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动机控制线路故障检修步骤和方法
电动机控制线路故障检修步骤和方法
在以上检修步骤中,找出故障点是
检修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在寻找故 障点时,首先应该分清发生故障的 原因是属于电气故障还是机械故障; 同时还要分清故障原因是属于电气 线路故障还是电器元件的机械结构 故障等。
三、检查和分析方法
常用的电气控制线路故障的检查和分析方法 有:调查研究法、试验法、逻辑分析法和测量法 等几种。 在一般情况下,调查研究法能帮助我们找 出故障现象;试验法不仅能找出故障现象,而且 还能找到故障部位或故障回路; 逻辑分析法是缩小故障范围的有效方法; 测量法是找出故障点的基本、可靠和有效的方法。
9、测量:
(1)测量各常开接点上端的电阻值找
出断路点 ,并排除故障。 (2)拆开回路①和②的4-2、 ② 和③之间 的4-4连线,逐一测量回路① 、 ② 、 ③的电阻值, 找出断路点并排除故 障。 (3)根据故障现象直接测量可能有故 障的回路找出断路点并排除故障。
10、排除故障并恢复先前拆开的导线: 11、再通电观察故障现象: 12、如有故障再测量: 13、排除故障: 14、再通电确认故障是否以排除: 15、确认无故障后报完工:
注 意 事 项:
1、牢记电路图。 2、牢记导线根数及导线走向、安装位置。
3、牢记每个元件连接导线的数量及位置。
4、牢记导线及各接点哪些应带电,哪些不
应带电(试电法)。 5、牢记导线及各接点哪些应该通,哪些不 应该通。(电阻法)
QF1
L2
×
Y—△自动启动器的控制线路
QF3
× ×
(4)测量法
: 测量法是利用校验灯、试电 笔、万用表、蜂鸣器、示波器等对线路进 行带电或断电、波形测量。 在利用万用表欧姆档和蜂鸣器检测电器 元件及线路是否断路或短路时必须切断电 源。同时,在测量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有并 联支路或其他回路对被测量线路的影响, 以防止产生误判断。在采用可控整流供电 的电动机调速控制线路中,利用示波器来 观察触发电路的脉冲波形和可控整流的输 出波形,就能很快地判断线路的故障所在。
总之,电动机控制线路的故障不是干 篇一律的,就是同一种故障现象,发生的 部位也并不一定相同,所以在采用故障检 修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时,不要生搬硬套, 而应按不同的故障情况灵活处理,力求迅 速准确地找出故障点,判明故障原因,及 时正确排除故障。 在实际检修工作中,应做到每次排 除故障后,及时总结经验,并作好检修记 录,作为档案以备日后维修时参考。并要 通过对历次故障的分析和检修,采取积极 有效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故障。
(1)调查研究法
: 询问设备操作工人;看 有无由于故障引起明显的外观征兆;听设 备各电气元件在运行时的声音与正常运行 时有无明显差异;摸电气发热元件及线路 的温度是否正常等。 为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在听电气 设备运行声音是否正常而需要通电时,应 以不损坏设备和扩大故障范围为前提。在 摸靠近传动装置的电器元件和容易发生触 电事故的故障部位时,必须在切断电源后 进行。
(2)试验法
:在不损伤电气和机械设备的 条件下,通电试验。 通电试验一般可先进行点动试验各控 制环节的动作程序,若发现某一电器动作 不符合要求,即说明故障范围在与此电器 有关的电路中。然后在这部分故障电路中 进一步检查,便可找出故障点。在采用试 验法检查时,可以采用暂时切除部分电路 (如主电路)的试验方法,来检查各控制环节 的动作是否正常。但必须注意不要随意用 外力使接触器或继电器动作,以防引起事 故。
两个交流接触器实现星—三角降压启动的控制线路
QF3
× ×
L2 L3
×
×
L1
1
8 FR 2
×
QF1
×
×
×
QF2
KM1 SB1
SB2
3 KM1 4 KT
KM2
SB1
FR V1 M
KT
5
W1 V2 KM2 KM1 7 KM2
6
U1
3~
U2 W2
KM2
KM2
KT
KM1
两个交流接触器实现星—三角降压启动的控制线路
2 2 U1 V1 W1 V2 W2 U2 4-1 2 4 3 3 3
4
1
9
1
7 4-2 4 4 4-3 9
KM△
Y—△ 自动启 动器线 路板前 配线实 际接线 图
6-1 7
KT
6-2 6 4
KMY
9
7
6
9
6
4 7 3 4
4 7
8 5 8-2
8 5-2 4-4 8-1
4 7 4
9
5 5 8 9 5-1 4-1 2 3 3 4
4 7
9 U2 V2
4 7 6 9 W2 U2
5 5 6 9
1
FR
2 2 U1 V1 W1 V2 3 3 4
W2
U2
2
4
3
1
9
Y—△ 自动启 动器线 路板前 配线实 际接线 图
7
KT
4-2 4
4-3 8 8
KM△
4-4 4
