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3-6岁肥胖儿童自我评价状况分析单位名称:永康市大司巷幼儿园作者:郑亦飒摘要本文依据皮尔斯和汉斯(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设计访谈问题,采用访谈形式请肥胖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各20名进行自我评价;采用观察法持续客观记录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的生活活动;采用访谈法收集他人对肥胖儿童的评价。
通过对研究内容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肥胖儿童在躯体外貌、合群、焦虑三个维度上的自我评价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体重儿童,其他三个维度无显著性差异;他人对肥胖儿童躯体外貌维度的评价最低,成人的评价低于正常儿童。
1导论1.1研究背景现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不当的饮食模式,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肥胖的症状,肥胖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一般认为,肥胖不仅会对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还会对儿童的心理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
事实是否如此呢?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浙江四所幼儿园里的在读儿童进行调查,以了解肥胖是否对儿童自我评价产生影响,到底在哪些方面产生影响。
1.2主要研究问题本研究假设肥胖对3-6岁幼儿的自我评价存在一定的影响,主要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在自我评价方面所存在的现象与问题,以皮尔斯和汉斯(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简称PHCSS)的6个分量表,即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为基础设计访谈问题,对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测评与分析。
本研究主要研究的问题如下:(1)肥胖儿童的自我评价分析;(2)他人对肥胖儿童的评价分析;(3)肥胖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分析1.3研究价值儿童的自我评价与情感密切相关,对自己评价高的儿童,经常表现出开心、积极的情绪,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强,他人对他们的评价高;而对自己评价不良的儿童,则时常产生悲哀、沮丧的消极情绪,这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往往较弱,同伴对他们的评价也比较低。
对于幼儿来说,能对自己有一个积极的评价并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助于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促使其心理健康,帮助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研究旨在研究单纯性肥胖对儿童自我评价有无影响,到底在哪些方面有影响,该研究成果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帮助教师、家长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教学。
2研究综述2.1儿童肥胖的定义及弊端2.1.1儿童肥胖的定义儿童肥胖症是能量摄入和消耗不平衡而导致皮下脂肪堆积过多的一种病症。
本研究中的儿童肥胖度为轻度肥胖与中度肥胖。
2.1.2儿童肥胖的弊端研究发现,儿童肥胖在短期内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阻碍身体素质的发育并引发心血管疾病、哮喘等一些临床症状;从长远的角度分析,肥胖还将影响儿童的受教育程度、增加成年时发生心血管系统疾患的危险和死亡率1。
肥胖儿童胸部脂肪较多,容易气促、呼吸困难,脑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造成患儿嗜睡、记忆力减退、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进而影响智力2。
而美国宾州大学的研究证明女孩在幼儿期时肥胖,其提早进入青春期的几率较高;儿童过度肥胖还会导致成年后性功能低下,甚至终生不育。
儿童肥胖更会对儿童心理造成影响。
现社会对肥胖具有一定的偏见,肥胖儿童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他人的嘲讽甚至差别待遇,这会影响肥胖儿童社会适1彭云,程茂金.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13(21).2汪志超.5-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126.应与心理发展,进而发展成内向、焦虑、抵触心理严重的个性特征,而这些心理行为特点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深远的消极影响。
2.2自我评价的相关理论2.2.1自我评价的定义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儿童在别人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3。
2.2.2自我评价对肥胖儿童的作用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儿童进行自我验证,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会促使幼儿更努力地表现、完善并提升自己。
如果肥胖儿童能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而努力地改变现状以寻求认可,比如运动减肥、主动热情地与同伴交往等等。
反之,如果肥胖儿童儿童不能正确的自我评价,则无法意识也无法改善自身问题,长此以往只会加重肥胖导致的负面影响。
3研究步骤3.1研究对象本研究随机选取了浙江省四所幼儿园40名在读幼儿(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各20名)以及这些幼儿的教师与家长作为研究对象。
从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看,学前儿童正值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够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从幼儿肥胖的发病情况看,学前儿童的肥胖发病率最高,因此选取在读学前儿童有助于研究的进行,也能保证较好的信效度。
