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范文之作文的教学计划作文的教学计划【篇一:初中作文教学计划】人教版语文教材初中(七年级——九年级)作文计划前言:随着课改逐年深入和作文成绩在考试中半壁江山的比例,作文教学极大程度的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引导学生写好作文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
然而长期以来的“教师出题学生写作”和“学生作文教师批阅”的做法,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严重脱节,导致了学生怕写作文,教师苦改作文依然成效甚微的结果。
为此,拟写以下作文教学计划,以帮助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抛砖引玉。
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要解决两个问题,即写什么和怎么写。
也就是说语文教师要在主题、构思、选材、剪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写作顺序、体裁、线索、语言等方面有计划地给予学生系统指导。
首先,七年级力求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
八年级要继续引领学生熟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几种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并力求写好复杂性记叙文,写作要感情真挚,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九年级结合毕业班的特点,在提高基本写作能力的同时,要立足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各种写作方法综合运用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写考场作文的指导。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中有一个基本理念:好作文是要修改出来的。
为此,在初中阶段还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要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写好升格作文。
在七-----九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带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评、互改、交流等形式,帮助学生实现写作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
本学期作文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主,兼及一些基本写作技法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作文技巧,说真话,诉真情。
善于观察生活,做到描写细致,想像合理;善于运用优美、有个性的语言;能够围绕中心,有主题;合理选材、组材;能写出展示自我个性风采的作文。
能记叙自己熟悉的人、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做到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连贯,语义表达清楚、明白。
能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实、内容充实、中心明确的文章。
有一定的速度,在70分钟内完成600左右的文章。
书写认真,字迹端正。
本学期作文训练,主要侧重于语言的表达和锤炼,使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说真话,诉真情;还要帮助学生会写浅易的说明文、书信等文体。
因此这学期将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力求在审题、选材、语言、立意上多多指导,多多对学生习作进行评讲,让学生用心发现,用心体验和感悟,指导八年级下册作文教学计划在学生原有写作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锻炼写作的基础能力。
本学期以写记叙文为主,能层次分明地、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在作文中写出有个性的东西,学习在记叙中表达对生活的认识、感受【篇二:四年级上册作文教学计划】2013-2014学年度四年级上册作文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在四年级学生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细心、有目的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的能力。
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四年级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班学生们普遍对习作热情不高,一提到写作文就愁眉苦脸。
作文存在马虎、写不出的问题。
因此在词句积累上、在作文结构布局上,在写人记事的方法上,在把作文内容写具体上,在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上,在语言的表达和通畅上等方面还需要不断训练。
同时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要培养,要通过知识性阅读的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本册共八篇作文:写一处自然景观;我的新发现;编写童话故事;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看图作文或写生活中的故事;写成长故事或体会;写想象作文。
教学要求:1.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片或事物。
第一组作文要求学生不仅要把看到的写下来而且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且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2.让学生能在学习课文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短文,并能做到有中心。
3.练习写人、写事的文章在引导学生复习以前的方法的同时,教师还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写人要写出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写事要写出事情的经过并且练习写作文提纲。
4.让学生熟练的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写完作文认真修改的习惯。
5.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运用修改符号对症下药的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第七册的作文教学以写物、写事、写景等为主,教给学生方法,写作要领。
四、教学措施:作文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针对本班学生写作素材匮乏、没有写作激情的特点,我设置以下措施:1.利用现有条件为学生创造一切观察条件。
