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3卡罗纳 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3卡罗纳 精品教案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意大利的小男孩,他叫卡罗纳,是一个遭遇不幸的孩子,大家是如何对待他的?大家的言行会让我们受到什么启发?
二感受不幸
卡罗纳遭遇到什么不幸?此时的卡罗纳是什么样的呢?
读读课文,找到相关语句,谈谈体会。

1.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

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通过“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两腿不稳”可以看出,妈妈的去世让卡罗纳伤心到了极点,他不断地哭,晚上梦到妈妈,睡不好,他十分伤心、难过。

2.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从下文中可以看出卡罗纳走进教室又想起妈妈,妈妈以前总来送他上学,关心他的
学习,现在他失去了妈妈对他的关爱,非常难过。

3.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一个细小的情节都会刺激卡罗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妈妈太爱他了,他也太爱妈妈了,妈妈的去世对他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

……
教师总结学习方法:请同学们抓住重点词句,并且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深入体会人物的感受。

读出卡罗纳的伤心、痛苦。

教师:这么伤心,这么可怜,是因为卡罗纳失去了妈妈,遭到了不幸,但我觉得他也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三感受幸福
再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用心去感受,画出有关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继续依据分析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方法加以体会。

)
交流参考:
1.他得到老师的关心,所以是幸福的。

(1)老师就对大家说:“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

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

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2)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

孩子,你要坚强哟!”
老师拉卡罗纳到胸前,鼓励他从痛苦中站起来,要坚强。

2.他得到同学的关心。

(1)他到校后,大家听从老师的教导,庄重严肃,没有人放声大笑。

(2)当他在课上大哭时,“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
“放、贴、别哭了”,简单的动作、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我”对卡罗纳的关心,卡罗纳感受到了,他虽然什么也没说,也没有抬起头来,但他把手放在了“我”的手上。

(3)当妈妈接“我”,“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时,“我”“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我”这个举动,对卡罗纳来说是莫大的安慰,他感受到失去了妈妈,并没让他成为孤独的人,他得到了“我”的关爱。

3.他得到了周围人的关爱。

(1)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2)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周围所有的人都关注卡罗纳,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避免勾起卡罗纳的回忆。

教师:这同情、怜悯包含着周围人对卡罗纳深深的爱!
配乐读全文。

四总结
对于我们周围那些遭遇不幸的人,我们应该怎样给予他们关爱呢?也许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挽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就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关爱。

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人的关爱下,一定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1.这虽是一篇略读课文,但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

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重点部分,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指导学生一步步细读解疑,方能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教师可淡化“悲痛”部分,强化“关爱”部分,紧抓“在卡罗纳最悲痛的时候,大家是怎么献出自己的一份份关爱的”这一统领性的问题,贯穿全文重点部分,引导学生细细品读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时大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是每一个眼神,品词析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浓浓的爱意,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古人曾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因为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中,才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本文的重点是大家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中所表达的关爱。

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抓住文本,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创设情境的引读,总领描写大家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引导品味关键词语,让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把爱化作可触摸的东西,用一根红线把文章主要内容串起来,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词的理解。

通过一次次深情品读,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震撼,感情达到高潮。

1.照样子,搭配词语。

例:可爱的——白兔(毛茸茸的白兔)
2.课文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大家对卡罗纳的理解和关爱?
3.放学后,当“我”扑进母亲怀抱的时候,母亲为什么把“我”推开,还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4.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为他做些什么?
1.作者简介
亚米契斯(1846~1908) 意大利作家。

他20岁时从军校毕业,加入军队,开始写一些具有爱国风味的短篇故事,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意大利军旅生活》。

退役后,他担任军事刊物的记者,发表了许多特写、报道、短篇小说,汇集为《军营生活》出版。

他曾游历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其中著名的有《西班牙》《伦敦游记》等。

他以明快、新颖的笔触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穿了向意大利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

他的许多作品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穷困的生活和淳厚、朴实、友爱的品德,同时提倡宽容、博爱的精神。

2.《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在亚米契斯的作品中应该说是行销最广的。

在意大利的儿童读物中间,这一部要算是最普遍的了。

这部书的写作目的,是打算写出儿童中间的友情,不为阶级及社会地位所阻隔的友情。

他在这书里把小学生的世界活泼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爱的教育》一书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

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主人公恩里科的日记;他的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十则小故事。

《爱的教育》曾经陪伴过无数人成长,更感动过亿万人的心,让每个读者都意外地看见了自己不为人知的智慧深度和感性本质,它真是所有热爱这个世界的朋友的心灵经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