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第4章
(二) 中心性
概念: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或发挥中心职 能的程度。
C=B1-B2
C:中心地的中心性
B1:为中心地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B2:为中心地自身供给和提供商品的服务量
(三) 货物的供给范围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 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第一,均质平原; 第二,便捷交通;
第三,最近中心;
第四,完全竞争; 第五,充分服务; 第六,最大利润。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形成原理示意图
尚有地区对同样商品与 服务的需求没有满足, 结果怎么办呢?
15
那么,市场区相互重叠的情况下,市场区的边界是 R 如何形成的呢?
R M T R T R M R R T R T M T R T M R T R T M M R T R M M R
特征
中心地等级越高,它提供的中心职能越多,人口也越多; 反之中心地的等级越低,提供的中心职能越少,人口也 越少。 高级的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具 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这些新增加的职 能有较高的门槛值和较大的服务范围。 中心地的级别越高,数量越少,彼此间距就越远,它的 服务范围也就越大。反之,越是低级的中心地,数量越 多,相互间隔越近,服务的地域也越小。
B
A
交通联系 (连接性) 如. 道路
37
A
克里斯泰勒 k=4 (交通) 原则
B A B B B B B B A
A
A
交通联系 (连接性) 如. 道路
38
A
克里斯泰勒 k=4 (交通) 原则
B A B B B B B B A
A
A
交通联系 (连接性) 如. 道路
39
克里斯泰勒 k=4 的中心地等级的规则
A B B B
克里斯泰勒的 k=3 (市场) 原则
B A
难题: 低级别中心地 B, 不在两个高一级别A级 中心地的直线连接线上
B
B
A B
B
A
B
B
B
A
B
B
33
(二)交通原则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 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 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1.
每一个高一级别的市场区相当于四个低一级 别的市场区,或者说
每一个高一级别的市场区的面积是低一级别市场 区的四倍
2.
中心地的数量随级别的增加呈4的n次方增加, 即 4n (n=0,1,2…中心级别) 两个高一级别的中心地间的距离两个低一级 别中心低间的距离的 4½ (=2)倍
40
3.
A B B B
门槛:在此界线内的人口规模是维持商品或服务项目 所要求的最少人口数量
上限(范围)和下限(距离)的关系
如果门槛距离大于货物的最大销售(上限)距离,那 么这种货物在该地区就不可能以正常的方式提供。 如果货物的最大销售(上限)距离和门槛距离相等,
那么,经营该种货物正好能得到利润。
如果货物的最大销售(上限)距离大于门槛距离,那 么,该项货物不仅可被提供,而且经营者还可从为居 住在两个腹地间的人口服务中得到超额利润。
3.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关系,
即:1,3,9,27,81,…。从这一数字排列关
系可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
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 系统。
A B B B
克里斯泰勒的 k=3 (市场) 原则
B A
问. 低一级别的B级中心 应该在哪里呢?
克里斯泰勒的 K=7 (行政)原则
每个绿色的 六角形包含 了七个蓝色 六角形
(4)某种货物供应点出现的频率,与该种货物的等级成反 比;低级货物在很多中心地都可买到,而高级货物只有 在少数中心地才提供; (5)货物的提供点都能够排列成有规律的等级体系;
销售不同等级的商品的中心地的市场区的组合及区位 (6)一定等级的中心地不仅提供相应级别的货物或服务, 还提供所有低于这一级别的货物或服务; (7) 假设有N种货物在均质平原上销售,它们的人口门槛 可从1排列到N; (8)第N级货物有最大的人口要求,出现在A级中心地,A 级中心点出现的数量取决于对A级货物的需求量;
16
M
T
M
R 重叠贸易区 M •未满足的需求现在得 到了服务 T •市场之间存在竞争 R
T
M T
M
17 一个六边形的市场区域系统填满了这个均质平原地区:每个 消费者都可就近消费,市场区也不存在重叠
均质平原
不存在重叠贸易区 •未满足的需求现在得 到了服务 •市场之间不存在竞争 •每个商品与服务提供 者获取“平均利润”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一) 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 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
1.基本前提
中心地在区域内的任何地方都可布局
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运费与距离成 正比 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 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 价格和质量都相同。 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 配置形式,不存在未被服务的空白区
(9)A级中心地还提供所有低于N级的其它商品;A级中心 地的市场区会留下对N-1级货物未充分满足的的需求空间, 导致一系列新的货物提供点的出现。
2、中心地系统的构造规则
三个上一级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次一 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即每个次一级中心地 的居民有三个邻近的高一级中心地可作为购物 选择。这种系统的商品行销效率最高。
商品服务范围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角度所规定的边
界。 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 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商品服务的上限和下限
中心
上限:由于去中 心的路过远,交 通费用过高带来 的不便使得到中 心去购物或享受 服务失去价值, 而附近也许有一 个中心对这里居 民更方便一些。
中心地的形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销售不同等级的商品的中心地的市场区的组合及区位 (1)一个中心地可提供不同级别的多种货物或服务; (2)低级货物或服务的人口门槛低,其要求的六边形市场 区也较小;高级货物或服务的门槛高。其要求的市场区 也较大; (3)因门槛限制,每个中心地不可能提供所有的货物或服 务;
克里斯托勒中心地理论的概念建立分3个步骤: (1)据已有区位理论,确定个别经济活动的市场半径。 (2)引进空间上组合概念,形成多中心商业网络。
(3)将各种经贸活动(工业区位、城市、交通线等)的 集聚纳入一套多中心网络的等级序列中去。
在探讨市场中心和服务范围关系结构时,形成六边形 市场区模型。
42
A
克里斯泰勒的 K=7 (行政)原则
A
A A
A
正常贸易 有贸易障碍
43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
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原因: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
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各等级的中心 地的市场区域数为:1,7,49,343,…,以7的倍数增 加。(K=7的中心地系统)
…
中心地 的人口 数 1 000 2 000 4 000 10 000 30 000 100 000 500 000
…
服务区 人口数
3 500 11 000 35 000 100 000 350 000 1 000 000 3 500 000
44 134 400 1 200 3 600 10 800 32 400
(四) 中心商品与中心地职能
根据中心商品服务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高级 中心商品和低级中心商品。
高级中心商品——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大 的中心商品。
低级中心商品——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小 的中心商品。
供给高级中心商品的中心地职能为高级中心地职能, 反之为低级中心地职能。Βιβλιοθήκη (五) 中心地的等级
克里斯泰勒的 k=3 (市场) 原则
B A
难题: 低一级的B中 心 及其市场区被高 一级的A中心所分割
B
B
A B
B
A
B
B
B
A
B
B
41
克里斯泰勒中行政原则
在等级体系中每一低一等级的中心应该在 高一级贸易区的边界以内
行政边界可能会禁止或阻碍穿越边界的贸 易 政治边界的作用
商店关门时间不同
星期天关门问题
B
B
A B
B
A
B
B
B
A
B
B
23
A B B B
克里斯泰勒的 k=3 (市场) 原则
B A
问. 低一级别的B级 中心应该在哪里呢? 答. 在三个A级中心 的重心点
B