随时引导学生观察,先观察再下笔,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2.结合语文课本中的课文进行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3.分设作文开头篇、结尾篇、布局篇等,教会学生谋篇布局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并学会运用,给他们的习作增加亮点。
4.师生共读形成阅读氛围。
没有文化的沉淀,课后的积累是不可能写出优美动人的习作的,所以要坚持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重在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美、修辞美、用词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动笔行文。
5.在作文教学中,继续执行作文教学实验方案,教给学生熟练掌握制定作文目标,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
上好作文第一、第三、第四课时,通过修改和欣赏别人和自己的作文,真正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6.日记形式多样化,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如设置“百字新闻”、“幽默见闻”、“路边一美”、“我思我想”等版块,并及时反馈,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轮流读出自己的日记与大家分享。
7.因材施教。
鼓励优生拔高,写的好的作文在欣赏课上让大家共同欣赏,并拍照、打印好贴上墙,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不强调学习暂困生的习作字数,只要下笔就表扬,只要进步就表扬。
8、在作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以提高他们的写作的兴趣。
五、教学进度表【篇三:九年级作文教学计划】九年级作文教学计划李媛一、教学目标:针对初中阶段的作文要求以及九年级学生迎接中考的任务,经过一年的系统训练,45分钟之内完成不少于500字作文,能限时写高质量考场作文;能从材料中提炼观点,会写一事一议议论文;审清题意,选择恰当的文体;扣题立意,调动积累,合理运用;拟题构思。
在语言运用上能够推敲开头,巧设结尾;斟酌用词,流畅表达。
主题立意方面:理解人生,开怀胸襟,志存高远,,美化心灵。
二、学习任务:自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一学年时间内,要求写大作文作文10次(每学期5次);周记、随笔1万字(每学期5000字)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打好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文体基础,在熟知文体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作文练习。
重点进行话题作文、情感作文、材料作文、简单议论文、散论和随笔的训练,以适应当前中考作文命题的要求。
三、教学方法:具体安排如下:第一次大作文:能够写出完整、立意好的记叙文。
学生重点明确审题的重要性。
审题,就是在下笔前,对题目的含义和要求认真仔细地进行审查分析和研究,由此决定作文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等。
审题是写作训练的第一步,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可结合历年中考题,进行讲解。
第二次大作文:要求能够写出切合题意,立意高的复杂记叙文。
本次作文关注立意也就是文章的思想,立意的好坏决定作文的成败。
学生写作文时,往往不注意立意,拿着题目,就信手漫笔地写下去,不是平铺直叙无中心,就是杂乱无章多中心,使人读了不知所云。
所以立意要正确、新颖和深刻。
第三次大作文:期中考试。
注意审核以上两次要求是否达到第四次大作文:仍然以记叙文为主,但因为所学课文中涉及到议论文,在学生熟练把握文体的前提下,一部分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可以试写简单议论文,但注意明确文体特点,切忌文体混乱。
第五次大作文:期末考试。
根据学生作文情况,年级汇总,分类讲评。
周记和随笔计划:每周设有周记,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在大作文中出现的情况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笔。
这样化整为零,容易提升作文水平,可以专项训练。
如:1、审题的训练。
(一)单个词的审题方法作文题目是一个词。
这种形式浅显而醒目,较为容易。
一般来说,学生写起这类的作文,不大会离题。
但是汉语的词,含义丰富,不少词语除了本义之外,还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所以,要使自己的文章在考场中取胜,还是要细致审题。
如2005年,浙江省宁波市的中考作文题目:《沟通》(二)短语的审题方法作文题目是一个短语。
无论是考试,还是平时练习,这种形式最为常见,而且要特别注意,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偏题、离题的现象。
1、偏正短语的审题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偏正短语的中心词应是在后面的名词。
但从作文审题的角度分析,中心词只是规定作文取材的对象或者范围而已。
行文的着重点应放在前头的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上面。
换句话说,在前面表示修饰或者限制关系的词语,通常是“题眼”所在。
只有抓住“题眼”来组织材料,才能做到中心明确。
如2005年,上海市的中考作文题目:《充满活力的岁月》。
2005年重庆市的《家庭的(温馨、和谐、快乐、风波等)》,陕西省的《窗外的(风景、故事、人等)》,无锡市的《精彩的》,河南省的《最美丽的(心灵、语言、瞬间、画面等)》等等。
2、动词性短语的审题。
如2006年,浙江省金华市的中考题目《生活因而精彩》。
(三)完整句的审题方法作文题目是一个句子,一般来说,这种形式的作文题目较长,宜采用“切分法”。
就是根据题目中的“范围、题眼、数量、人称”等来分析题目中每个词的含义和要求。
如2006年,河南省的中考作文题:《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四)象征义的审题方法作文题目中的某些词语明显的不是要求写它的本义,而是要求写出它的比喻义,或者是象征义。
这样的作文题目也是值得推敲的。
如200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作文题目《从“头”说起》。
在这里,“头”可以是指人的头部,也可以指成功的领路人;可以指开始,如果没有好的开头,不可能有好的结果;也可以指智慧,做事要有头脑,也就是要有智慧,否则事情将会是一团糟。
又如,2005年,陕西省的中考作文题目:《跨越那道“山”》。
这里的“山”,肯定不是实在的山,而是指困难、障碍等等。
像2005年,重庆市的《那是一首歌》,吉林省的《初中,一首难忘的歌》,威海市的《点亮心灵的灯》,宁波市的《是一把双刃剑》。
2006年无锡市的《门其实开着》。
都是这种类型2、怎样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即凤头、豹尾。
3、运用特定的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心理。
4、运用典型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特点5、细节描写训练6、一事一议训练7、选材和立意8、运用扩写和缩写表现思想感情9、语言文采的表现10、散文的写法和立意四、评改方法:1、全批全改。
五次大作文教师针对所有作文全批全改,很好的掌握学生习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