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呼吸系统
软骨鱼类呼吸运动与上述相似 不同点在于软骨鱼类没有鳃盖,而是许多鳃间隔 的皮褶,每一鳃间隔掩盖住后一鳃裂。它有一特 殊的水管使流经鳃小片的水能方便的经过上下贯 穿的水管排出鳃腔,再经外鳃裂排出体外。
圆口鱼类:营半寄生生活,呼吸运动方式比较特殊 七鳃鳗:口用于吸着其他鱼体时,依靠鳃囊壁的肌肉 收缩,将水由外鳃孔吸入鳃囊,在此进行气体交换, 又将水从外鳃孔压出;平时未吸着鱼体时,水由口进 入呼吸管,通过鳃囊,由外外鳃孔排出。 盲鳗:营寄生生活时,将头部深深的钻入寄主体内, 水由离头部稍远的总鳃管孔进入鳃囊,气体交换后, 再由总鳃管排出;自由生活时,水由头顶的一个鼻孔 进入咽部,再从鳃囊流出体外。
盲 鳗 : 鳃 囊 有 6-14 对 , 内鳃裂直接开口于咽 部。各鳃囊不直接与 外界相通,每个鳃囊 都有一小管斜通一公 共的总鳃管。从体外 观察,盲鳗仅见鳃孔 1 对。
三、软骨鱼类、硬骨鱼类的鳃
板鳃亚纲
全头亚纲
无鳃盖 多数板鳃鱼类具5对鳃裂,少数具6 对及7对,直接开口体外。 鳃弓为软骨。 舌弓后面有一半鳃,第 1-4 鳃弓都 有两个半鳃,第 5 鳃弓没有鳃,所 以共有九个半鳃,即4个全鳃。 鳃间隔发达,长于鳃丝,鳃间隔中 有鳃条软骨支持。
鱼类借助鳔的放气和吸气来调节鱼体 比重,与周围水的比重一致,可使鱼不费 力的停留在水的各层。
深水 — 浅水:水的压力减小,鳔内气体膨胀, 身体比重减轻。 浅水 — 深水:水的压力增大,鳔的容积压缩, 排出气体,使鱼体比重增加。
鳔内气体调节情况:
喉鳔类:直接通过鳔管吸气或排气。 闭鳔类:靠红腺和卵圆窗。红腺是气体分 泌区,卵圆窗是气体吸收区。闭鳔类的充 气比喉鳔类慢。
多鳍鱼类,雀鳝和弓鳍鱼等的鳔与肺鱼类似,可 直接利用空气进行呼吸。
鳔与肺的关系模式图
A.鲟和大多数软鳍鱼类 B.雀鳝与弓鳍鱼 C.脂鲤亚目鱼
D.澳洲肺鱼 E.多鳍鱼 F.非洲肺鱼与美洲肺鱼 G.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肺
澳洲肺鱼
鳔很长,单个,以小形的喉门开口于食道 的腹面偏右方。内有纤维带将鳔分隔为左右两 部分,并进一步被纤维隔成小气室,肺小泡。
空气可以透过很薄的肠黏膜层扁平细胞与血液 进行气体交换,多余的空气及二氧化碳从肛门 排出。
其他季节不进行肠呼吸。
泥鳅
三、口咽腔粘膜的呼吸
如黄鳝、弹涂鱼、电鳗。 黄鳝
居住在稻田里,秋后田里水放干后,它能钻入泥 底的洞穴中,经几个月而不死。
口咽腔内壁的扁平表皮细胞下面布满血管,可以 利用它来呼吸空气。 鳃较退化,平时也依靠口咽腔黏膜协助呼吸,它 也能在水中营呼吸作用。
鳃片(鳃瓣) —— 一列鳃丝整齐排列在一起组成 的片状物。
半鳃 —— 一列鳃片称为一个半鳃。鳃间隔前方的 半鳃称前半鳃,后方的半鳃称后半鳃。 全鳃—— 每一鳃间隔前后两半鳃合称一个全鳃。 鳃小片 —— 每一鳃丝两侧的许多细板条状突起, 彼此平行并与鳃丝垂直。
窦状隙 —— 鳃小片上皮细胞与支持细胞间的微血 管。
鳗鲡是一种降河 性洄游鱼类,原产于 海中,溯河到淡水内 长大,后回到海中产 卵。每年春季,大批 幼鳗(也称白仔、鳗 线)成群自大海进入 江河口。
