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差分法基本原理-较好
2
x T 12x 4 i
2 4
n
O ( t 2 , x 2 ) i
n
上式中的 ET 就是差分方程与微分方程的差别,称之为截断误 差。显然 ET与 x 、 t 成正比,一般情况下,当步长趋向零时,有 限差分方程的截断误差是趋向于零的,则称有限差分方程与相应 的偏微分方程是相容的。 一个可用的偏微分方程的差分表达式必须是相容的。否则在 x 、 t 趋近零时,差分方程不能趋于原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的解 就不能代表微分方程的解,差分求解就失去了意义!
t n 1 n (in 1 in 1 ) i i 2x i0 ( xi )
观察上述差分格式可看出:若知道第 n 层的 ,可 由一个差分式子直接算出第 n 1 层的 ,故称这类格式 为显式格式。
显式有限差分模板:
时间推进:
例 考虑长度为1的均匀 直杆,其表面是绝热的, 而且杆截面足够细,可 以把断面上的所有点的温度看成是相同的。x 轴取为沿 x 杆轴方向, 0, x 1 对应杆的端点,则杆内温度分布 T ( x, t ) 随时间变化由下面的扩散方程来描述:
热传导方程:
2 t x 2
Poisson方程:
f 2 2 x y
2 2
Laplace方程:
2 0 2 x y
2 2
差分方程的建立过程
以对流方程说明差分方程的建立过程。
0 t x ( x ,0 ) ( x )
2.收敛性
收敛性研究的是差分方程的解与微分方程的解之间的差别问
题。如果在求解区域中的任一离散点 ( x, t ) 上,当网格步长 x、 t
趋于零时,有限差分方程的解趋近于所近似的微分方程解,则称有 限差分方程的解是收敛的。
T (i, n)
x 0 , t 0
lim
Ti t
一般情况下,证明收敛性是非常难的,暂不予以证明。
流体的控制方程
Du p u 2 u v w u 2 V y x z Dt x x x 3 y x z w v Dv p u v v 2 2 V y x y y 3 z y z Dt y x
差分和逼近误差
差分和逼近误差
差分和逼近误差
差分和逼近误差
差分和逼近误差
二阶中心差分:
差分和逼近误差
二阶中心差分:
差分方程的建立过程
差分相应于微分,差商相应于导数。只不过差分 和差商是用有限形式表示的,而微分和导数是以极限 形式表示的。如果将微分方程中的导数用相应的差商 近似代替,就可以得到有限形式的差分方程。
n
O ( t 2 , x 4 ) i
n
上式就是与差分方程等价的微分方程式。一般地说,任何一个微 分方程的差分方程,其差商都可以用Taylor 级数表示,这样都可 以得到一个与差分方程对应的新的微分方程,该微分方程称为差 分方程的修正方程式。
T 2T ET 2 t x t T ET 2t 2
3.稳定性
稳定性讨论的是差分解的误差在计算过程中的发展问题。在 数值解中,引进误差是不可避免的,电子计算机也有舍入误差,
因此实际算得的有限差分方程的解是近似解。这种误差是要向其
他方向传播的,如果计算中引入的误差在以后逐层计算过程中影 响逐渐消失或者保持有界,则称差分方程是稳定的。否则就是不 稳定的。
Dw p w u v w w 2 2 V Dt w x x z y z y z z 3
数值离散概述
T 2T t x 2 T ( x,0) 0 T (0, t ) 100 T (1, t ) 100
时间导数用一阶向前差商近似代替:
Ti n1 Ti n T t t i
n
空间导数用二阶中心差商近似代替:
有限差分法基本原理
流体的控制方程
u u u u p u v w 0 t x y z x v v v v p u v w 0 t x y z y w w w w p u v w 0 t x y z z
差分方程的建立过程
1.划分网格
选定步长 x 和 t ,然后在坐标平面用平行于坐标轴 的两族直线划分网格: xi x0 ix, i 0, 1, 2, ...,
tn nt n 0, 1, 2, ...,
2.针对某一点,用差商近似代替导数 对流方程在 ( xi , tn )点为
差分法的基本理论
1.相容性
t n n Ti Ti (Ti 1 2Ti n Ti 1 ) x 2 上例中,令 T (i, n) 表示差分方程的精确解.利用Taylor级数将
n 1 n
