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农村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在农村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龙源期刊网
在农村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作者:陈玲玲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19年第08期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坚持“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引导学生亲近农村生活,积极调动多种感官,获得源源不断的作文“材料”,开展原生态作文创作。

一、走进大自然,寻找写作灵感
农村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

如诗如画的田园风情、自然风光,像一幅幅美丽动人的泼墨写意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题材。

当春姑娘轻轻走来时,我会带着学生们去感受明媚的春光,观赏绿油油的麦浪,金黄的油菜花,婀娜多姿的垂柳,小河里欢快畅游的小蝌蚪,跳来跳去的小青蛙,天空中展翅飞翔的小燕子,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夏天来临时,我们会一起去欣赏“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花,绿意盎然的丝瓜藤、扁豆棚……秋天到来时,去感受令人神往的蓝天白云,一望无边的稻田,挂满枝头的柿子……寒冬光临,我们又会兴高采烈地在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看雪后抢食的小麻雀……这一切,都是农村这块肥沃的土地早已为孩子们准备好的观察题材。

只要让他们走出封闭的教室,投入大自然的环抱,就能诱发他们用新奇的眼光看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世界,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和灵感,写起作文来,自然得心应手。

二、参加农村劳动,积累写作素材
农村孩子虽然比城市孩子见的世面少,但他们每天都会经历较多的劳动场景,每一种劳动场面都会让他们印象深刻。

于是在潜移默化中,他们习得了很多的劳动本领,也积累了不少有话可写的题材,这都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

如,平时我教育学生,每天帮家里人喂鸡鸭,捡鸡鸭蛋,割草喂牛羊。

去菜园里帮忙施肥、浇水、摘收蔬菜。

在农忙时节,学生更是愿意干农活。

春天,帮忙育秧苗;初夏,堆放麦子;秋天,捡山芋、收玉米;冬天,加工粉丝……有了亲身的劳动体验,一方面可以为家长减轻劳动负担,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孩子的能力,使他们充分体会到为人父母的不易和挣钱的艰辛,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勤俭节约的必要性。

于是,源于他们内心的那份真情实感,让他们的习作变得饱满而真挚!另外,我们教师可以教给孩子写日记的方法,鼓励他们把平时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受积累下来,并动笔写出来。

这样长期坚持,能够拉近孩子与生活的距离,使他们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更能使他们养成实事求是、认真细致、克服困难的好品质。

三、探寻地方特色,培养写作个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