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筛选、提取和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类题目的解答技巧

“筛选、提取和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类题目的解答技巧

“筛选、提取和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类题目的解答技巧原文地址:/shti/cusan/38514.htm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阅读文本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获得各种知识。

这就需要阅读者具备筛选、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在言语理解能力的测试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考查的一项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一般来讲,“筛选并整合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

【基本考点】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

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言语理解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能力。

这一能力点的基本要求:先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然后再进行归纳、综合、概括、提炼,形成简洁而正确的答案。

基本考点指向以下几方面:一是从名词概念出发,要求考生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

二是抓住重要的知识概念或重要语句,要求考生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其中包括体现概念和语句内容的若干要点(形成的条件、原因或相关因素)。

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要求考生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或者是按提供的例句去寻找同类的语句。

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或在结构层次中起重要作用的语句,要求考生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相关知识】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从语言文字材料中准确而迅速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

所谓“筛选”,指的是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

其实也就是对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理解。

所谓“整合”,是指根据试题提出的条件,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

筛选信息既是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也是舍弃无用信息、干扰信息的过程。

文中哪些信息是值得筛选的呢?从答题的要求来说,符合答题要求的就是重要信息。

一般就文章本身来看,重要信息主要有:①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②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③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④文中的概括句;⑤文中的过渡句;⑥文章的标题;⑦文后的注释等。

筛选信息与概括要点的几点区别:(1)从阅读的出发点看,筛选信息都事先有个明确的要求,总要印证什么观点,为观点找寻点什么材料;概括要点则没有这样的要求,或者说要求就在于“概括”活动本身。

(2)从阅读的方式看,筛选信息属于跳读,看到无关紧要的信息,即使是篇章或段落中表达中心意思的信息,也要舍弃;概括要点则按部就班,要对每句话、每段话理解、领悟,从中总结出中心意思。

(3)从结论的性质看,筛选信息往往提取文章的局部信息;概括要点则涉及全文或全段的整体信息。

(4)从结论的形态看,筛选信息往往引文中的原话,只是偶有改造、加工而已;概括要点则较少用文中的原话,更多的是经过浓缩、加工的。

【题型示例与方法指导】从试题的形式来看,筛选、整合信息题主要有专题式和开放式两种:(1)专题式:一般是针对一个具体问题,集中筛选整合,是分散的信息向一点聚集。

【例32】科技与道德的联系表现为科学技术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革命的力量,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人类带来利益,增进人类的福利。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通过与生产力诸要素相结合,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

从这个意义上看,科学技术对人类来说具有最大的“善”的价值。

本段中所说的“善”指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整体感知语段后可知,语段中与“善”密切相关的关键句为“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人类带来利益,增进人类的福利”和“为人类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对这两句进行提炼和归纳,得出结论:本段中所说的“善”指“为人类造福”。

【例33】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

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作一个疯人。

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

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的打散了。

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

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筛选出这段话的核心信息:答题思路:筛选文中信息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概括内容要点。

就本段文字来看,第一句话是概括性最强的句子,其他各句都是该句的阐释或引申。

所以,这段话的核心信息是: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

【例34】转基因技术将引起一场农业革命。

转基因技术能使动植物具有原来所没有的全新的特性,达到改良食品特性、扩充食品内容、使食品更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目标,并可以预测收成,提高水的利用率,以及减少合成杀虫剂的用量等等。

从文章中筛选出有关“转基因技术”的核心信息,并用一句话给这个名称下定义。

答题思路:阅读科技文语段,要着眼于对整体内容的把握,迅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在把握整体文意的基础上,整理出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关键句和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等。

以本段为例,其中“全新的特性”是概括性最强的词语,即全段的“核心信息”;其他词语,“改良食品特性”“扩充食品内容”“人体健康的目标”“预测收成”“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合成杀虫剂的用量”等,都是彼此并列的,其概括性低于“全新的特性”,可以说是“全新的特性”的具体说明。

