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施工支洞混凝土封堵施工措施

3#施工支洞混凝土封堵施工措施

3#施工支洞混凝土封堵施工措施1、概况1.1编制依据(1)《3#、4#施工支洞开挖支护施工技术措施》(714JV/BCC//2008);(2)《关于重新提交尾水系统施工支洞开挖支护施工技术措施的函》批复(BCC/714JV/106/2008);(3)《尾水调压室阻抗隔板以上混凝土浇筑施工措施》(714JV/BCC/255/2012)(4)《进厂交通洞标准段衬砌混凝土施工措施》(714JV/BCC/291/2009)(5)《水工隧洞设计规》DL/T5195-2003(6)《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7)《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93)(8)《水工混凝土施工规》(DL/T5133)(9)《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DL/T5169-2013)(10)《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DL/T511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1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3等相关技术规(13)《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补充》[DGS-SG-2008-009(补1)]。

(1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15)大岗山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建筑工程招、投标文件1.2 工程概述3#施工支洞开口于进厂交通洞(厂交)0+182.80桩号,开口高程为EL965.243m,按照纵坡i=12.634%坡降至2#尾调室下游侧边墙,终点高程为EL948.00m。

3#施工支洞洞长136.477m,为城门洞型,开挖断面尺寸为4.5×5.0m(宽×高),平面布置详见《3#施工支洞混凝土封堵施工措施附图01》。

3#施工支洞封堵堵头设计长度为6.75m,与进厂交通洞交叉口处边墙采用C20W6F50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厚度与现有边墙厚度一致,具体措施见《进厂交通洞标准段衬砌混凝土施工措施》。

1.3主要工程量表3#施工支洞混凝土封堵工程量表本表工程量仅供参考,最终工程量以实际发生量计。

2、施工重难点及存在的问题(1)由于3#施工支洞总长为136.477m,坡度为12.634%,且3#支洞为下坡洞,混凝土浇筑时只能用砼罐车采用倒车的方式运输泵送工作面,混凝土运输难度及安全隐患均较大。

(2)由于2#尾水调压室边墙已浇筑完成,3#施工支洞靠2#尾水调压室侧已封闭约18个月,而3#施工支洞洞长136.477m,纵坡为12.634%,洞气流循环基本停止,空气质量差,如何保证作业人员健康安全施工是重点。

3、施工布置3.1 施工通道3#施工支洞封堵段材料运输通道:仓库→3#公路→1#公路→进厂交通洞→3#施工支洞→施工作业面。

3#施工支洞封堵段混凝土运输通道:A场地拌和系统或B渣场拌和系统→进厂交通洞→3#施工支洞→施工作业面。

3.2施工用风、用水、用电3#施工支洞封堵部位供水、供电根据“就近原则”直接在地下厂房现有水、电系统引接;施工用风采用1台20m3移动式空压机进行供风。

3.3施工排水3#施工支洞纵坡为-12.634%,坡度较大,在清洗完仓面之后出现的施工积水采用5kw 潜水泵并接一级增压泵抽排至进厂交通洞排水系统。

3.4施工照明施工照明用电主要从地下厂房现有配电系统引接,施工支洞增加白炽灯辅助照明。

4、封堵设计4.1设计标准3#施工支洞封堵段紧靠2#尾水调压室下游侧边墙布置,开挖底板高程EL948m,为有压洞。

根据5#施工支洞砼封堵长度计算方法,洞最大水压力按照尾水调压室发生最高涌浪工况时控制,尾水调压室最高涌浪高程为EL972.076m,3#施工支洞底板面最低高程为948.0m。

假设堵头和围岩均为刚体,水头推力均匀的作用在堵头横截面上,则3#施工支洞设计水头为972.076-948.0=24.076m,设计取值为25m。

粘结力有效面积系数a取值根据《水工隧洞设计规》明确粘结力有效面积是不计顶拱与围岩的接触面积,因此按照封堵混凝土顶拱部位和岩石脱开情况,取值a=0.5进行以上封堵长度的计算。

4.2 混凝土封堵长度设计1、计算公式(1)力学公式L=Kγ水×Hω×[f′ω(γ混凝土-γ水)+c′S×a]-1式中:L--堵头设计长度(m);K--安全系数,(设计K=3);γ水--水的容重(1.0×10-2MN/m3);H--作用水头(m);ω--堵头截面积(m2);f′--抗剪断摩擦系数;γ混凝土--混凝土容重(2.3×10-2MN/m3);c′--周界粘聚力;S--堵头周长(m);a--粘结力有效面积系数。

(2)经验公式L=HD/50式中:L--堵头设计长度(m);H--作用水头(m);D--混凝土堵头的等效直径(m),D=(3ω/π)0.5。

(3)计算参数取值K--安全系数,设计K=3;H--作用水头;f′--抗剪段摩擦系数,取f′=0.70;c′--周界粘聚力,取c′=0.5MPa;a--粘结力有效面积系数,取a=0.5。

2、计算结果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将作用水头,按照尾水调压室最高涌浪高程为EL972.076m,3#施工支洞横截面积为20.9m2,堵头周长为:17.4m,以上公式中的f′--抗剪段摩擦系数值和c′--周界粘聚力的取值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93)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表C.0.1、岩体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表C.0.2,结合3#施工支洞和尾水调压室连接部位地质情况,该段围岩类别主要为Ⅲ类和Ⅱ类围岩,在实际参数取值时,为了安全起见,根据最不利围岩类别(Ⅳ类围岩)进行取值。

