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追星族
------正方观点材料
①詹姆斯从小崇拜乔丹,在崇拜的推动下,他勤练球技,努力奋斗,终于成为NBA骑士队当家球星②法拉第当年就追戴维。
正是因为法拉第的追星,才使他最终能够发明发电机,进而引发了电气革命的到来。
③埃塞俄比亚长跑名将贝克勒的偶像是格布雷希拉西耶,正是出于对偶像的崇拜,他刻苦训练,最终在多项国际大赛中夺得男子5000米、10000米冠军并有破纪录的表现。
这就是偶像的力量。
④我们国家历来重视“榜样”的教育作用。
这样的例子很多。
学雷锋做好事,便是很普遍的一例。
少男少女们“追星”则不同,“星”是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确立的,他们由衷地敬佩、崇拜,心甘情愿地学习去仿效,去努力提高自己以使自己与偶像重合为一。
这种学习是自发的,自觉的,时时刻刻都存在的,所以这时候“星”的影响力特别大,感召力也特别强,效果也特别明显。
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是少年时受到政治明星肯迪尼的“感召”,而立志像肯尼迪那样去当美国总统的。
克林顿出身贫寒,是从美国偏远小州阿肯色州走向白宫的。
小时候的克林顿原想将来当一名医生、记者或做一个音乐家。
然而1963年的夏天,一次机会,让他目睹了当时国际政坛明星——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风采,并为之倾倒。
当总统肯尼迪握住这位阿肯色州小男孩双手的时候,他并不知自己的明星风采影响了克林顿的一生,美国总统成了克林顿人生的目标。
那年克林顿才17岁。
他从华盛顿一回到故乡阿肯色州,见到他母亲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一包,拿出他和总统握手的照片让母亲看。
他母亲说:“我看懂了他的表情,他的心思,我知道他日后要干什么。
”是的,17岁的克林顿心中出现了他自己的明星——肯尼迪,这颗星领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自己生存的目标:他要成为这颗星,他要成为美国总统!于是,克林顿拒绝了路易斯安那州提供的音乐学院奖学金(尽管他有出色的音乐才能)。
他千里迢迢来到华盛大顿特区乔治敦大学。
20年后,他终于走入了白宫,成为他少年时代就梦寐以求的那颗星——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⑤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有榜样的引导.而青少年在心智未完全成熟时,崇拜偶像就是很自然的事,所以,他不是一件坏事,而是需要一定的引导.人在完全成熟前, 对事物的看法都很表面,同时有完美的观念. 因此所追求的明星都很光彩照人, 觉得他们事事都是完美的.这也是人追求向上的一个表现.很多人正是在偶像坍塌的时候才学会对事对人不光看表面,也有了世事不尽完满的想法.所以,我们首先可以将追星看作一件自然的事,试着早一点透过他们光鲜的表面深入地看待他们,从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或得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观念,要比强制放弃追星要好一些. 追星要有个度,并且应该理性的去追,不能把遥不可及的事情主观的想象成现实能够达到的东西,如果那样的话,会使追星族的心理发生扭曲。
近期兰州的杨丽娟追刘德华的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杨就是追星追的太痴迷了,以致把对明星的喜欢演变成强烈的爱,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这种心理如果太严重的话,会影响到本身的工作和生活,严重时还会影响到整个家庭,以至整个社会。
⑥只要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正面的,积极的影响,那么就是好的
而另一部分人追星却是有目的的。
我也赞同像他们那样的追星族。
他们所喜欢的明星不只是因为美和帅,也不只是因为他们会唱歌,会表演,更重要的是,他们所追求的是明星的气质以及他们成功的经历。
他们不会经常无聊地去搜集明星的数据,更不会因为某一个明星而放弃自己的生命。
因为在他们眼里,自己崇拜的明星是他人生道路上一个榜样,追星是为了帮助自己进步。
许多明星之所以成名,是因为他们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
他们的人生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明星的质量都值得我们学习。
比如郑智化,他虽然是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毅然选择了自己所喜爱的事业——演艺。
他靠坚强的意志,唱出了许多好听的歌,大家都熟悉的《水手》就足以证明。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不值得我们崇拜吗?王杰也是一个有名的歌手,他的成名不是靠运气,而是凭自己的实力取得的,他所走的人生道路是艰辛的。
曾被生活所压迫的他,从未向命运低过头,他当过推销员,出租车司机,不管生活多么苦,他总是以微笑来面对,最终走向了成功。
难道这样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像这样的明星不胜枚举,这样的明星值得我们崇拜,值得我们敬仰。
愿真正的追星族越来越多,让追星不仅仅成为一种时髦,更多的是成为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