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粮食深加工现状

粮食深加工现状

关于吉林省现有的粮食深加工行业状况
吉林省召开农业系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报告会。

政府官员、企业老总与经济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商议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吉林省农业经济如何抓住机遇――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其中主要议题之一。

研讨会提出一个非同寻常的课题: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中,农产品加工业位置更加重要,那么,吉林玉米和大豆该做些什么?吉林省提出发展玉米产业经济由来已久。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关注这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工作。

1997年以来,作为世界“黄金玉米带”之一的吉林省,玉米产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其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

目前,全省玉米总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左右,玉米人均占有量达到650公斤,年商品量1000万吨,商品率达到76.8%。

毋庸讳言,我们有差距。

然而机遇面前,吉林人也找到困扰吉林玉米产业的关键词:产业链条。

吉林大豆又何尝不是如此。

据资料显示,中国大豆产业优势表现在压榨量上,并不是数量上。

世界大豆主要进口国的压榨量为5309万吨,我国几乎占一半;2010年9月,我国开始实施大豆振兴计划。

目前,我国已有80家企业与国家大豆深加工研究与推广中心洽谈项目,标志着我国大豆深加工技术步入成熟。

今年,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号角又在东北大地吹响……这一切,无疑成为其振兴的千载良机。

大机遇,小机遇,纷至沓来。

吉林玉米、大豆振兴,出路只有一条:精深加工。

●重新布局:4个系列8个链条及其他
重新布局,通盘谋划,将玉米、大豆深加工产业重新定位,已成当务之急――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呈现世人面前。

玉米深加工重点围绕8个链条进行,即变性淀粉、淀粉糖、生物饲料、生物药、氨基酸、淀粉纤维、淀粉树脂、新能源。

而建设和布局则按照4个系列展开。

玉米淀粉及衍生物系列。

重点支持长春大成30万吨氨基酸异地扩建项目、30万吨高果糖项目、4万吨新增赖氨酸生产线改造项目、6万吨梨醇项目、农安县粮食收储公司10万吨淀粉糖项目、吉农高新1500吨黄色素加工项目等,加工转化玉米将达850万吨;新能源及食用酒精系列。

抓住国家支持吉林省建设年产60万吨燃料酒精机遇,做大做强吉林6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乾安县吉安生化酒精公司百万吨玉米深加工扩建工程,加工能力达到320万吨;饲料系列。

整合饲料企业,重点开发浓缩料、蛋白饲料、全价复混料等系列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50万吨;
食品系列。

扶持天景集团,使速冻玉米数量由目前的1亿穗扩大到20亿穗,还有四平市黄龙食品公司百万吨玉米深加工扩建项目、扶余县5万吨玉米特强粉项目,敦化市7万吨玉米方便面系列食品加工项目……
玉米深加工稳步推进,大豆产业也“当仁不让”。

在未来5至7年,吉林省要重点开发大豆蛋白、核酸、磷脂、大豆精粉、速溶豆粉、调和油、豆奶等精深加工产品。

到那时,吉粮集团105万吨大豆加工项目、1万吨大豆分离蛋白项目、20万吨豆奶项目、3万吨高分散70%大豆蛋白项目、吉林东高科技油脂有限公司60万吨大豆综合加工项目、四平红嘴油脂公司50万吨大豆深加工项目将形成合力,产生出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

●龙头“领跑”:立足大市场让玉米大豆“生金”
2003年11月26日,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新兴能源试点、示范工程――吉林60万吨/年燃料乙醇项目第一条生产线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大型燃料乙醇基地成功运营。

一年96万吨金黄玉米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为新型环保汽油,成为汽车的新能源。

2002年12月29日,不仅对于省农科院研究员、64岁的大豆遗传育种专家孙寰来说,是个盛大节日,对吉林省大豆深加工也是一次强力推动――就在这一天,他历经20年研究的大豆杂交种终于“修成正果”,通过吉林省品种委员会的审定,被命名为“杂交豆一号”――世界第一个大豆杂交种诞生了!
两件事,事隔一年,表面看似无必然联系,但细品味,一种新的发展态势正在构建:在深加工和科研领域,由龙头企业“领跑”,吉林玉米、大豆产业正沿着精深链条向国内、国际大市场迈进。

吉林省的大成实业集团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玉米加工企业,所属的18个生产企业,年加工玉米120万吨。

他们采取“树型”战略,从原料基地到初级加工,再到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使加工产业链条向八方辐射、延伸;吉林德大则采取饲料加工的方式,每年可转化玉米75万吨,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的劳动力达15万人。

天景食品集团公司,是吉林省的国家级龙头企业。

他们的“天景牌”速冻保鲜玉米,以新鲜、营养价值高为特点,已销售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在北京许多大超市都有他们的品牌。

记者了解到,如今在北京,天景玉米供不应求。

该公司正在上一个20万吨营养鲜玉米科技开发项目,扩大规模。

吉林省大豆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能力也不断增强。

吉林德大、四平红嘴、辽源裕龙等7家企业年加工能力在20万吨以上,同时,东北高速今年又投资新建了东高科技油脂有限公司,年设计加工能力60万吨,仅此8家,年加工能力就达290万吨,超过过去全省加工能力的总和。

广阔的发展空间离不开政策的扶持。

我国已颁布了《农业生物转基因管理条例》,这无疑有利于国产大豆的发展;国家又拿出资金,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地实施的1000万亩大豆振兴发展计划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另外还出台了免征铁路建设基金、解决企业收购大豆资金等扶持该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关于农产品深加工行业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行业,对于这一行业我们应该做深入研究。

业务一部2012/9/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