上式中邻近节点的解在(i,n)点展开,整理并略去上标后可得
T 2T ET 2 t x t 2T ET 2t 2 x 2 4T 12x 4 i
差分和逼近误差
差分的三种形式(一阶): y f ( x x) f ( x) 向前差分 向后差分
y f ( x) f ( x x) y f ( x x) f ( x x)
中心差分
与其对应的差商的三种形式(一阶): y f ( x x ) f ( x ) 向前差商 x x y f ( x ) f ( x x ) 向后差商 x x y f ( x x) f ( x x) 中心差商 x 2x
差分和逼近误差
由导数(微商)和差商的定义可知,当自变量的 差分(增量)趋近于零时,就可以由差商得到导数。 因此在数值计算中常用差商近似代替导数。
差分和逼近误差
用泰勒级数展开可以推导出导数的有限差分形式。
差分和逼近误差
差分和逼近误差
逼近误差:差商与导数之间的误差,表明差商逼近导数的程 度。 由函数的 Taylor 级数展开,可以得到逼近误差相对于自变量 差分的量级,称为用差商代替导数的精度。
x
0.1
0 100 0 200
0.2
0 0 100 -100 0 0 0
0.3
0.4
0 0 0 0
0.5
0 0 0 0
0.6
0 0 0 0
0.7
0 0 0 100
0.8
0 0 100 -100 0
0.9
1.0
100 100 100 100
0.5
100 100 100
100 0 200
1.0
1.5
100
离散网格点
差分和逼近误差
差分概念: 设有 x 的解析函数 y f (x),函数 y 对 x 的导数
为:
dy y f ( x x) f ( x) lim lim x 0 x x 0 dx x dy dy、dx 分别是函数及自变量的微分,dx 是函数对 自变量的导数,又称微商。上式中的y、x 分别称为 函数及其自变量的差分, y 为函数对自变量的差商。 x
in 1 in 1 2x x i
n
则对流方程在 ( xi , tn ) 点对应的差分方程为
in 1 in
t
in 1 in 1
2x
0
差分方程和其定解条件一起,称为相应微分方程 问题的差分格式。上述初值问题的差分格式可改写为:
n n Ti*n1 ST*1 (1 2S )T *n ST*1 i i i
in1 S ni 1 (1 2S ) ni S ni 1
上式称为误差传播方程。
x等价定理
对于一个适定的线性初值问题,如果有限差分近似是相容 的,则稳定性是收敛性的充分和必要条件。这是有限差分方法最 基本的定律。 适用条件: 1)偏微分方程的解存在、唯一且连续地依赖于初值;
T x 2
2 n n Ti 1 2Ti n Ti 1 x 2 i n
Ti
n 1
t n n Ti (Ti 1 2Ti n Ti 1 ) x 2
n
取 102 , x 0.1, t 0.5 ,则最终的差分方程:
0.6
0 0 0 0 6.25 6.25
0.7
0 0 0 12.5 12.5 21.9
0.8
0 0 25 25 37.5 37.5 0
0.9 1.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0.5 1.0 1.5 2.0 2.5 3.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50 50 62.5 62.5 68.8
Hale Waihona Puke 有限差分法求解流动控制方程的基本过程是:首先 将求解区域划分为差分网格,用有限个网格点代替连 续的求解域,将待求解的流动变量(如密度、速度等) 存储在各网格点上,并将偏微分方程中的微分项用相 应的差商代替,从而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形式的 差分方程,得到含有离散点上的有限个未知变量的差 分方程组。求出该差分方程组的解,也就得到了网格 点上流动变量的数值解。
Ti
n 1
1 n n (Ti 1 Ti 1 ) 2
显式有限差分模板:
t T 0.0 0.0 100
x
0.1
0 50 50 62.5 62.5 68.8
0.2
0 0 25 25 37.5 37.5 0 0 0
0.3 0.4
0 0 0 0 6.25 6.25
0.5
0 0 0 0 0 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