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理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理

1拿到试卷:熟悉试卷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一般来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

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虽然考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答题策略答题策略一共有三点: 1.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

2. 先小后大。

先做容易拿分的小题,再做耗时又复杂的大题。

3. 先局部后整体。

把疑难问题划分成一系列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每解决一步就能得到一步的分数。

4学会分段得分。

不会做的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题目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

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

如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果题目有多个问题,也可以跳步作答,先回答自己会的问题。

5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考试时,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多数学生很难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6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

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

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

7要学会“挤”分考试试题大多分步给分,所以理科要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文科尽量把要点写清晰,作文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

考试时,每一道题都认真思考,能做几步就做几步,对于考生来说就是能做几分是几分,这是考试中最好的策略。

8检查后的涂改方式要讲究发现错误后要划掉重新写,忌原地用涂黑的方式改,这会使阅卷老师看不清。

如果对现有的题解不满意想重新写,要先写出正确的,再划去错误的。

有的同学先把原来写的题解涂抹了,写新题解的时间又不够,本来可能得的分数被自己涂掉了。

考试期间遇到这些事,莫慌乱!不管是大型考试还是平时的检测,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突发情况。

遇到这些意外情况应该怎么办?为防患于未然,老师家长们应该在考前给孩子讲清楚应急措施,告诉孩子遇事不慌乱,沉重冷静,必要时可以向监考老师寻求帮助。

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数学(普理)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命题“若am2<bm2,则a<b”的逆命题是真命题B.设a,b是向量,命题“若a=-b,则|a|=|b|”的否命题是真命题C.命题“p∨q”为真命题,则命题p和q均为真命题D.命题“?x∈R,x2-x>0”的否定是“?x∈R,x2-x≤0”2.“对x∈R,关于x的不等式f(x)>0有解”等价于( )A.?x0∈R,使得f(x0)>0成立 B.?x0∈R,使得f(x0)≤0成立C.?x∈R,f(x)>0成立 D.?x∈R,f(x)≤0成立3.若双曲线C以椭圆+=1的焦点为顶点,以椭圆长轴的端点为焦点,则C的方程是( ) A.-y2=1 B.-+y2=1 C.-=1 D.-=14.已知方程mx2-my2=n,若mn<0,则该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是( )A.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B.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C.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 D.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5.已知过抛物线y2=6x焦点的弦长为12,则此弦所在直线的倾斜角是( )A.或 B.或 C.或 D.6.若椭圆+=1(a>b>0)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1的离心率为( )A. B. C. D.7.已知命题p:?x∈,cos 2x+cos x-m=0的否定为假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1,2] D.8.已知命题p:?x∈R,x2+1<2x;命题q:若mx2-mx-1<0恒成立,则-4<m≤0,那么( )A.“p”是假命题 B.“q”是真命题 C.“p∧q”为真命题 D.“p∨q”为真命题9.设F为抛物线C:y2=3x的焦点,过F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C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则△OAB的面积为( )A. B. C. D.10.