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动能定理专题练习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动能定理专题练习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动能定理专题练习
1.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 、B 间距离为10m ,以恒定的速度1m/s
匀速传动。

现将一质量为0.2 kg 的小物体无初速放在A 端,物体与传送带间滑动摩擦系数为0.5,g 取10m/s 2
,则物体由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为( )
(A)零 (B)10J (C)0.1J (D)除上面三个数值以外的某一值
2.a 、b 、c 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 、2m 、3m ,它们在水平路面上某时刻运动的动能相等。

当每个物体受到大小相同的制动力时,它们制动距离之比是( )
A .1∶2∶3
B .12∶22∶32
C .1∶1∶1
D .3∶2∶1
3.一个物体自由下落,落下一半时间的动能与落地时动能之比为( )
A .1∶1
B .1∶2
C .1∶3
D .1∶4
4.质量为m ,速度为υ的子弹,能射入固定的木板L 深。

设阻力不变,要使子弹射入木板3L 深,子弹的速度应变为原来的( )
A .3倍
B .6倍
C .23
倍 D .3倍
5.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下落ls 和下落4s 时,物体的动能之比是_____;下落1m 和4m 时,物体的动能之比是________。

6.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光滑地面运动,前进一段距离之后速度大小为v 。

再前进一段距离使物体的速度增大为2v ,则( )
A 、第二过程的动能增量是第一过程的动能增量的4倍
B 、第二过程的动能增量是第一过程的动能增量的3倍
C 、第二过程的动能增量是第一过程的动能增量的2倍
D 、第二过程的动能增量等于第一过程的动能增量
7.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v 0开始沿水平地面滑行,最后停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增量是 8.一个小孩把6.0kg 的物体沿高0.50m ,长2.0m 的光滑斜面,由底部匀速推到顶端,小孩做功为
,若有5.0N 阻力的存在,小孩匀速把物体推上去应做 功,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重力做的功为 。

(g m s 取102
/)
9.把质量为3.0kg 的石块,从高30m 的某处,以s m /0.5的速度向斜上方抛出,g m s 取102
/,不计空气阻力,石块落地时的速率是
;若石块在运动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了73.5J 的功,石块落地时的速率又为 。

10.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h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抛出时的初动能为 。

11.一个人站在高出地面点h 处,抛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物体落地时速率为v ,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_______(不计空气阻力)
12.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以大小为υ的初速度开始运动,滑行s 后静止,则要使木块在此平面上滑行3s 后静止,其开始运动的初速度应为 。

13.一个人站在15米高的台上,以10m s/的速度抛出一个0.4kg的物体。

求:
(1)人对物体所做的功。

(2)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14.质量1kg的小球从20m高处由静止落下,阻力恒定,落地时速度为16m/s,则阻力的大小是多少?
15.质量为m的铅球以速度υ竖直向下抛出,抛出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落地后,铅球下陷泥土中的距离为s,求泥土地对铅球的平均阻力?
16.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m,设空气对物体的阻力大小不变,求物体落回抛出点时的动能。

17.一粒子弹以700m/s的速度射入一块木块,射穿后的速度降为500m/s,则这粒子弹能再穿过多少块同样的木块。

(设木块固定,子弹受到阻力恒定)。

18.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1m,这时物体的速度是2m/s,分别求手对物体做的功、合力对物体做的功和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为多少(g取10m/s2)
19.
如图所示,物体置于倾角为37度的斜面的底端,在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

F大小为2倍物重,斜面与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物体运动5m时速度的大小。

(g=10m/s2)
20.
如图所示,一球从高出地面H米处由静止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落至地面后并深入地下h米处停止,设球质量为m,求球在落入地面以下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

21.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的斜面顶端自
静止起下滑,最后停在平面上的B点,如图所示,若该物体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0v
沿斜面滑下,则停在平面上的C点,已知AB=BC,则物体在斜面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22.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物体从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A点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粗糙水平面(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变为水平)。

AB=3m。

试求:1)小物体从A点开始运动到停止的时间t=2.2s,则小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多大?
2)若在小物体上始终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发现当F=F0时,小物体恰能从A点静止出发,沿ABC到达水平面上的C点停止,BC=7.6m。

求F0的大小。

3)某同学根据2)问的结果,得到如下判断:“当F≥F0时,小物体一定能从A点静止出发,沿ABC到达C点。

”这一观点是否有疏漏,若有,请对F的范围予以补充。

(sin37°=0.6,cos37°=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