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23卡罗纳同步练习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练习 (共5题;共34分)
1. (4分)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文章背得________
________地读书________地写作
2. (6分)组词。
因________ 回________ 为________
你________ 笑________ 流________
3. (5分)请你从下面的词语中找出近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懒惰苍白勤劳凋零悲哀
凋谢喜悦红润叮咛幸运
嘱咐不幸盛开怜悯哀怜
4. (4分)选择合适的词语搭配。
蜻蜓________ 房前结网
蝴蝶________ 花间忙
蚯蚓________ 土里钻
蜘蛛________ 半空飞
5.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小月亮
张君超
农村人除了春节过得相当隆重之外,其次便是中秋,因为这与庄稼收获有关。
我从六岁便和母亲开始下地种田,一泻千里的鲁西平原,黄绿层接不穷,一如海浪涌动着希望和激情。
我实在不喜欢钻玉米地,矮小的身子还够不到玉米棒,走不好还会把脚迈到某位老人的坟头上,一边祷告,一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出如迷宫般的屏障,顾不得汗水,顾不得身上被刺的灼痛,头发上、眉毛上、浑身上下沾满了白色玉米穗屑儿,样子极其狼狈不堪。
那时候,父亲刚师范毕业在离家很远的乡镇教学,大多数时间我是和母亲度过的。
白天把玉米摘完,用镰刀割出一条小路,我们把玉米捡拾到地排车上,那夜,月亮着了素白色衣服,周围闪着光芒,照亮了我和母亲回家的路途。
娘,该是中秋了吧?我询问,她伸伸腰,抬头望着月亮。
是呀,回家给我们君超煮豆子、玉米吃。
我兴奋地点点头。
我又问母亲,娘,能多加点糖吗?她回头冲我笑笑,干脆地说能。
紧挨着玉米地旁边就是豆地,农村人种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换些钱或煮了放入罐子里做成菜吃,配着萝卜居多。
这个时节的豆子饱满,一碰如调皮的孩子蹦蹦跳跳地出来,到处都是小东西的影子。
母亲轻轻地握住豆柄,迅速地用镰刀把它割下,递给我放在包袱里。
接着,母亲叮嘱我弯腰去捡落在地上的豆子,她说,这是小月亮。
中秋节夜里,我就这样拥有了繁多的小月亮。
乡下没有煤气,就连烧蜂窝煤也是点着数。
母亲把豆子和玉米洗干净,倒入井水,木头在灶膛里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声音至今我仍记得清楚。
揭开大木头圆锅盖后,满屋子里都是玉米和豆子的香甜气息,母亲试着捏了捏,直到她说“熟啦”的时候,我才把口水咽到肚子里。
直到成年,我仍然对豆类的食物情有独钟。
在异乡生活了八年,每过中秋,心里依旧怀恋乡下的暖月清辉,万物静寂,口齿生香。
(1)请你根据意思填写文中的成语。
①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
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________
②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上面。
________
③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
________
(2)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我从六岁便和母亲开始下地种田,一泻千里的鲁西平原,黄绿层接不穷,一如海浪涌动着希望和激情。
________
②这个时节的豆子饱满,一碰如调皮的孩子蹦蹦跳跳地出来,到处都是小东西的影子。
________
(3)选文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我”从玉米地“逃跑”时的动作,你从中体会到“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题目中的“小月亮”指的是什么?“小月亮”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一、基础练习 (共5题;共34分)
1-1、
2-1、
3-1、
4-1、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