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心理测量:心理测量就是按规则给所考察对象的心理特性,在一定性质的量度系统,即在量表上指定值的活动。
2.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种,是更加符合实证科学精神与要求的心理测量中特别的一种。
其定义一般认为是行为样本的客观而标准化的测量3.行为样本:心理测验定义的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的意思有三:①测验所直接测察的是个体的外部行为;②这些外部行为应是所要观察的内部心理结构的代表性“行为样本”;③所测行为是否能构成代表性“行为样本”,要经实际检验由客观事实资料来确证。
4.心理评估:心理评估就是使用测验、行为观察、晤谈、个案资料研究和其他测评程序为达到对个体或少数人做出深入的心理评价,从而来进行收集和整合资料的活动。
心理评估是临床心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5.人格测验:人格测验的先驱是克雷佩林,他对精神病患者实施自由联想测验。
人格测验的原型即自陈问卷是伍德沃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编制的“个人资料调查表”。
往往表示测量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动机、兴趣、态度等特性。
6.常模参照测验:参照体系是常模,即所测试团体在所测特性上实有有水平的分布状态。
7.标准参照测验:参照体系是社会的应有要求即所设置的标准;这类测验上被试的表现,要跟社会设定的要求去作比较,看其是否达标,掌握的程度如何,这样来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
8.投射测验:测验刺激无组织,没有明确意义,问题模糊,对被试的作答内容要求并无明确规定。
9. 项目分析:项目分析就是对测验中每个项目的质量,都进行质和量两方面的分析评价,就是要分析项目的内容和形式。
对项目作质的分析,就是要分析项目的内容与形式。
对项目作量的分析,就是要收集实测资料,采用统计方法来分析试题的性能,主要包括难度和区分度等,并以此为筛选、修改项目提供实证依据。
10. 区分度:区分度又称项目鉴别力指数,一般用D 表示,是指项目得分对被试心理特质水平高低的区分鉴别能力,即项目得分的高低与被试实际能力或特质水平高低的一致性程度。
区分度(D)的取值范围介于-1.00至+1.00之间。
如果区分度D为正值,称作积极区分;D为0或负值则视为无区分作用或称消极作用。
具有积极区分作用的项目其D值越大,区分的效果就越好;区分度为0或为负的项目,性能自然都不好。
11. 团体内常模:团体内常模也称组内常模,通常是根据标准化被试样组的测验分数、经过统计处理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
1. 标准分数常模:是一种具有相等单位的地位量数,又称Z分数,是将原始分数的离均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
实际上,测验的实际得分是原始分数,标准分数即Z值是导出分数。
13. 量表剖析图:用一个直观、形象的剖析图,把被试在全量表中各分测验上得分的总形态表达出来,并具体说明被试各个分测验的实际表现以及彼此间的相对地位,即为测验量表剖析图。
14. 全国常模:根据样本的大小和来源,通常有全国常模、区域常模和特殊常模。
制定全国常模首先要样本容量很大,足以提供稳定的数值,其次被试的抽样比较复杂。
建立全国常模的目的是使不同地区被试的测验分数,能在一个统一的量尺上得到解释。
15. 信度: 信度就是测验抗干扰能力或者说所得结果一致性的指标。
从理论上讲,每个被试在测验工具上的所获分数都可以视为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真分数,即被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真实水平的取值;另一部分是测量误差。
16. 效度:效度就是测验测到它打算要测的心理特性的程度。
效度是测验质量的最根本的关键性指标,它所考察与评估的正式测验的正确有效性。
17. 效标:测验外变量的取值就被称为效标,因为它是用来判断测验是否有效的标准18.重测信度: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19.复本信度: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20.同质性信度:指测验内部所有项目间的一致性程度。
21.分半信度:将一个测验分成平行对等的两半后,被试在这个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21.评分者信度:指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被试作答反应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23.效度系数:用来描述效标关联效度高低的相关系数,根据测验分数与效标测量数据资料的形式,可选用积差相关、等级相关、点双列相关等来获得效度系数。
简答论述题第一章绪论1、心理测量的特点如何?心理测量就是按规则给所考察对象的心理特性,在一定性质的量度系统,即在量表上指定值的活动。
与物理测量相比,对人的心理特性的认识与测量有显著的特点,即心理测量具有间接性、相对性和主体间交往性的特点。
2心理测验的基本功能有哪些?心理测验的基本功能大体有:认识和鉴定个别差异的功能、描述的功能、诊断的功能、预测的功能以及评价的功能。
3、什么测验的标准化?区别标准化与非标准化的标志有哪些?标准化是所有测量活动走向科学化的共同要求。
就心理测量来说,标准化包括整个测验编制、施测与评分、分数解释等全部工作的标准化。
首先要求测验编制即测量工具的标准化。
是否经过项目分析和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是标准化测验区别于非标准化心理测量的重要标志。
其次,测验实施与评分的标准化。
测量时按规则进行的活动,目的在取得数量化认识。
要做到施测的的标准化务必使所有受测者都处在相同的条件下、平等的地位上,尽力排除施测者个人主观意愿和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
评分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心理学中特别应该重视的问题。
是否用测验指导书或测验手册来载明载明施测与评分时必须遵循的明确而规范的要求,也是标准化测验区别于非标准化心理测量的重要标志。
第三,分数解释的标准化。