已知双曲线x2-=1的左顶点为A1,右焦点为F2,P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的最小值为( ) A. 1 B. 0 C.-2 D.-11.椭圆+=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椭圆上,如果线段PF1的中点在y 轴上,那么|PF1|是|PF2|的( ) A. 7倍 B. 5倍 C. 4倍 D. 3倍12.已知椭圆C:+=1(a>b>0)的左焦点为F,C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A,B两点,连接AF,BF.若|AB|=10,|BF|=8,cos∠ABF=,则C的离心率为( )A. B. C. D.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设p:x>2或x<;q:x>2或x<-1,则p是q的________条件.14.已知椭圆C:+y2=1的弦AB过点(-1,0),则弦AB中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15.已知命题:“?x∈[1,2],使x2+2x+a≥0”为真命题,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6.过抛物线x2=2py(p>0)的焦点作斜率为1的直线与该抛物线交于A,B两点,A,B在x 轴上的正射影分别为D,C.若梯形ABCD的面积为12,则p=________.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0分)17.已知命题p:函数f(x)=x2-2mx+4在[2,+∞)上单调递增,命题q:关于x的不等式mx2+4(m-2)x+4>0的解集为R.若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求m的取值范围.18.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已知焦点F1(0,-6),F2(0,6),双曲线上的一点P到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8;(2)与椭圆+=1共焦点且过点(3,).19.如图,直线l:y=x+b与抛物线C:x2=4y相切于点A.(1)求实数b的值;(2)求以点A为圆心,且与抛物线C的准线相切的方程.20.设F1,F2分别为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过F2的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直线l的倾斜角为60°,F1到直线l的距离为2.(1)求椭圆C的焦距;(2)如果=2,求椭圆C的方程.21.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0)(O为原点).(1)求双曲线C的方程;(2)若直线l1:y=kx+与双曲线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且·>2,求k的取值范围.22.已知椭圆E:+=1(a>b>0)的两个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是直角三角形的3个顶点,直线l:y=-x+3与椭圆E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T.(1)求椭圆E的方程及点T的坐标;(2)设O是坐标原点,直线l′平行于OT,与椭圆E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与直线l交于点P.证明:存在常数λ,使得∣PT∣2=λ∣PA∣·∣PB∣,并求λ的值.答案解析1.D【解析】?x∈R,x2-x>0的否定是?x∈R,x2-x≤0.2.A【解析】由命题的转化关系易知A正确.3.B【解析】∵F(0,±1),长轴端点(0,±2),∴双曲线中a=1,c=2,∴b2=3,又焦点在y轴上,故选 B.4.C【解析】方程mx2-my2=n可化为-=1.当mn<0时,<0,故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5.B【解析】由焦点弦长公式|AB|=,得=12,∴sinθ=.∴θ=或或或.故选B.6.B【解析】椭圆离心率e=,即=?=,∴=,则1+=.∴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故选 B.7.C【解析】依题意,cos 2x+cos x-m=0在x∈上恒成立,即cos 2x+cos x=m.令f(x)=cos 2x+cos x=2cos2x+cos x-1=2-,由于x∈,所以cos x∈[0,1],于是f(x)∈[-1,2],因此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1,2].8.D【解析】对于命题p,x2+1-2x=(x-1)2≥0,即对任意的x∈R,都有x2+1≥2x,因此命题p是假命题.对于命题q,若mx2-mx-1<0恒成立,则当m=0时,mx2-mx-1<0恒成立;当m≠0时,由mx2-mx-1<0恒成立得即-4<m<0.因此若mx2-mx-1<0恒成立,则-4<m≤0,故命题q是真命题.因此,“p”是真命题,“q”是假命题,“p∧q”是假命题,“p∨q”是真命题,故选 D.9.D【解析】由抛物线方程得抛物线焦点坐标为F,易得AB的方程为y=(x-).方法一由得4y2-12y-9=0,yA+yB=3,yAyB=-.故|yA-yB|==6.因此S△OAB=|OF||yA-yB|=××6=.方法二由得x2-x+=0,故xA+xB=.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有|AB|=xA+xB+p=+=12.直线AB的方程可化为4x-4y-3=0,所以原点到直线AB的距离为h==.因此S△OAB=|AB|·h=.10.C【解析】设点P(x0,y0),则-=1,由题意得A1(-1,0),F2(2,0),则·=(-1-x0,-y0)·(2-x0,-y0)=-x0-2+.