KMY
4
7
4
8
4 7 3 9 6 5
4 7
9
4 7 6
95 5 6 91 NhomakorabeaFR
2.根据电路、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查找故障范围
1)应先从主电路入手,检查拖动该设备的几台 电动机是否正常;然后逆着电流方向检查;主 电路的触头系统、热元件、熔断器、隔离开 关及线路本身是否有故障。 2) 根据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的控制关系, 检查控制回路的线路接头,自锁或联锁触头, 电磁线圈是否正常,检查制动装臵,传动机 构中工作不正常的范围,从而找出故障部位,
一般可分自然故障和人为故障两类。 (1)自然故障:由于电气设备在运行时过载、
电气控制线路形式很多,复杂程度不一,它 的故障又常常和机械、液压等系统交错在一 起.难以分辩。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弄懂原理, 掌握正确的维修方法。 每一个电气控制线路,往往是由若干电气基 本控制环节组成,每个基本控制环节是由若干电 器元件组成,而每个电器元件又有若干零件组成。 但故障往往只是由于某个或某几个电器元件、部 件或接线有问题而产生的。因此,只要我们善于 学习,善于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掌握正确的维 修方法,就一定能迅速准确地排除故障。
②
KM
4-3 4-4
KM △
③
KMY
FR
U1 U2 V1 3~ W2
M
W1 V2
KM △
5-1
KT
6-1
KT
6-2
KM △
5-2 7 8-1
8-2
KMY KM KMY KT
KM △
Y—△自动启动器的主回路线路
1
9
U1 4
KM
V1 4
W1 7
KMY
4
KM△
8 8
4
KT
7
8
4 7 3 9 6 5 V2 W2
5、机械故障的检查
1)在电力拖动和机床电路中,有些动作
是电信号发出指令,由机械机构执行驱动 的。如果机械部分的联锁机构,传动装臵 及其他动作部分发生故障,即使电路完全 正常、设备也不能正常运行。 2)在检修中,应注意机械故障的特征和 表象,探索故障发生规律,找出故障点, 并排除故障。
在电力拖动和机床电路中,可能发生 故障的线路和电器较多:有的明显、有的 隐蔽、有的简单,易于排除;有的复杂, 难于检查。 在检修故障时,应灵活应用上述几个方面 的修理方法,及时排除,确保生产的正常 进行。检修中注意做好书面记录,积累有 关资料,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修理能力。
3.从控制电路动作程序检查故障范围
1)通过直接观察无法找到故障点时,在不会造成 损失的前提下,最好切断主电路,让电动机停转。 2)通电检查控制电路的动作顺序,观察各元件的 动作情况:如某元件该动作不动作,不该动作的乱 动作,动作不正常、行程不到位,虽能吸合但接触 电阻过大、有异响等现象,如有,故障点很可能就 在该元件中。 3)当控制电路检查认定工作正常后,再接通主电 路,检查控制电路对主电路的控制效果,最后检查 主电路的供电环节是否有问题。
4.利用仪表检查
1)电气修理中,对线路的通断,电动机绕组,电 磁线圈的直流电阻,触头的接触电阻是否正常,可 用万用表相应的电阻档进行检查; 2)对电动机三相空载电流,负载电流是否平衡、 大小是否正常,可用钳形电流表或其他电流表检查; 3)对三相电压是否正常,是否一致,对电器的有 关工作电压、线路部分电压等可用万用表电压耳档 检查; 对线路、绕组的有关绝缘电阻,可用兆欧表检查。 利用仪表检查电路或电器的故障,有速度快、判断 准确,故障参数可量化等优点,所以电气维修中, 应充分发挥仪表检查故障的作用。
二、电气控制线路故障的检修步骤
(1)观察故障现象。 (2)根据故障现象依据原理图找到故障发生的 部位或故障发生的回路,并尽可能地缩小 故障范围。 (3)根据故障部位或回路找出故障点。 (4)根据故障点的不同情况,采用正确的检修 方法排除故障。 (5)通电空载校验或局部空载校验。 (6)确定故障以排除正常投入运行。
(3)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是 根据电气控制线路工作原理、控 制环节的动作程序以及它们之间 的联系,结合故障现象作具体的 分析,迅速地缩小检查范围,然 后判断故障所在。
逻辑分析法是一种以准为前提、以快为目的 检查方法。因此,它更适用于对复杂线路的故障 检查。因为复杂线路往往有上百个电器元件和上 千条连线,如果采用逐一检查的方法,不仅需耗 费大量时间,而且也容易遗漏,甚至会漏查故障 点。采用逻辑分析法检查时,应根据原理图,对 故障现象作具体分析,在划出可疑范围后,再借 鉴试验法,对与故障回路有关的其他控制环节进 行控制,就可排除公共支路部分的故障,使貌似 复杂的问题,变得条理清晰,从而提高维修的针 对性,可以收到准而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