因此,这段文字在思路上属于“总说——分说”的类型。

分析至此,可以下定义了:转基因技术是使动植物具有原来所没有的全新特性的技术。

(2)开放式是不针对特定问题的题目,一般采取选择题的形式。

有单选和多选之分;有回答正确和错误之别。

最常见的题型是:①下列解说,符合(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多项)是( )。

②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准确(不准确)的一项(或多项)是( )。

【例35】颐和园附近要建的电塔工程,在一片反对的声浪中进入环保听证程序。

事件到此并没有画上句号,它不仅考验着市民维护家园的决心和城市决策者的智慧,还关系到类似颐和园的众多风景名胜资源和文物的命运。

从这段文字我们不能推出的是:A.电塔工程至此还没有正式开工B.电塔工程不是一个错误的决策C.多数市民维护家园的决心比较强D.受到此种威胁的景点不止是颐和园答题思路:这是一道开放式的试题,解答时要根据试题转换信息的方式,透过迷惑项,采取“排除法”,最终确定答案选项。

经过比照可知:答案为B.【例36】人们以为芳香剂能净化空气,其实不然,而且实验表明,大多数芳香剂对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少数还可导致造血系统损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等。

对一般人来说,偶尔使用芳香剂,不至于造成危害,但家中有呼吸系统疾病等症状者,最好少用或不用。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是:A. 有些芳香剂对空气没有污染B. 使用芳香剂都会伤害身体C. 家里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不要用芳香剂D. 家里没病人,也只能偶尔使用芳香剂答题思路:排除法在科技文阅读中是十分有效的。

因为科技文阅读涉及较宽的知识面、较深的知识点和较高的能力层级,给正面作答造成困难。

怎样排除呢?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对照时要特别注意范围大小、程度高低、数量多少、条件与结果、方法与目的、成就与问题、可能性与现实性。

在细心对照的基础上,再经过一番分析、综合,就要根据题目要求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如选项的表达是否符合原文的意思,对概念、文句的理解是否准确,对原因的分析是否合理,对结论的推断是否正确,对要点的归纳是否全面……从而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以本段为例,将四个选项与原文进行比照,可知答案A对语段的理解不正确。

方法指导: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如下: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

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

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④根据题型选择方法,如果是专题式,一般的步骤是:摘取要点,理出顺序,恰当表达。

如果是开放式,要根据试题转换信息的方式,透过迷惑项,采取“排除法”,抓正确项。

选择题中,常见的迷惑项采用的转换方式有:a.意项增加或减少;b.表述对象变化;c.角度转换;d.语境转换;e.正面和反面转换;f.限定、修饰语变化等。

此外,还要注意这么几点:a.以阅读试题为依据,从整体着眼,明确筛选整合的目的,确定展开筛选整理的范围;b.归纳、综合筛选出的内容,要从确定内容中的关键句意、层意入手,发掘隐含信息;c.根据阅读试题的要求,对筛选整合的信息一一辨别:要找准对应点,从语意重点、修饰限制语的范围、程度、正反方向等角度着手。

怎样提高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呢?主要应该把握住以下两点:(1)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一般来讲,筛选和整合信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

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

要点:通读全文,在把握整体文意的基础上,迅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整理出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关键句和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等。

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确定之后需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筛选提取与答案相关的有效信息。

筛选,就是联系阅读材料,依据试题要求,进行比较、过滤、选择,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

筛选的范围可以是一句一段,也可以是多段甚至全篇。

筛选的关键是找准与选项对应的原文。

有时候可以找到几处原文,但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要比较分析;有时筛选出的几处原文又可以互相补充。

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

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对照时要特别注意范围大小、程度高低、数量多少、条件与结果、方法与目的、成就与问题、可能性与现实性。

在细心对照的基础上,再经过一番分析、综合,就要根据题目要求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如选项的表达是否符合原文的意思,对概念、文句的理解是否准确,对原因的分析是否合理,对结论的推断是否正确,对要点的归纳是否全面……从而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