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学校心理学测量评估与诊断

第四章 学校心理学测量评估与诊断

第四章学校心理学的测量评估与诊断
第一节心理测量、评估、诊断概述
三个概念:心理测量,心理评估,心理诊断。

心理测量是心理评估的方法之一,评估还可以运用观察法,访谈法等。

心理诊断是在评估的基础上在临床的角度下结论。

心理测验、测量与评估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测量是评估的手段之一。

测量是用数字数量对变量进行描述的过程。

测验是又一定的题目组成用于测变量的工具。

测验是测量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评估的基础。

心理测验的种类:
按功能分:能力,人格,学绩。

按材料分:文字(纸笔)、非文字(操作)
按对象分:个体,团体
评估与咨询、干预的关系?
评估一定是基础,是咨询过程的组成部分,同时是检验干预效果的工具。

心理评估的模式:
医学模式(诊断),问题应对症状,质的差异
多元模式(测量),测量得分偏离常模,量的差异
整合模式(定性与定量结合)
心理评估的原则
发展原则——发展常模,发展过程,发展稳定性,共生现象。

第二节学校心理测量的基本技术
一、心理测量的特性
间接性
相对性
代表性
客观性
二、如何选择心理测量的工具
版权条件:是否有版权
标准化测验:经过标准化的程序进行编制,并按照标准化程序使用测验。

有信效度指标,并提供常模。

信度:智力测验在0.90以上,人格、态度测验在0.80以上,0.4一下不可信。

效度:内容效度,预测效度,构想效度。

常模:判断个别差异的依据和比较标准。

其他:难度和鉴别力,客观性,实用性,计分容易,经济性。

心理测量技术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对心理测量技术和测量内容要熟悉
二、对测量结果的解释要适度
三、组合测验
四、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测量
五、心理测量只是辅助方法
六、对测量结果要保密
七、心理测量要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服务
四、学校心理测量技术的基本技术
1.测量方法
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事前熟悉测量内容,反复练习。

长时间测量之间要有休息。

保证测量的客观性
2.测量时间
最好在上午,精神状态最佳
3.准备工作
预告、主试、环境等
例如测量环境:室内光线适当,温度适当。

安静。

五、学校心理测量的分类
1.学习问题:
智力测验
基础学力测量(入学前具备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测量
学习不适应心理测量
性格测量
常用专业术语:
CA实足年龄MA心理年龄(智力年龄)IQ智商EA教育年龄
2.适应问题
3.发展问题
这三类是交叉的,不是清晰区分。

第三节学校心理学诊断的基本技术
常见问题的诊断
一、学校恐怖症/学习压力症
儿童或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收到威胁性刺激,想从环境中摆脱出来而产生不快感、恐惧以及出汗、心跳增加等一系列生理反应。

藤井夫子1997。

症状
消化(呕吐恶心),呼吸(胸闷气喘),皮肤(多汗发疹),运动(紧张性头痛,关节痛),循环,泌尿生殖
诊断参考:
1.表情方面(焦躁不安,无精打采,讲话无力)
2.学习方面(成绩下降,信心丧失,)
3.人际关系方面(孤单一人)
4.来校情况方面(经常迟到早退,请假)
5.家庭情况方面
二、弱智
智力测验就可以检验了。

轻度弱智:70分以下,50分以下。

中度弱智:50分以下,35分以上
重度:20分以上,35分以下
最重度:20分以下
三、学习障碍
专门有一章(第七章)
四、语言发展障碍
五、注意缺陷——多动症
第一,发病年龄在七岁之前。

第二,精神机能和神经生理学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

(九个症状中至少出现六个,并且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
第三,行为多动性。

第四,情绪的冲动性问题。

(第三四条症状共有九个选项其中中符合其中六项以上,并持续六个月以上。

)第三四条是从多动方面,第二条是在情绪方面,可以不同时满足。

第五,以上症状会在各种场合中出现。

第六,排除由其他问题引起。

类型:混合型(二三四条都有)
内向型(第二条,)
外向型(不满足第二条,但满足三四条)
非定性注意缺陷——多动症(二三四都过半,但都不满足。

)六、精神障碍的诊断。

第一,语言、表情、情绪表现得异常。

(情绪方面)
第二,身体、感觉表现得异常。

(身体方面)
第三,思考、想象、观念表达的异常。

(认知方面)
第四,活动、行为的表现异常。

(行为方面)
(神经症患者有自知力,精神病是没有自知力的,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所以精神病患者情况要严重得多)
第五节智力测验
代表性智力测验:
1.斯坦福—比纳量表(斯皮尔曼二因素说:特殊因素和一般因素)
1905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测智龄
1916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推孟,提出比率智商)
1960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修订版
儿童组:2-5岁,每半岁为一组,6-14岁,每一岁为一组。

每组六个正式项目和一个备用项目。

普通成人组:优秀成人组。

1982年中国比纳测验(吴天敏修订版)适用于2-18岁被试,没岁3个项目,共51个项目。

词汇,区分,图画补缺,数概念,类比,迷津,备用(看图讲故事)2.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智力:个人有目的地行动、理智地思考以及有效地应付环境的综合能力。

组成:言语,操作
适用年龄:6-16岁
时间:一小时之内
评分方法:反应速度和正确性
结果:VIQ得分和PIQ得分
主要内容:常识,类同,算数,词汇,理解,背数,(前面是言语,后面是操作,每个的最后一个是备用测验),填图,图片排列,积木,拼图,译码,迷津。

施测须知。

还有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智力测验
3.瑞文推理测验
基础理论也是斯皮尔曼二因素论。

适用年龄:6岁以上。

时间30-45分钟。

组成:60张图片。

知觉辨别力,类同比较能力,比较推理能力,系列关系能力,抽象推理能力。

版本:标准推理测验,彩色推理测验,高级推理测验。

期中作业:瑞文推理测验实验报告。

第四节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的分类:客观性测验——利用量表与主观性测验——利用投射(主题统觉)
1.艾森克人格问卷
基于艾森克的人格结构论,三维度分为:内外倾(内外向),神经质(情绪不稳定性)和精神质(是一种固执性和倔强性)。

自陈量表
三个维度,四个分量表,加了一个l 测谎(掩饰性与社会朴实性)。

回答方式:是否。

计分方式:正向负向计分都有。

龚耀先修订版88题
陈重更85题和74
钱铭怡(北大)48题(简化了)
应用:公司管理等
儿童人格调查表
1977年,沃特(美国)
600个题目,31个分量表(3个效度量表)
青年人格调查表
1995年,9-19岁。

分四个分量表:内化外化行为、认知缺乏、社会退缩、社会技能缺失。

投射性测验,语句完成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罗夏墨迹测验,绘画测验(树木人格测量画,画人测验,家庭绘画测验,房树人测验)
画树测验理论依据:心理动力学
测量要求:五分钟之内在a4纸上画一棵树,用黑色铅笔,纸张要有编号、出生年月。

画完要问问题,树的名称,树上果子的名称,季节和时间,周围的环境,作画时的心情。

第六节行为评估
学校心理学家为了了解儿童,帮助儿童发现问题所在,进一步实施干预提供依据,并对干预效果预测的评估基本技术。

测量工具:
儿童行为核查表。

cbcl
儿童行为评价系统。

(目前没有中文版)
cbcl 1970年首次使用,后来出了父母版,教师版和自我报告版。

4-16 后来延伸为1-18岁
内容:社会能力和问题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