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疗效观察

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疗效观察

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门诊中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

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根据病情合理应用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针剂。

疗程5-7天观察两组咳嗽,咳痰方面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78.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60例,均根据病情使用抗感染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加用盐酸氨溴索针剂45mg/d静脉滴注。

对照组60例,根据病情使用抗感染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

疗程为5~7d。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症状,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1.3疗效判定标准显著有效:经过5~7天的治疗体温正常,咳嗽,咳痰等症状,体征都消失,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 反应蛋白恢复正常,胸片复查恢复正常;有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辅助检查中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接近正常。

胸片复查炎性病灶有吸收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用药72小时后,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治愈率71.7%,总有效率98.3%;
对照组治愈率48.3%,总有效率78.3%。

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n(%)
组别 n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 60 43(71.7) 16(26.6) 1(1.7) 98.3(59/60)对照组 60 29(48.3) 18(30) 13(21.7) 78.3 (47/60)与对照组比较采用x2检验,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讨论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人群都易感。

常见病因多由病毒,少数细菌引起。

可使鼻腔及咽粘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少量单核细胞浸润,有浆液性及粘液性炎性渗出[2]。

早期,气道上皮细胞的纤毛发生粘连、倒伏、脱失,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坏死、增生、鳞状上皮化生[3],病变可蔓延至细支气管和肺泡。

盐酸氨溴索主要作用于呼吸道分泌细胞,调节粘液性及浆液性物质分泌使浆液分泌增加还能够裂解痰液中酸性糖蛋白的多糖纤维,抑制粘液腺和杯状细胞中酸性蛋白合成,减低痰液的粘稠度,使痰液变得稀薄易于排出。

同时该药也增加呼吸道纤毛的运动频率和强度,促进痰液排出,增加呼吸道自净作用,当盐酸氨溴索浓度达到10-4mol/l时,能明显抑制组胺所诱发的平滑肌收缩;当浓度达到10-3~10-4mol/l时,豚鼠的肺平滑肌完全松弛,表明盐酸氨溴索有镇咳作用。

且对组胺诱发的气道平滑肌作用更明显[4]。

盐酸氨溴索药理作用有止咳化痰,抗氧化,
另为与抗生素协同治疗可升高抗生素在肺组织浓度。

临床应用也取得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琼.盐酸氨溴索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9,4(35),111
[2]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
[3]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
[4] 李月清盐酸氨溴索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分析,亚太传统医药杂志,2009,5(12),102-1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