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 • • • •
5. 人口流动的强度取决于 ( A ) A.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 .经济、 B.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 C.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 . D.交通运输条件 .
人口迁移的分类
2.分类 2.分类
①按地理范围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区别:有无跨过 区别 有无跨过 国界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政治 因素 ⑩战争
⑨国家政策
巴西利亚 里约热内卢
政治中心的改变
巴西利亚、华盛顿、 巴西利亚、华盛顿、 堪培拉、 堪培拉、伊斯兰堡
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s2011/zqxx/
2002年,美国为“911事件”对阿富汗地区的塔利班 年 美国为“ 事件 事件” 武装进行军事打击,大量难民逃亡周边国家。 武装进行军事打击,大量难民逃亡周边国家。
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 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 些是国内迁移? 些是国内迁移?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北宋末年, 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19世纪, 世纪 ③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明清时期我国广东、 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三 峡 移 民
塔里木河流域大规模的生态移民
【合作探究3】 合作探究3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下乡。(材料) 。(材料 ⑨我国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材料) 我国六、 ⑩美国的反恐怖战争,引起大量阿富汗难民流入巴 基斯坦等国。(图片) 。(图片 基斯坦等国。(图片) 引起的人口迁移。 ⑾中国历史上迁都引起的人口迁移。
影响人口迁移的各因素中, _____, 影响人口迁移的各因素中,促进人口迁移因素的有________, C、D、E 阻碍因素的有__________,属于中间阻力的是_________。 阻碍因素的有__________,属于中间阻力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F、G A、B
①气候
自然 生态 然灾害
• 1937年,日本专家在东北阜新一带勘探石油,也肯定中国东北地区贫 油。但是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新的学说和论证,坚信中国东 北地下存在着丰富的油田。从1955年开始,国家地质部、石油工业部 先后在松辽盆地进行全国的石油勘探,历时5年,1959年,终于在黑 龙江省西南部发现了大油田。 1959年9月26日,新陈代谢国建国十周年大庆的前夕,在大同镇 附近的松辽盆地第三号探井——松基三井进台的一根长长的出油管喷 出了棕褐色的油龙。次日,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钦、省长李范五及 省委书记处书记强晓初、李剑白等领导来到肇州县大同镇。欧阳钦说: “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这里出油了,是不是一个非常关键而伟大的 发现呀?全国人民应该好好庆贺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李剑白 为欧阳钦的话所感染:“是该庆贺。松基三井喷油正值国庆十周年的 大庆前夕,是向国庆献了大礼,应该大庆。”欧阳钦说:“好啊,那 咱们就给这个即将诞生的油田起个名叫大庆吧”,并提议将大同镇改 为大庆镇。随后,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成立大庆和将大同 镇改为大庆镇的决定》。
⑿文化教育
社会 ⒀婚姻 文化 因素 ⒁家庭
⒂宗教信仰
二、人口迁移的“推拉理 人口迁移的“ 论”
农村
推力因素 农村生活困难 就业机会少 升学与升迁机会少 生活质量低 就医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 社会地位低
城市
拉力因素
工作机会多 赚钱机会多 医疗服务相对理想 教育与升迁机会多 休闲机会多 居住舒服 社会地位高
冷冻地带” ①美国本土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 阳光地带”迁移。 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 引起的人口外迁。 ②沙漠地区因缺水引起的人口外迁。 发生人口迁移。 ③农民因耕地不足发生人口迁移。 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大庆、 ④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20世纪非洲 ⑤20世纪非洲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
【合作探究2】 合作探究2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的设立, ⑥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 20世纪80年代,深圳、 世纪80年代 人口迁入。 人口迁入。 大移民。(阅读P19材料) 。(阅读P19材料 ⑦三峡工程大移民。(阅读P19材料)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 ⑧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思考
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 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自然增长 人口 变动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
影响全球人口数变化
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 迁出率 人口机械增长率 迁入率—迁出率 迁入率
区域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 区域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对全球人口数无影响
• • • • •
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C )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更优的自然环境
【合作探究1】 合作探究1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国内迁移: 国内迁移:① ② ;
国际迁移: 国际迁移: ③ ④
“下南洋” 指流民漂洋过 下南洋” 下南洋 谋生, 下南洋” 海到东南亚谋生,“下南洋” 的流民, 的流民,来自全国大部分省 福建、 区,但福建、广东人占绝对 多数(95%以上) (95%以上 多数(95%以上)。
清代华北 大旱, 大旱,赤地 千里, 千里,河北 及山东的饥 民大批出山 海关移至东 北。
二战 以后
拉美、 拉美、 亚洲、 亚洲、 非洲
西欧 北美
迁入地区经 济发达
•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现出新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现出新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 A.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 B.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 .定居移民减少, 多 • C.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 . 地区 • D.拉丁美洲仍然是人口迁入地区 .
