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承包[2015]技案016号)合同名称:新疆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左岸泄水建筑物工程合同编号:KLBL-2014-TJ-001说明:本表一式四份,由承包人填写。
监理机构审签后,随同审批意见,承包人、监理机构、发包人、设计代表各1份。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进水口EL1745地质探洞封堵施工方案审核:校核:编制:编制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项目部编制时间:二〇一五年七月目录1 概况 (1)2 编制依据 (1)3 施工布置 (1)3.1施工交通 (1)3.2施工用水 (2)3.3施工用电 (2)3.4混凝土供给 (2)3.5制浆平台 (2)4 施工程序 (2)4.1混凝土封堵施工 (2)4.2仓面清理 (2)4.3回填灌浆管路安装 (3)4.4支立模板 (3)4.5混凝土拌制 (3)4.6混凝土浇筑 (4)4.7回填灌浆施工 (4)5 主要施工机械 (5)6 主要工程量 (6)7 施工人员 (6)8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7)8.1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7)8.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联合进水口EL1745地质探洞封堵施工方案1 概况新疆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境内,东距喀什约165km,北距乌恰县城约70km,距乌鲁木齐1606km,交通便利。
本工程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
水库正常蓄水位1770.00m,总库容2.62亿m3,电站装机容量23.33MW×3,主坝最大坝高92.50m,工程主要由大坝、泄水建筑物和发电引水系统、地面厂房等主要建筑物组成。
2#泄洪排沙洞地质探洞位于2#泄洪排沙洞附近,前期开挖平洞。
大坝蓄水后将位于上游正常蓄水位以下,为了今后蓄水后大坝的安全,根据业务联系单(KLB.S-SD-03),需对前期EL1745勘探探洞进行混凝土封堵。
探洞长度约为30m,截面形式为城门洞形。
2 编制依据《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1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报告单(承包)【2015】报告087号;业务联系单(KLB.S-SD-03);3 施工布置3.1施工交通由混凝土拌合站途经1#钢桥到达联合进水口,通过现有施工道路至EL1745平台进行混凝土浇筑。
3.2施工用水施工供水:拌合用水由水泵从克孜河抽取至过滤水池,经处理后再引至拌和站、拌合混凝土;临时施工用水主要为混凝土养护用水,采用联合进水口EL1775平台水箱引至工作面进行供水,可满足施工要求。
3.3施工用电施工供电:施工用电主要为混凝土振捣,钢筋加工及照明用电,采用联合进水口上游一台1000KVA的变压器,可满足联合进水口的施工用电。
为防止停电对混凝土施工造成影响,现场配备1台100kw柴油发电机备用。
3.4混凝土供给混凝土供给采用拌合楼集中拌制,10m³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搅拌车卸料进入泵车。
3.5制浆平台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在2#闸井后侧1745回填混凝土面搭设制浆平台,安装低速搅拌机,制浆量为200L/min,能满足各类灌浆要求。
4 施工程序4.1混凝土封堵施工混凝土封堵自洞内向洞口进行封堵混凝土施工,探洞高度较低,宽度较窄,振捣入仓很困难,一般的混凝土浇筑无法满足混凝土密实度的要求,因此采用级配低,自流性强的泵送C20二级配混凝土。
4.2仓面清理基础岩面经监理工程师组织联合验收签认后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首先清除岩基上的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并用风管将基岩面表面清理干净。
洞内杂物采用人工装编织袋,运至洞外。
4.3回填灌浆管路安装灌浆管材料采用φ50钢管,安装范围为顶拱120°,按25m、15m、5m三段布置(详见附图一),安装时用冲击钻在顶拱造孔,孔内插φ16钢筋固定,为保证固定良好,φ16钢筋间距2m,入岩深度0.4m,灌浆管焊接在固定钢筋上,每段管路安装完成后串联并接引至洞口处。
(灌浆管布置见附图一)4.4支立模板根据泵送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大的特点,确保模板和支撑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防止变形和漏浆。
本段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安装设置拉、撑加固设施,以防倾覆。
模板支撑采用普通脚手架管。
4.5混凝土拌制采用HZS75、HZS150型拌合系统拌制。
拌和设备投入混凝土生产前,按经批准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最佳投料顺序和拌和时间的试验。
混凝土拌和必须按照试验部门签发并经审核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
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应定时检测骨料含水量,必要时应加密检测。
4.5.1水泥水泥品种选用符合施工要求,优先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42.5,每批水泥发货时均附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资料,并现场试验合格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水泥入库要有明确的品种、标号、厂家、出厂日期等标识,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
4.5.2水混凝土拌制及养护用水均采用符合水质要求的水。
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磷酸盐、硫化物等含量均符合规范要求。
4.5.3骨料石子的级配、硬度、清洁度等以及砂子的细度模数、含泥量等要符合质量要求。
不同粒径的骨料应分别堆存,严禁相互混杂,应避免泥土和其它杂物混入混凝土骨料中。
