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人文与社会 (1)

二年人文与社会 (1)

第1课远古的遗存教学目标:1.感受黑龙江远古的遗址众多,体会我省先人在这片黑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2.知道黑龙江地区历史悠久.产生为家乡骄傲自豪的情感,萌发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愿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黑龙江流域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教学难点:如何解决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较远的问题.教学准备: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情引趣。

同学们,请你们仔细看看黑板上贴着的这些都是什么东西?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大家真爱动脑筋.其实这些东西是我们祖先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工具.那么,它们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那个年代离我们有多遥远呢?当时的远古人类用它们来做什么?我们今天是怎样找到这些东西的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东西的答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远古的遗存》。

二、小组合作(预计6—8分钟)提出合作要求1小组交流了解到的黑龙江地区的考古发现,说说自己是怎样知道这些东西是远古先民使用的工具。

2.展示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图片。

(出示课件)请大家看一个短片,了解一下什么是考古挖掘.看后说说你的感受.三、展示交流(预计15分钟)1、各小组汇报展示,其他组员补充并质疑。

预设(1)黑龙江地区的远古历史遗址有多少?(2)黑龙江地区的考古发现中,哪次出土的文物离我们最企业远?距今有多少年?(3)1996年至1997年在阿城交界镇洞穴遗址出土了大量动物化石和石器,也就是这些石制工具经测定是在距今17.5万年前出现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早在17.5万年前,我们生活的这片黑土地就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可见,我们黑龙江的历史有多么悠久.)2.展示黑龙江省洞穴遗址.哈尔滨阎家岗遗址.塔河十八站遗址.密山新开流(遗址等)3.让学生数一数大概有多少处古文明遗址,哪处离我们比较近,出土了哪些文物,距今有多久远.反馈练习(预计8分钟)黑龙江大概有多少处古文明遗址,哪处离我们比较近,出土了哪些文物,距今有多久远?教学反思:第2课先民的生活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先民的物质生活方面,都掌握了哪些生活技能。

2.通过分析实物资料,培养了解、分析历史的能力,分析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社会生活,了解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明确农耕、畜牧、定居是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

3. 通过对出土文物图片的分析,体会史前时代的历史是先民不断努力创造的,从中体会到我们的先民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物资料了解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教学难点:通过实物资料了解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重难点突破:教师通过一个个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及一组组出土文物的图片,使学生分析出先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教师利用具体实物,如:吹奏陶埙和小口尖底瓶汲水的实验,使学生切身体会先民的精神生活以及科学知识的萌芽。

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用埙吹奏的乐曲。

【提问】请大家猜一猜这首优美的乐曲是用什么乐器吹奏的?【提问】这个陶埙是老师从陕西买来的,谁知道陶埙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这是新时期时代远古先民发明的乐器。

)新课教学【提问】(出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文物图)1. 砍砸器和尖状器是用来做什么的?它的制作与磨制石器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答出打制石器比较粗糙,而磨制石器是在打制石器的基础上,在砺石上加水夹砂磨光,显而易见,这种石器比打制石器进步得多。

)2. 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相比在功能上有哪些进步?(引导学生回答出磨制石器平整光滑、刃部锋利,反复磨制刃部,还可以多次使用,因此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3. 这些磨制石器可以做成哪些工具?(石镰、石斧)石镰、石斧可以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石镰可以收割庄稼、除草,石斧可以砍柴等,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种植庄稼并掌握了除草、收割技术。

)1. 原始农业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原始农业是从采集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在原始社会,妇女们长年累月地从事采集,通过不断地观察、摸索,她们发现种子落地后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进而生产出更多的植物。

经过千百次试种,人们逐渐学会了栽培作物,这样就出现了原始农业。

)2. 有了原始农业之后,人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回答出畜牧业、原始村落和定居生活的出现。

)3. 原始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思考,原始畜牧业是从打猎中产生的。

原始人不断改进狩猎工具和狩猎方法。

他们在使用弓箭和采取设陷阱围猎等方法时,偶尔捕到兽仔,并把它带回住地驯养繁殖,出现了原始畜牧业。

【小结】当时出现了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人们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猪、牛、羊等动物,制造陶器、缝制衣服,先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很丰富了,教学反思:第3课最早的民族教学目标:了解我省最早分布的的民族有哪些教学重点:黑龙江省地区最早有东胡、秽貊、肃慎三大族系。

教学难点:三大族系的名称对学生比较陌生,教师应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可设计趣味性较强的学习活动,抓住各民族独特之处使学生产生鲜明的记忆。

教学用具:教师准备三大族系人物画像及分布图。

教学过程:1、简介三大族系是黑龙江省地区最早的民族,展示出三大族系人物画像及分布图。

2、明确任务:为三大族系之一的肃慎人画一张生活像,展示桥南文物图片并简介肃慎人生活,为学生构图做准备3、组织学生组内商讨自己的画稿结构图,相互补充借鉴,教师各组巡视辅导。

4、组织学生开始画画。

5、组织学生展示画作,简介画作内容,教师给予适当评价。

6、将学生画作贴在黑板上并照像留念,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第4课充满魅力的冰雪运动一、感知冰雪,激发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齐答)师;今天老师把雪孩子请来了,大家看看雪孩子和小白兔都做了哪些游戏?生;堆雪人、滑冰、滑雪师;他们玩的可真开心啊,同学们喜欢冰雪游戏吗?(喜欢)看看下列图片当中有没有你喜欢的游戏,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冰尜、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冰爬犁、雪地足球图片)生;打雪仗很刺激很多人在一起非常高兴生;抽冰尜,我喜欢它转的感觉。

