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发动机点火系统优秀
连,另一端接断电器的活动触点臂,固定触点通过分
电器壳体接地,触点弹簧作用在活动触点臂上,使活
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保持闭合趋势。电容器并联在断电
器触点之间。点火线圈二次绕组一端与一次绕组相
连,另一端接分电器盖的中心电极。
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断电器凸轮不断运转,
使断电器触点不断地开、闭。当触点闭合时,接
通初级电路;一次绕组通电时,在其周围产生磁
第八章 发动机点火系统
1
按其组成和产生高压电方式不同,可分为:
它由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低压直流电,借点火线圈和断电器将低电 压转变为高电压,使火花塞两电极之间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正在逐步被半导体和微机控制式所取代。
它与前者不同的是,借点火线圈和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点火控制器 将低电压转变为高电压。它具有点火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是汽车上广泛使用的点火系统。
火花塞中心电极与侧电极之间的间隙称为火花塞间隙。它对火花塞及发动机的工作性 13 能均有很大影响。其间隙过小或过大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见271页)
传统点火系统存在很多缺点,如触点容易烧蚀、减少断电器寿命、火花塞积炭、使点火不可靠及 高速时意缺火等。因此,近十几年来各国都积极探索改进途径,并研制了一系列电子点火系统。
使点提前角很小 发动机全负荷运行时
发动机怠速运转时
真空度几乎为零,弹簧的张力使膜片拱曲到 最左,使提前调节量最小或为零。
12
功用:是将点火线圈或磁电机产生的脉冲高压电引入燃烧室, 并在其两电极间产生电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
绝缘体裙部 按火花塞的热特性, 可分为:
5
若恰好在活塞到达上止点 时点火,混合气开始燃烧时, 活塞已开始向下运动,使燃烧 压力降低,发动机功率下降, 如图a。因此应提前点火。
在活塞到达压缩行程 上止点之前火花塞跳火, 使燃烧室内的气体压力在 活塞到达上止点后10~12 度时达到最大值。这样可 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
若点火过早,则活塞还向上止
它与上述两种相同,也以蓄电池和发电机为电源,但它由微机控制 系统直接将高压电分配给各缸,并根据各种传感器提供的各工况信息,发出点火控制信号,控制点火时刻。
它由磁电机本身直接产生高压电,不需另设低压电源。它多用于主 要在高速、满负荷下工作的赛车发动机,以及某些摩托车和拖拉机的汽油机上。
各类点火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表所列:
7
功用:是将蓄电池或发动机输出的低压电转变为高压电的升压变压器。
它由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铁心组成。 按其磁路的形式分为开磁路点火线 圈和闭磁路点火线圈两种。 开磁路点火线圈根据低压接 线柱数目的不同,分为两连 接线柱式和三接线柱两种。 三接线柱形式如图,配 有附加电容,接 在“开关”和 “+开 关”之间。
8
功用:是用来在发动机工作时,接通与切断点火系统的一次电路,使二次绕组中产生高压 电,并按发动机要求的点火时刻与点火次序,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分配到相应的气缸 的火花塞上。
如图,为解放 CA10091型汽车所 用的分电器。它由 断电器、配电器、 电容器和点火提前 装置等组成。
9
功用:是周期地接通和切断点火线圈的一次电路,使一次电流发生变化,以便在点火 线圈的二次绕组中产生高压电。
配电器用来将电火花线圈中产生的高压电,按发动机各缸的工作次序轮流分配到各 10 缸的火花塞。
发动机转速变化,它自动地改变断电 器凸轮与分电器轴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来实现点火提前角的自动调节。
断电器凸轮
重块
分电器轴
11
作用是根据发动机负荷的变化,用改变触点与凸轮相应关系的方法来自 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的。
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电子点火系统主要有如下两类:
无论那一类,都是利用电子元件(晶体三极管)作为开关来接通或断开点火系
统的一次电路,通过点火线圈来产生高压电。
14
该种系统用减小触点 电流的方法,减小触点 火花,改善点火性能。 它是一个半导体辅助点 火系统,如图所示。
接通点火开关s,当 断电器闭合时,三极管 的基极电路接通,使三 极管饱和导通,接通了 点火线圈的一次电路。
场,并由于磁铁的作用而加强。当触点被凸轮顶
开时,初级电路被切断,点火线圈一次绕组中的
电流下降到零,线圈周围的磁场也迅速消失,因
此在点火线圈的二次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压。高电
压电经配电器分送到各缸火花塞,作用于火花塞
的中心电极和侧电极之间,当该电压达到火花塞
间隙的击穿电压时,火花塞间隙被击穿,产生电
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2
• 三、点火系统的基本要求
• 点火系统应在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保证可靠而准确点火,因此它应满足一下基本要求。
•
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两电极间隙的电压;
•
2.电火花应具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
3.点火时刻应与发动机的工作状况相适应。
3
3
4 5 6
2 1
8 7
4
• 二、传统点火器的工作原理
点火线圈一次绕组的一端经点火开关与蓄电池相
当断电器触点分开 时,三极管的基极电路 被切断,三极管由导通 变为截止,切断了点火 线圈一次绕组的电路, 一次电流迅速下降到零, 在点火线圈二次绕组中 产生高压电,击穿火花 塞间隙,点燃混合气。
发动机工作时,断 电器触点不断地闭合、 分开,控制三极管的导 通与截止和一次电路的 通断,控制了点火系统 的工作。
点移动时,气缸压力已经达到很大
数值,这时气体压力作用的方向与
活塞运动的方向相反,于是示功图
上出现套环,此时,有效功率减小,
发动机功率也将下降。
6
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为 点火提前角。
能使发动机获得最佳动力性、经济性和最佳排放时的点火提前角, 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
最佳点火提前角不是固定值,它随很多因素而改变。 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的主要因素有: 发动机的转速、混合气的燃烧速度和汽油的抗爆性。 在汽车运行中,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是经常变化的。为了使发动机 在各种工况下都能适时点火,点火系统中,一般设有两套自动调节点火 提前角的装置。一套是离心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它能随发动机转速的变 化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另一套是真空点火提前调节装置,它可以随发 动机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
触点式电子点火系 统工作时,流过触点的 电流是三级管的基极电 流,它是一次电流的 1/5~1/10,可以减少触点 火花,延长触点的使用 寿命,提高发动机的可 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