弹涂鱼
二、肠呼吸
泥鳅
每当夏季水温升高,水体含氧量很低时,经常 游到水表面吞取空气,水中含氧量愈少,吞取 空气次数越多,在几乎无氧的水中,每小时到 水面吞取空气70次左右。
鱼类依靠口和鳃盖的协同运动,使水出入鳃部, 营呼吸作用。 多数硬骨鱼类都有两种呼吸瓣:
口腔瓣:附着在上下颌的内缘,可以防止吸入口 内的水逆行倒流出口外。
鳃盖瓣:附着在鳃盖后缘的鳃盖膜,可以防止水 从鳃孔倒流入鳃腔。
鱼类呼吸运动示意图
呼吸过程
吸水:鱼口及口腔瓣张开,口咽腔扩大,内部的压力 低于外界,水自然流入口内。随后鳃盖起,鳃盖膜受 外部水压的影响紧贴鱼体,将鳃孔关闭得很紧,因而 鳃腔内形成了真空的间隙,扩张的鳃腔内比口咽腔压 力低,水则从口咽腔流向鳃腔,通过鳃片、鳃丝、鳃 小片时进行气体交换。 出水:鱼口关闭,附着在上下颌内缘的一对呼吸瓣直 立,加强了关闭的效力,使水不能逆行流出口外。此 同时,鳃盖落下,鳃腔的水压增加,鳃盖膜被冲开, 水两室,中部 有孔相通;
鲇类鳔内常有“T”形隔膜,不完整的将鳔隔 成一前二后的三个鳔室; 石首鱼的鳔两侧具侧枝数对,分支形成树枝 状,其分支状态成为石首鱼的分类依据。
几 种 鱼 的 鳔
二、肺鱼类的鳔
肺鱼类鳔的结构和作用和陆生脊椎动物的肺相类 似,从进化情况来看,鳔和肺在发生上都是由食 道生出的,是同源器官。 肺鱼的鳔已成为真正的呼吸器官,可直接呼吸空 气。鳔内的血液由动脉弓来,气体交换后又直接 回到心耳,与两栖类的循环相类似。
鳃丝的模式解剖图
1.鳃弓骨骼 2.出鳃动脉 3.入鳃动脉 4.入鳃丝动脉 5.出鳃丝动脉
6.鳃丝
鳃小片是气体交换的场所,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 血液存在于窦状隙内,支持细胞形成窦状隙的壁。
鳃小片上还分散着一些粘液细胞及泌氯细胞。泌氯 细胞执行氯离子运转任务。(鱼类渗透压调节) 鱼类鳃丝和鳃小片的表面积与其习性有关:快速游 泳的鱼类的表面积很大;底栖活动较少的鱼类鳃的 表面积较小。
第六章
呼吸系统
鳃的构造 鱼的呼吸运动 辅助呼吸器官 鳔
第一节 鳃的构造
一、鳃的一般构造
鳃笼——胚胎时期左右两侧咽壁上出现的小凹。
鳃裂 —— 鳃囊洞穿咽壁形成的裂缝。鳃裂开裂于 咽喉的一侧称内鳃裂,开裂于体外的称外鳃裂。 鳃间隔 —— 相邻两鳃裂中间的间隔。鳃间隔基部 有鳃弓支持。 鳃丝 —— 鳃间隔前后两壁上的许多梳齿状或板条 状突起。
体背骨板的箱鲀类:呼吸动作特别快,静止时可 达180次/分。
第三节 辅助呼吸器官
大多数鱼一离开水就要死亡,通常鳃孔大的 种类比鳃孔小的种类死的快。 少数鱼类可以暂时离开水或者在含氧量极少 的水中利用一些特殊结构呼吸如皮肤、肠、 咽喉壁、鳃上器官等,这种兼管呼吸作用的 构造,称为辅助呼吸器官。
黄鳝
四、鳃上器官
利用鳃上器官呼吸是辅助呼吸器官中最 重要的一种方式。
如胡子鲶、乌鳢、攀鲈及斗鱼等鱼的鳃 弓或舌弓的一部分骨骼特化成一种鳃上 器官,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进行 气体交换。
胡子鲶