根据心理测验所测个体内部心理结构的性质,所测结果可以按照两种方式来解释:一是参照社会提出的应有要求即标准来进行解释,这是许多学业成绩测验和职业能力测验所采用的办法;二是参照常模来进行解释,这是许多基本心理素质如智力、人格特点以及态度测量和情绪困扰评定等所采用的办法。
常模指的是打算要测的被试群体在所测特性上的一般水平及水平分布状态。
参照常模是用一种相对地位量数来描述被试的水平。
常模是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建立起来的。
是否建立了常模也是标准化测验区别于非标准化心理测量的重要标志。
解释分数的含义当然就应严格参照常模来进行。
总之,标准参照测验是否建立了“各等级能做什么”的说明书或表,常模参照测验是否建立了常模表,这是标准化测验与非标准化测量相互区别的又一重要标志。
4、心理测验与心理评估的关系如何?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种,是更加符合实证科学精神与要求的心理测量中特别的一种。
其定义一般认为是行为样本的客观而标准化的测量。
心理评估就是使用测验、行为观察、晤谈、个案资料研究和其他测评程序为达到对个体或少数人做出深入的心理评价,从而来进行收集和整合资料的活动。
心理评估是临床心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行心理评估收集资料的途径与方法,除了测验还有:1行为观察,这包括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和特设情境下的观察两种。
2 “晤谈”。
“言为心声”,通过言语交谈有可能更深入地了解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谈话有结构式与半结构式的。
3个案资料研究。
既包括相当正规地形成的个人资料(如学业成绩资料)也包括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资料(如日记、信件等)。
个案资料有助于全面了解一个人各个方面与各个时期的情况,很需重视。
4评定量表。
借助评定量表可以有针对地了解被评估对象某方面的心理状况。
评定量表有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两种,与测验不同,主要是受评者本人或熟悉受评者的他人根据平日的观察,对需考察的心理现象做出评定。
总之,心理评估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
使用多种工具来收集和整合资料的,而心理测量是只通过量化的方法,常在严格控制条件下使用标准化工具来收集资料的。
因此,心理评估与心理测量及测验是有区别的。
从收集资料方法的角度看,心理评估包括了测量与测验在内,但不限于测量和测验;它强调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并强调不能把任何一种方法收集到的资料绝对化,虽然这种方法本身显得相当科学有据。
心理评估是针对特定个体或少数个体的某种心理问题,连续不断的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是评估者以其关于所要考察评估的问题和涉及的特定人群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收集到的资料来进行专业判断的活动。
评估要收集、鉴别、分析、整合资料。
所有这种过程,都是做出专业判断的过程;是否能进行得有效取决于评估者的专业知识、经验、技能和修养。
评估中不但要收集量化资料,还要收集质性资料,不但要做出事实判断,还要做出价值判断,即实有的客观状态对满足主体的需要来说,其适合程度如何。
心理测量和测验只要求对人的的心理现象得出量化的认识,而心理评估是要在量化与质性资料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被评对象的心理客观实况跟主体需要关系的适应情况到底如何,即揭示出其价值意义的活动。
要不要进一步解释价值意义、做出价值判断,也是心理评估与心理测量和测验的区别之一。
因此心理评估结果形式也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表述,而常是一个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报告;其获得过程是从基本资料出发的分析推论过程,即前述的假设检验的专业判断过程。
心理评估的目的在于为决策服务;即为诊断决策,职业选择、治疗建议、教育计划的决策,乃至为司法决策等服务。
心理评估是临床心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心理测量中的统计技术1. 分别求出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中数和众数(1)3,4,6,7,9,8,9,8,9,1平均数6.4、中数5.5 众数9(2)3,2,6,2,5,6,2,9,6,8,1平均数4.5、中数5 众数6和22. 计算下列各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1)7,4,6,8,5,9,4,2,4,5 方差4.04 标准差 2.01(2)3,9,0,5,0,0,2,4,6,9,3,7 方差 9.83标准差3.143.考生甲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科目的成绩为90、70、80及三个科目成绩的平均数为96、75、83和标准差分别为12、8、10。
假定各科原始分数的分布均接近正态分布,试比较该生在三个科目上成绩的好坏。
根据公式英语成绩最好第三章测验的编制实施与评分1、简述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答: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包括1、确定测验目的2、拟定测验编制计划3、开发测验项目4、预测与项目分析5、合成测验6、测验的标准化7、测验质量的检验8、编写测验手册2、什么是施测过程的标准化?答:测验的标准化是指测验的内容、施测、评分以及解释分数的规范化、一致性与科学性。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测验内容标准化:标准化的首要条件是对所有被试施测相同或等值的题目。
2. 施测过程标准化:指让所有被试在相同的情境条件下接受测验,产生真实的行为反应。
这就要求施测时必须采用相同的施测与步骤,有相同的指导语和时间限制等。
3. 测验评分标准化:要做到:一是及时并清楚地记录被试的反应;二是要有计分键;三是将被试的反应计分键比较准确,对反应进行分类,并确定被试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