由双曲线方程得=3(-1),故·=4-x0-5(x0≥1),可得当x0=1时,·有最小值-2,故选 C.11.A【解析】方法一由题意,知F1(-3,0),F2(3,0),设P(x,y),由于线段PF1的中点在y轴上,所以点P的横坐标x满足=0,解得x=3,即PF2⊥x轴,△PF1F2是以∠PF2F1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由椭圆定义得|PF1|+|PF2|=2a=4,由勾股定理得|PF1|2-|PF2|2=4c2=36,两式联立可得|PF1|-|PF2|=3,和|PF1|+|PF2|=4,联立得4(|PF1|-|PF2|)=3(|PF1|+|PF2|),即|PF1|=7|PF2|.方法二由方法一,知P(3,y),代入+=1中,得y2=,故|PF2|=.又|PF1|+|PF2|=2a=4,故|PF1|=4-=,∴|PF1|=7|PF2|.12.D【解析】在△ABF中,|AF|2=|AB|2+|BF|2-2|AB|·|BF|·cos∠ABF=100+64-2×10×8×=36.∴|AB|2=|AF|2+|BF|2,∴△ABF为直角三角形且∠AFB=90°.由椭圆的中心对称性可知O为AB的中点,∴c=|FO|=|AB|=5.由椭圆的对称性可知点A到右焦点F2的距离|AF2|=|BF|=8.由椭圆的定义可知2a=|AF|+|AF2|=14,∴a=7,∴e==,故D正确.13.充分不必要【解析】p:≤x≤2.q:-1≤x≤2.p?q,但q?p.∴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14.x2+x+3y2=0【解析】设A(x1,y1),B(x2,y2),AB的中点C为(x,y),若直线AB斜率存在,则由①-②,得+(y1+y2)×=0,即+2y×=0,整理得x2+x+3y2=0.若AB斜率不存在,C(-1,0)也满足上式.综上所述,AB中点的轨迹方程为x2+x+3y2=0.15.[-8,+∞)【解析】当1≤x≤2时,3≤x2+2x≤8,如果“?x∈[1,2],使x2+2x+a≥0”为真命题应有-a≤8,所以a≥-8.16.2【解析】如图,抛物线焦点为,设A(x1,y1),B(x2,y2),直线AB:y-=x,即y=x+.联立消去y得x2-2px-p2=0,∴x1=(1+)p,x2=(1-)p.∴|AD|+|BC|=y1+y2=x1++x2+=2p+p=3p,|CD|=|x1-x2|=2p.由S梯形ABCD=(|AD|+|BC|)·|CD|=·3p·2p=12,解得p2=4,∴p=±2.∵p>0,∴p=2.17.若命题p为真,因为函数的对称轴为x=m,则m≤2.若命题q为真,当m=0时,原不等式为-8x+4>0,显然不成立.当m≠0时,则有?1<m<4.因为p∨q为真,p∧q为假,所以命题p,q一真一假.故或解得m≤1或2<m<4.所以m的取值范围为(-∞,1]∪(2,4).18.解(1)∵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设它的标准方程为-=1(a>0,b>0).∵2a=8,2c=12,∴a=4,c=6,∴b2=62-42=20.∴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2)椭圆+=1的焦点为(2,0),(-2,0).依题意,所求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可以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则a2+b2=20.又∵双曲线过点(3,),∴-=1.∴a2=20-2,b2=2.∴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19.解(1)由得x2-4x-4b=0.(*)∵直线l与抛物线C相切,∴Δ=(-4)2-4×(-4b)=0,解得b=-1.(2)由(1)可知b=-1,故方程(*)即为x2-4x+4=0.解得x=2,将其代入x2=4y,得y=1.故点A(2,1).∵圆A与抛物线C的准线相切,∴圆A的半径r等于圆心A到抛物线的准线y=-1的距离,即r=|1-(-1)|=2.∴圆A的方程为(x-2)2+(y-1)2=4.20.(1)设椭圆C的焦距为2c,由已知可得F1到直线l的距离c=2,故c=2.所以椭圆C的焦距为 4.(2)设A(x1,y1),B(x2,y2),由题意知y1<0,y2>0,直线l的方程为y=(x-2).联立得(3a2+b2)y2+4b2y-3b4=0,解得y1=,y2=.因为=2,所以-y1=2y2.即=2·,得a=3.而a2-b2=4,所以b=.故椭圆C的方程为+=1.21.(1)设双曲线方程为-=1(a>0,b>0).由已知得a=,c=2,再由a2+b2=22,得b2=1.所以双曲线C的方程为-y2=1.(2)将y=kx+代入-y2=1,得(1-3k2)x2-6kx-9=0. 由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得即k2≠且k2<1.①设A(xA,yA),B(xB,yB),则xA+xB=,xAxB=,由·>2,得xAxB+yAyB>2,而xAxB+yAyB=xAxB+(kxA+)(kxB+)=(k 2+1)xAxB+k(xA+xB)+2=(k2+1)·+k·+2=.于是>2,即>0.解此不等式,得<k2<3.②由①②,得<k2<1.故k的取值范围为∪.22.(1)解由已知,a=b,则椭圆E的方程为+=1.由方程组得3x2-12x+18-2b2=0.①方程①根的判别式为Δ=24(b2-3),由Δ=0,得b2=3.此时方程①的解为x=2,所以椭圆E的方程为+=1.点T的坐标为(2,1).(2)证明由已知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x+m(m≠0),由方程组可得所以P点坐标为,|PT|2=m2.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A(x1,y1),B(x2,y2).由方程组可得3x2+4mx+4m2-12=0.②方程②根的判别式为Δ=16(9-2m2),由Δ>0,解得-<m<.由②得x1+x2=-,x1x2=.所以|PA|==,同理,|PB|=,所以|PA|·|PB|====m2.故存在常数λ=,使得|PT|2=λ|PA|·|P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