将以上数据先代入力学公式进行计算得:L=3×1.0×10-2mn/m3×25×20.9×[0.70×20.9×(2.3×10-2mn/m3-1.0×10-2mn/m3)+0.5MPa×17.4×0.5]-1=3.45m。

再将以上参数代入经验公式计算得:L=25×[(3×20.9/3.14)0.5]/50=3.96m。

以上计算结果为3#施工支洞堵头设计长度,封堵长度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3#施工支洞封堵长度计算结果根据招投标文件及技术规要求,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3#施工支洞封堵施工型式拟定为:3#施工支洞在紧靠2#尾水调压室下游侧边墙处布置长度6.75m的混凝土堵头,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C20W6F50二级配。

同时为了加强混凝土与围岩的黏结力和提高整体稳定性、密实性,3#施工支洞封堵段顶拱预埋灌浆管进行回填灌浆。

4.3 混凝土封堵段抗滑锚杆设计为增强封堵体抗滑力,拟在封堵段边墙及顶拱布设锚杆,参数为Φ25,L=3.0m,@1.5×1.5m,入岩2.0m,外露1.0m,梅花型布置。

4.4 混凝土封堵段回填灌浆设计为了安全起见,在封堵混凝土顶拱部位增设回填灌浆,以提高封堵混凝土和围岩的粘结力和整体性。

4.5 混凝土封堵段设计施工项目封堵主要工程项目有:锚杆施工、堵头模板安装、预埋灌浆管、封堵混凝土浇筑、回填灌浆、与进厂交通洞交叉口边墙混凝土浇筑等。

5、施工程序5.1 3#施工支洞封堵施工程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3#施工支洞封堵施工程序为:封堵段清基、混凝土凿毛→锚杆施工→封堵段混凝土浇筑→与进厂交通洞交叉口边墙混凝土浇筑。

5.2 3#施工支洞混凝土分仓3#施工支洞混凝土封堵段全长6.75m,分为1仓进行封堵;3#施工支洞与进厂交通洞交叉口边墙分为1仓进行封堵;共计分为2仓,详见附图02。

6、施工方法3#施工支洞封堵段设有锚杆,在砼封堵前先进行锚杆施工,采用φ48钢管搭设施工脚手架作为锚杆施工平台,脚手架间距1.5m,排距1.5m,步距1.5m。

脚手架上部铺设双层竹条板或者5cm厚木板。

封堵段堵头模板采用P3015、P1015钢模板拼装,局部采用2cm 木板拼缝,模板采用φ48双架管做纵横向背担,背管采用φ14拉筋与底板插筋焊接牢固。

在仓采用φ48钢管搭设脚手架作为泵管支架及浇筑人员操作平台。

堵头模板顶部预留1.0×1.0m高进人孔,待砼浇筑至顶拱后及时进行封堵。

3#施工支洞堵头段封堵及进厂交通洞边墙采用6m3/9m3罐车将砼运输至施工作业面,均采用泵送入仓,人工平仓。

6.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锚杆施工→基岩面清理→预埋件施工→模板施工→仓位验收→砼浇筑→拆模、养护→回填灌浆。

6.2 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完成施工支洞混凝土封堵段的高压线路、系统风水管等障碍物的拆除工作。

(2)人员、设备、材料就位,并组织交底。

(3)清除支洞底板松动的浮渣。

(4)现场风、水、电就位。

(5)在堵头侧施工通道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栏杆。

6.3锚杆施工锚杆施工采用φ48钢管搭设脚手架施工平台,平台间距1.5m,排距1.5m,步距1.5m。

施工平台上部铺设竹条板或者5cm厚木板,并铺挂安全防护网。

封堵段边顶拱锚杆采用YT-28手风钻造孔,采用麦斯特注浆机注浆。

6.4基岩面清理锚杆施工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前,人工清除仓的杂物、浮皮、松动岩块及木屑,并将松碴搬运至仓外堆积,而后用渣车集中转运至洞外;仓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保持清洁、湿润并要排出积水。

基岩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仓面准备工作。

6.5预埋件施工封堵前需预埋回填灌浆管,回填灌浆管采用φ25镀锌钢管。

主管和支管分别埋设于洞轴线左右60°围,回填灌浆围为顶拱90°围,分5组共10根,每组有1根进浆管和1根排气管组成。

回填灌浆每根主管上间隔4.0m布设一根灌浆支管,灌浆主管要求尽量紧贴岩面,主管与支管采用三通丝扣连接,支管深入基岩10cm,灌浆管埋设前需提前对岩面预埋支管处进行造孔,孔深10cm,孔径不小于38mm,为了避免造孔需重复搭设排架,回填灌浆造孔在施工锚杆孔的同时一起完成。

灌浆管固定在顶拱已施工锚杆上。

为了保证灌浆质量,所有预埋管的接头必须牢固,不得漏水、漏气,用丝扣或者包扎的方法连接,不得漏入水泥浆。

所有预埋管路要固定牢靠、可靠,砼浇筑过程中严禁损伤,保证存活率。

6.6模板施工3#施工支洞堵头段封堵及进厂交通洞边墙模板均采用P3015、P1015钢模板,局部采用2cm木模板进行拼缝,采用φ48双钢管作纵、横向背担,纵、横向背担间距均为60cm。

施工支洞封堵砼模板拉筋采用φ14@60cm×60cm分别与洞边顶拱锚杆和底板插筋焊接牢固,底板靠端模侧设置2排Φ22,L=0.6m,入岩40cm插筋,用于拉筋施工。

堵头模板安装过程中,在顶拱预留1m×1m进人孔,待浇筑至顶拱时,再进行该预留孔封堵。

立模前,模板表面涂脱模剂,重复使用的模板必须校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