解释上述五个六碳化合物的保留指数为何不同。
(3) 说明应如何正确选择正构烷烃物质对,以减小计算误差。
①根据保留指数的公式和意义,5个化合物的保留指数为:
设某正构烷烃的碳数为x,则
解此方程得x=5, 所以该正构烷烃为正戊烷。
(2)上述五个化合物极性由大到小分别为:正己醇>正丁酸乙酯>3-正己酮>苯>正戊烷,根据气液色谱固定液的作用原理,在弱极性的OV-1柱上保留能力由强到弱,即保留指数由大至小。
(3)选择正构饱和烷烃物质对的t R值最好与被测物质的t R值相近,以减小测定误差。
5.某色谱柱长100cm,流动相流速为0.1cm/s,已知组分A的洗脱时间为40 min,求组分A在流动相中的时间和保留比R?=t0/t R为多少。
,
流动相流过色谱柱所需的时间即死时间t0,即为组分A在流动相中的停留时间:
t0=L/u=100/×60)=
组分A的洗脱时间即其保留时间t R
保留比R?=t0/t R=40=
6.某YWG-C18H37 4.6mm×25cm柱,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测得苯和萘的t R和W1/2分别为和 min, 和 min。
求柱效和分离度。
7.在某一液相色谱柱上组分A流出需,组分B流出需,而不溶于固定相的物质C流出需。
问:(1)B 组分相对于A的相对保留值是多少?(2)A组分相对于B的相对保留值是多少?(3)组分A在柱中的容量因子是多少?(4)组分B在固定相的时间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