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老子与道教
东汉顺帝时(126—144年)道教的创始人张天师张道陵(正一、五斗米道、全真、王重阳、丘处 机、龙门派),而老子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并 将其《老子》一书改名为《道德真经》,作为宗 教的主要经典。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 神仙。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 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 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 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唐 代皇帝曾尊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号 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其道教尊称名称为 “太上老君”,亦被尊称为“混元皇帝”,也是 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
2020/3/28
老子
2020/3/28
出生传说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而彭 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的后 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 王之女理氏(又称玄妙玉女)腹中。理氏(玄妙 玉女)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 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 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 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 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 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 的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 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面虬鬓,一手执剑,一手执扇,五蝠飞舞,正气
浩然,不尽叹到:“道可道,非常道,宇宙造物,
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欲观其妙,常有也,钟馗
赐福镇宅,中榜得魁,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也……”洋洋洒洒五
2020/3/28
千言,由尹喜记录,世谓之《道德经》是也。
• 道德经分为九九八十一篇,道经有三十七章。德经有四十 四章。
• 道德经的注本有西汉河上公注、魏王弼注、明清之际王夫 之《老子衍》、清魏源《老子本义》等。古今有关《老子》 的注说千百种之多。秦汉魏晋以来,流传较广的当推王弼 注本和河上公注本,版本纷繁芜杂。老子的《道德经》只 有五千字,但世存的注本已有五百万字。可见其之博大精 深。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道德经是曹魏时期的王弼所注的。 (马王堆汉墓。帛书道德经德经于前德经于后)其顺序有 被篡改的嫌疑。其真实性仍有待于考证
读书交流会
道
道德经
老子其人
•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 老子,姓李名耳,一字聃(dan),或曰谥伯阳。华夏族,
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与安徽涡阳), 约 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 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 (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 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 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是永生的。老子与后世的庄子 并称老庄 。
任法融对道的释义: • 1、虚无 2、自然3、清静4、无为5、纯粹6、素朴7、平易 20208/3、/28 恬淡9、柔弱10、不争
德
•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 不违背自然发展,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 业。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 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 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是道的体现,是我 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 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 是德与道的关系
• 道为体德为用 •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其一
焉?王:引申为应用。? • 仁义之道节来源于道德。仁义早在上古之时便有但人们更
注重于道德,仁义只是分流中的应用。
2020/3/28
《道德经》中的大智慧
2020/3/28
不争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
•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 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 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2020/3/28
道
• “道”是中国乃至东方古代哲学的重要哲学范畴,表示 “终极真理”。道不是概念,名才是概念。道生万物,道 于万事万物中,以百态存于自然。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 流派诸子百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道 有非恒道,恒道,可道,不可道,可感知,不可感知,可 想象,不可想象,有属性,无属等等·.....之分。道,这 个字包含无数法则,它是形而上的本体论和形而下的变化 相结合的。是一元的。《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 意思是:阴阳的交合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起点。或者说:阴 阳是世间万物的父母。
2020/3/28
老子与道家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是最早质疑宗教, 反对迷信的人
道家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 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 与自然和谐相处。 西汉初年,唐朝初年、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唐玄 宗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前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生息。 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020/3/28
老子与道德经
• 春秋时期函谷关总兵尹喜见到紫气东来,老子骑
青牛而至,便拜老子为师,(被逼)辞官随老子
沿秦岭终南山神仙路西行,昼行夜宿,不几日来
到将军山下,只见此处祥云缭绕,四季如春,溪
流纵横,鱼翔浅底,百鸟争鸣,龙飞凤舞,牡丹
竞放,泉水叮咚,真乃世外桃源,老子抬头望时,
只见一巨石十分奇异,如有人形,豹头环眼,铁
• 天下都说我道大,大到无形,只有大形,所以能成无形;若有形,早 已成为细小了。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 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慈爱所以能勇武;节俭所以 能宽广;不敢处在众人之前头,所以能成为万物的尊长。现在有人割 舍慈爱而搞勇武,舍弃节俭而搞大规模行动,舍弃退让而搞领先,就 会死亡。那慈爱,用于作战就可取胜,用于守卫就会坚固。天将建立 之事,则以慈爱去卫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