•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 年发布的预测报告, 年发布的预测报告 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 ~ 年世界移民趋势。 反映了 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1~ 2题。 题 •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 )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经 济 因 素
⑥经济发展 ⑦大型工程建设 ⑧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为什么有人称土耳其国家足球队为“德国二队”?
二战之后, 二战之后,德国人在 主要成绩 废墟中建立了举世瞩目的 入围世界杯决赛圈: 入围世界杯决赛圈: 经济奇迹, 经济奇迹,但奇迹的背后 却离不开大量外籍劳工的 1954、2002年 1954、2002年 贡献,尤其是土耳其人。 贡献,尤其是土耳其人。 入围欧洲足球锦标赛: 入围欧洲足球锦标赛: 由于社会体制的差异, 由于社会体制的差异,在 上世纪50 60年代到 50、 上世纪50、60年代到 1996、2000年、 1996、2000年 德国打工的外籍劳工当中 土耳其人是最多的。 ,土耳其人是最多的。 目前在德国居住的土耳其人有700万之多, 目前在德国居住的土耳其人有700万之多,居住在德国的年 700万之多 轻土耳其人不仅接受了德国的教育, 轻土耳其人不仅接受了德国的教育,他们也受到了德国足球的熏陶 征战2002年世界杯的土耳其国家队当中有8 2002年世界杯的土耳其国家队当中有 。征战2002年世界杯的土耳其国家队当中有8名球员是在德国 出生的。德国的教练+在德国出生的球员, 出生的。德国的教练+在德国出生的球员,土耳其足球早已打上了 深深的德国烙印, 深深的德国烙印,
“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期离开原居住地 后又返回的现象。 后又返回的现象。
常见的人口流动形式可分为: 常见的人口流动形式可分为: 每天往返工作地与居住地的通勤人口。 (1)人口每日性流动;如:每天往返工作地与居住地的通勤人口。 )人口每日性流动; (2)人口季节性流动;如:季节性的牧场牧民 )人口季节性流动; (3)人口不定期流动;如:外出旅游、度假、疗养等。 )人口不定期流动; 外出旅游、度假、疗养等。
与人口迁移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 与人口迁移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 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 长期”变更定居地。 性”或“长期”变更定居地。
• 下列人口的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下列人口的空间移动, ( C ) • A.家住天津,每天去北京上班 .家住天津, • B.北京 广州间的火车列车员, .北京——广州间的火车列车员,每周在 广州间的火车列车员 北京、 北京、广州两地各住一天 • C.深圳高中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毕业后 C.深圳高中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 留校工作 • D.科学家去南极参加为期半年的科学考察 .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的因素是推力因素; 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的因素是推力因素; 吸引移民迁入新居住地的因素是拉力因素
3.看右图,下列属于人口从甲地迁往乙 看右图, 看右图 地的拉力因素的是( 地的拉力因素的是 ) • A.甲地优美的环境 . • B.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 • 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 • D.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