幼儿的评价受主观影响较大,通过带班教师较为客观的评价可以提高研究信效度;通过多位家长的评价可以初步反映社会舆论对肥胖儿童的态度。
3自我评价[EB/OL]./doc/1336423-1412908.html,2016-03-16.3.2研究方法(1)访谈法:根据研究目的,制定好访谈提纲,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不同人群对于肥胖儿童的评价。
(2)观察法: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的情景下,通过感官或一些设备,对肥胖儿童进行连续的直接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
(3)个案研究法:把实际情景中遇到的问题或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当肥胖儿童做出某些比较特别的行为时,对这种行为加以分析研究。
3.3研究过程(1)征求幼儿园园长的同意,筛选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再随机选取20名正常体重儿童进行对照研究。
(2)与带班老师沟通后,先与幼儿建立一定的感情基础,再连续观察肥胖儿童的生活活动。
(3)在舒适自然、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境下,按着预先设计好的访谈提纲,与幼儿进入一对一的访谈环节,再以自然的形式结束对话。
(4)访谈带班教师,客观全面的评价肥胖儿童(5)访谈幼儿家长,了解家长们对肥胖儿童的评价趋向。
(7)将访谈录音转换成文字,查阅相关理论知识作为依据,严谨分析研究。
4研究分析4.1肥胖儿童的自我评价分析肥胖儿童对躯体外貌的自我评价较低,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肥胖儿童均能对自己躯体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能意识到自己的身材处于肥胖的状态;但每位幼儿评价自己外貌时都是自信的。
当访谈问及“你觉得自己胖吗”时,大多数的幼儿都流露了害羞的情绪,然后不好意思的承认,只有两名肥胖男孩和一名肥胖女孩大方地承认自己身材胖。
当访谈问及“你觉得自己好看吗”时,每位幼儿的反应都是如出一辙的“好看”。
小A虽然很胖,但是她特别的爱美,她的发圈和发夹是班里最多的,发型和衣服也总是变着花样来。
每次有人问“你胖吗”,她总是害羞半天然后说“胖啊”;但是问到“你漂亮吗”或是夸她好看时,她的反应就很快“我很漂亮的”。
肥胖儿童合群维度的自我评价较低,分析结果表明肥胖的男孩对自己的评价高于女孩,他们普遍表示自己有交往亲密的伙伴,也很喜欢和同伴相处。
肥胖的女孩虽然也喜欢和同伴相处,但出于害羞或性格问题,显得稍微有些被动,当提问“你平时最喜欢和谁玩”“能和我说说你的好朋友吗”时,她们基本都说不出同伴的名字而选择转移话题。
案例2:小B(化名),男,中班,中度肥胖。
小B是幼儿的“小名人”,因为他体重都快超过有些老师了。
也正因为高高大大的身材,他无形中就变了班里的“孩子王”,总有一大堆孩子围在他身边和他一起玩游戏,他开朗大方的性格也帮助他交了很多好朋友。
案例3:小C(化名),女,大班,轻度肥胖。
小C是个比较内向害羞的女孩子,她总是安安静静的看书、认真的上课,但是参与集体活动的时候,喜欢徘徊、犹豫在其他小朋友身边,慢慢的参与到游戏中以后就能和大家玩成一片。
小C没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很多时候她都是一个人。
肥胖儿童焦虑维度的自我评价较低,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肥胖儿童都有减肥的想法与意愿,有些想减肥的欲望十分强烈,他们不喜欢被人评价身材,会因为他人的评价感到生气或伤心。
当提问“被别人说胖的时候一定很生气吧,居然说这么过分的话”,这些肥胖儿童都可以举出好多“被嘲笑或排斥”的例子,当他们说起这些回忆时,情绪是很激动的,表现出了生气、愤懑、伤心、难过之类的情绪。
案例4:小D(化名),女,小班,轻度肥胖。
小D自己意识到自己体重过重,所以会有想减肥、不想长肉的想法。
比如小D吃饭的时候会拒绝吃肉,因为她觉得吃肉就会长肉;不喜欢吃冬瓜,但得知吃冬瓜可以帮助减肥的时候,她选择大口的把冬瓜全部都吃掉,她会考虑到体重问题而选择控制自己的行为。
小E上次的体检报告是轻度肥胖,老师放学以后和小E妈妈交流了这个情况,他在一旁听见后一直催着妈妈走,接下去的好几天都不肯理老师。
有次家长逗他,他就生气地跺脚,嘴上大喊“不准说我胖”。
肥胖儿童对智力与学校情况、行为、幸福与满足这三个维度自我评价良好,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结果发现评价符合客观准确。
这些肥胖儿童都很喜欢看书、画画、唱歌,喜欢听老师上课学习知识和本领;也很喜欢参与户外体育活动;每个孩子都喜欢自己的家庭、班级,都能感到快乐和幸福。
通过对肥胖儿童自我评价的分析得出,虽然肥胖儿童在一些维度上的自我评价较低,但总体的评价结果还是比较积极正面的,这些肥胖儿童都能意识到自己躯体上的不足并愿意改善;都有强烈的、与人交往的意愿;都喜爱上幼儿园、喜爱读书学习各种本领;都喜欢参与各项体育活动;都喜欢自己的家人朋友,能发自内心的感动开心与幸福,感激父母给予的一切。
4.2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自我评价的差异性分析在躯体外貌维度上,肥胖儿童的自我评价比较低,他们都能意识到自己比正常体重的儿童要胖,在访谈的过程中带有一定的抵触和回避情绪;而正常体重儿童对躯体外貌的自我评价普遍较高,情绪稳定且自信。
在合群维度上,绝大多数正常体重儿童的自我评价都高于肥胖儿童,他们基本都有一个或多个亲密的好朋友,只有个别正常体重儿童不知道如何与同伴交往,并流露出渴望拥有好朋友的情绪。
肥胖儿童的自我评价两极分化明显,男孩比女孩的自我评价高,普遍拥有亲密、固定的好朋友。
在这个维度上,正常体重儿童的自我评价最高,肥胖男孩次之,肥胖女孩的自我评价最低。
在焦虑维度上,正常体重儿童的自我评价基本高于肥胖儿童,肥胖儿童对于别人的嘲笑和排斥他们反应强烈,都有不同程度的、想要减肥的意愿。
极个别正常体重儿童对焦虑的自我评价较低。
在其他三个维度上,肥胖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的自我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都表现出了热爱学习、热爱体育活动、对生活满意且感到幸福的情绪。
相对于正常体重儿童,肥胖儿童在躯体外貌、合群、焦虑维度上的自我评价较低,但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行为、幸福与满足维度上的自我评价是基本一致的。
虽然正常体重儿童对自身的形象比较自信,但肥胖儿童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智力能力、幸福指数也一样充满自信,而且合群与焦虑问题不光光会出于肥胖儿童身上,其他正常体重儿童也同样可能遇到这些问题,只是肥胖儿童的问题更加突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