4.5.4外加剂外加剂的质量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不同品种外加剂分别储存,在运输和储存中不得相互混装,以避免交叉污染。
外加剂使用时必须与水混合成一定比例的溶液,并搅拌均匀。
4.5.5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选定,并符合施工要求,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
泵送混凝土要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泌水小,不易分离。
4.6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好后,用10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施工现场,HB60混凝土泵泵送入仓,管道安装时注意管线垂直、转弯宜缓,泵送前先开机用水湿润整个管道。
泵送混凝土时,泵送管紧贴探洞最内侧洞顶出料,待最内侧顶端布满料后缓慢地拔管后退。
泵送中断时间限制在1h之内,以防止输送管内混凝土凝结造成管路堵塞,尽量避免泵送中断。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振捣,不得漏振。
由于探洞尺寸较小,振捣时须进入洞内工作面。
因探洞开挖断面顶部高度不一,岩石存在内凹现象,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使顶部高低不平的探洞浇筑密实。
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规定后,方可拆除模板。
4.7回填灌浆施工根据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本着就近、方便、易于控制的原则,制浆站布置在2#闸井后侧EL1745回填混凝土平台,施工供水采用联合进水口EL1775平台水箱引至工作面进行供水。
封堵混凝土施工后,对探洞顶部继续进行回填灌浆施工,使混凝土无法浇筑密实的区域封堵密实,然后进行下一循环的封堵混凝土及回填灌浆施工。
灌浆前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全面检查,对可能漏浆的部位进行处理。
回填灌浆在混凝土封堵施工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进行,灌浆分区按混凝土封堵施工时的浇筑段划分。
灌浆顺序由隧洞较低的一端向较高的一端推移。
灌浆压力拟采用0.2~0.3Mpa,具体灌浆压力根据施工时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灌浆浆液水灰比按照回填灌浆规范进行控制,注水灰比为O.6(或0.5):1的水泥浆,由制浆平台拌制完成后经管路输至进浆管。
在达到设计灌浆压力并停止吸浆后,延续灌注10min即可结束灌浆,扎管待凝。
5 主要施工机械主要施工机具表6 主要工程量7 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为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初步拟定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施工人员如下表:人员配备表8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8.1施工质量保障措施8.1.1严格按照“三检制”要求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筑严格执行“准浇证”制度;8.1.2加强技术交底及施工作业人员技术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8.1.3模板使用前,按照要求进行板面清理,并涂刷脱模剂,模板接缝部位增设海绵条防止漏浆、跑浆;模板校正后,按照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准备作业;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看护,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8.1.4混凝土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制,加强对骨料含水率、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8.1.5混凝土拆模后,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防止碰撞或污染混凝土表面。
8.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8.2.1详细制订各专业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如机械工、模板工、钢筋工等工种的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教育的内容应主要体现在技术操作规程上,写明要领,指出安全习惯和关键问题,并尽可能把操作步骤表达清楚。
建立班前活动制度,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各班组负责人应做好本班组的安全教育工作,并对班前安全活动进行记录。
8.2.2施工员、专职安全员在各分项工程施工前,要进行详细可靠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要包括:(1)常规操作要求、施工规范要求。
(2)根据施工内容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3)按有关施工安全操作的要求,对关键工程实行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如施工现场临时施工用电、施工机具安全使用等。
8.2.3施工现场挂好醒目的安全标志、安全宣传牌,警示、提醒每个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注意安全,防止人员发生意外。
作业环境合理采用不同的色彩,尽量减轻作业人员眼睛及全身的疲劳,降低事故频率。
8.2.4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要求配戴好安全帽,凡衣冠不整、穿拖鞋者一律不许进场,对发现违规者予以罚款处理,屡教不改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安全帽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