鳃上器官是分别由第二及第四鳃弓上的肉质 突起而形成,在鳃弓背面呈二簇树枝状结构,富含 血管。在干燥的季节营穴居生活,依靠这种器官可 数月不死。
第四节 鳔
大多数硬骨鱼类的腹腔上部,消化管与脊柱之 间有一大而空的囊状器官,称为鳔。 鳔内充满着氧,二氧化碳及氮等气体。
鳔是由胚胎时期,食道背面长出的芽体伸展扩 大形成的,渐与食道分离,仅以一小管与食道 相连。
一般幼鱼孵出后数天内,鳔既充气。
一、鳔的构造
鱼类鳔的形状多种多样,例如:
红 腺
卵圆孔
鳔的形态
圆口类和软骨类没有鳔。
真骨鱼类的鳔比较复杂:有些鱼的鳔不发达或不 存在,特别是底栖鱼类,如:比目鱼类无鳔;泥 鳅等鱼的鳔很小,被包在骨质囊中;鲇形目及鲤 形目平鳍鳅科中的一些鱼的鳔也退化。
真骨鱼类鳔的形态变化很大:
不少鱼类的鳔由腹腔伸入尾部,分为左右两 叶,如鲷科,鲭科和鲹科等。 有些鱼鳔内有隔将鳔分为许多部分,
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的鱼类,大部分分布于热 带和亚热带。
一、皮肤呼吸
如鳗鲡、鲶鱼、弹涂鱼、双肺鱼及黄鳝等的皮肤 血管较多,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鳗鲡 能离开水生活相当长的时间,常在夜间由水中游 上陆地,经过潮湿的草地,迁移到别处水中。 离开水时,利用潮湿的皮肤呼吸,血液透过极薄 的皮肤,直接从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 特别是降河入海的亲鳗,从内陆浜沟,池塘向河 口移动时,更是依靠皮肤呼吸,帮助它从一个水 团转移到另一个水团。
鱼类呼吸运动特征与其生活习性有一定关系
快速游泳的鲭科与一些鲑鳟鱼:游泳时口和鳃盖 都张开,使水不断流过鳃区,且鳃腔较小
底栖鱼类如比目鱼和鮟鱇类有比较宽大的鳃腔 鳗鲡类鳃腔的唧筒作用小,水的流入主要靠口腔 的唧筒作用。 鳐类完全营海底生活,呼吸方式发生变化,从位 于背部的喷水孔进水,由鳃孔排水。
闭鳔类:鳔管退化或消失,与 食道无联系,鳔前腹面内壁有 红腺(或叫气腺)分泌气体, 鳔后背方有卵圆窗吸收气体。
红腺
红腺是单层或多层的上皮褶, 下面有大量微血管,按一定的 次序整齐排列。 通向红腺的动脉分支成大量整 齐平行的微血管,而朝着相反 方向而行的静脉也同样分成直 而平行的微血管,组成一奇异 的网状结构,称之为异网。 异网的作用:贮藏血液,扩大 分泌气体或物质交换。
具皮膜状的假鳃盖
仅具4对鳃裂,第5 对鳃裂已封闭,舌 弓半鳃存在,共有 八个半鳃。 鳃间隔比板鳃类短 ,已有部分鳃丝伸 出鳃间隔。
淡水巨魟
伪鳃
在许多真骨鱼类的鳃盖内方长着一个明显程度 不一的半鳃,称为伪鳃,在发生上讲,一般认 为它与喷水孔鳃同源。 伪鳃分为两种:
自由伪鳃:明显可辨的伪鳃。
封埋伪鳃:被结缔组织包埋,表面不易辨认。
伪鳃的功能:与二氧化碳的排泄有关。
四、幼鱼的呼吸器官
幼鱼鳃:有些鱼类在胚胎或幼鱼期,当正式鳃未 长出之前,往往出现一种鳃片状的构造,称为幼 鱼鳃。 板腮类的胚胎具有外腮,是从腮孔伸出的丝状结 构,有时在喷水孔中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