师;是呀,冰雪运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体质,而且愉悦了我们的身心,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的冰雪世界,去感受充满魅力的冰雪运动。

板书;课题二、走进冰雪,体会冰雪运动的魅力我们黑龙江省地处祖国的最北端,每年0°以下时间长达5个月,这就为我省的冰雪运动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人们享受着冰雪带来的无穷的快乐。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冰雪运动的图片,说说你对那个运动最感兴趣,为什么?--------出示滑冰、冬泳、滑雪图片学生汇报生;我喜欢滑冰,他能锻炼身体生;我也喜欢滑冰,这项运动能强健我们的体魄,我们北安市体育场有滑冰场,我每年都去。

师;说到滑冰,我不得不提起几位我省冰上运动的健将。

他们为我国冬奥项目创造了历史,(出示大扬扬、王蒙、申雪和赵宏博视频)师介绍生;我很喜欢冬泳这项运动师;冬天在刺骨的冰水里游泳,这就是冬泳。

冬天我们身上都要穿着厚厚的棉衣,可是他们却在冰天雪地里进行冬泳,你们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生;他们非常勇敢非常坚强,我很佩服他们师;是呀,他们不畏严寒,坚持锻炼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那么冬泳有什么好处呢?生;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少生病。

师;是呀,这项运动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减少了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所以冬泳不愧是我省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生;老师虽然我没滑过雪,但是我对这项运动挺感兴趣的师;由于地理的原因,滑雪运动在我们这里并不适合开展,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省有一个著名的滑雪胜地。

哪里呀(亚布力滑雪场)介绍亚布力三、融入冰雪,感悟冰雪节日的魅力北国的冬天因为有雪而变的温情脉脉,因为有不甘寂寞、由于挑战的人们而变得生机勃勃,勤劳智慧的龙江人,把北国的冰雪节日打扮得五彩斑斓、尽显风采,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省都有哪些冰雪节日嘛?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资料,谁愿意汇报。

生;哈尔冰国际冰雪节,中国雪乡旅游节、伊春冬季摄影节、黑龙江国际滑雪节、五大连池火山冰雪节等师;你们真能干,收集了这么多,那么老师想带同学们一起领略一下哈尔宾国际冰雪节的盛况,好不好?生;好播放视频师;说说你们此时的心情生;真是太美了,我想去看看。

生;真了不起,。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雪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带来了幸福,带来了健康,更带来了坚忍不拔的品格,让我们热爱冰雪亲近冰雪,再次感受冰雪的魅力吧。

播放视频师;同学们愿意用你们的双手把我们的家乡打扮得更加美丽,建设的更加富饶吗?生;愿意出示准备好的图片,学生粘贴教学反思:第5课结伴同行看建筑教学目标:了解黑龙江省建筑的防寒特点,了解黑龙江省有代表的建筑物。

教学重点:黑龙江省的著名建筑,以及这些著名建筑体现的建筑文化风格。

教学难点:学生对建筑风格的理解。

用具一:黑龙江省各种风格的建筑图片,或者光盘及播放设备。

用具二:本校学生軂这常见的建筑图片,用具三:学生准备的图画用具。

教学过程:1、展示图片(或录像)提问题,要求学生看图片说出图片中的建筑名称生:看图片想问题,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请学生小组合作,自己身边的建筑风格或特色。

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知道的,或者经过查阅学习的成果3、展示能够代表黑龙江建筑风格的几种图片,要求学生思考黑龙江省建筑文化的内涵。

生:看图片想问题,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学反思:第6课尝尝我们的家乡美食教学目标:了解我们家乡美食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黑龙江省的饮食文化特色,能够掌握黑龙江比较著名的菜式与饮食文化与地域文化、物质基础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学生对黑龙江饮食中蕴含的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饮食文化与地域文化、物质基础的密切联系。

教学用具:1、含有黑龙江特色饮食的图片2、含有满族或黑龙江省其他少数民族饮食特色的图片,或者光盘及播放设备。

3、含有哈尔滨特色食品、饮食习惯与俄罗斯饮食文化相联系的资料。

教学过程:1、展示图片,提问题。

要求学生看图片说出图片中展示的黑龙江的特色饮食。

2、请学生小组合作,介绍本地区的特色饮食。

3、展示含有满族或者黑龙江其他少数民族饮食特色的图片,及含有俄罗斯饮食特色的图片,思考黑龙江饮食文化的渊源。

教学反思:第7课国家的大粮仓教学目标:了解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在全国的重要作用及地位,以及这几年来在农业建设中所取得的骄人业绩。

教学重点:在观察统计图时,学会比较数据的变化,同时能表述清楚数据变化的差异。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在学习农业娇人业绩时,不单纯是粮食生产,还包括林业、畜牧业、渔业等诸多方面。

教学用具:1、黑龙江粮食产量柱状统计图2、绿色农业图片3、以三江平原为代表的农业生产景象图或音像制品教学过程:1、理解全国大粮仓拜托黑龙江的含义2、带着问题听温总量的讲话故事3、观察2004-2007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统计图,分析黑龙江的粮食产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